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研究了出租车均衡布局优化问题,提出以GPS—计价器联机系统为技术支持的出租车布局动态调度方法,建立GPS—计价器联机系统,依靠城市出租车动态分布的反馈,采用阶梯调度原则,向出租车司机提供调度建议,进行实时优化调度。最后,以示例说明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乌鲁木齐市出租车GPS数据进行研究,调查分析乌鲁木齐市道路交通运行基本状况,探讨出租车GPS数据挖潜应用方法的同时,为乌鲁木齐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8)
为了研究"互联网+"时代城市出租车的资源配置以及打车平台补贴方案的合理性,首先通过引入衡量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的三大指标(里程利用率、车辆满载率、万人拥有量)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代入相关数据得到了目标城市不同时空的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其次通过出租车空驶率与补贴之间的数量分析,在经典Cairns和Liston-Heyes动态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与补贴相关的多目标动态优化模型,得到了在不同补贴下出租车的空驶率以及供求匹配程度,最后基于此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补贴方案。  相似文献   

4.
出租车GPS调度系统优化后,既可以减少出租车空载,又可以使乘客方便的乘坐出租车,提高乘客对出租车的满意度,从而增加出租车出行需求,使出租车行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出租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跃程度已经成为了能够反映城市结构与交通状况的因素之一。出租车车载GPS系统累积了海量的出租车轨迹数据,这些数据中包括了乘客乘车行为的起始地点与乘车时间,同时也隐含了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信息。本文在统计出租车运营特征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空间地理信息,使用基于核密度的空间聚类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域内出租车乘客出行行为的时空分布规律。根据聚类结果生成出租车热点图,并在Matlab中采用骨架分析的方法生成热点图主轴线,将主轴线分布与上海市新的城市规划结合分析,发现出租车的热点分布、核心车流向与上海市新规划中的城市副中心分布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正"打车难"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为了优化出租车资源配置,本文建立了以平均空驶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等为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进行优化。打车软件的应用促进了乘客与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供求匹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打车难"问题。但是当前由于某些打车软件的"等额补贴"政策,出租车司机出现了"挑单"现象。本文基于南京市的实际数据,分析了已有补贴方案对出租车资源配置的影响。通过对补贴政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站在机场出租车司机的立场上分析在各种决策因素下如何才能获得更公平且最大的收益,建立了相关的模型并进行验证。为了得到出租车司机的选择决策模型,在这里采用加权灰靶决策模型。因此,需提前了解机场乘客数量变化规律以及出租车司机的收益,明确影响决策的决策目标。之后,通过决策矩阵算出各决策目标的决策权数来建立模型。基于对不同种情况数据的分析,给出司机的选择策略。根据模型验证得到的数据与出租车司机实际的选择进行比较,当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司机的实际选择重合度越高时,证明模型越合理。之后,从各决策目标的决策系数的大小分析司机决策对于各决策目标的依赖性。当决策系数越高时,则最终决策对该相关因素的依赖性越高。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2)
为了进行系统、合理的利用出租车资源配置,提高出租车与乘客的匹配效益,节约出租车的运行成本,本文建立广义的Logistci模型。通过分析该模型的动力学行为,建立了匹配指数β与乘客数量的隐式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8)
仔细研究出租车企业,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企业自重经营效益,设定的“份子钱”数额不合理,加之受到网约车的冲击,造成驾驶员为追求收益,普遍存在抢单、赶点的情况,致使出租车的行驶过程不文明及违章现象较多,存在较大的车辆行驶安全隐患。为了寻求出租车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优化现有的安全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大型交通枢纽出租车接续运输需求特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人群识别、出行OD识别以及出行方式识别三个核心算法,能够精准分析交通枢纽出租车接续运输服务需求规律。应用本研究所提出的交通枢纽出租车接续运输需求分析方法,分别对2019年"十一"期间北京西站的出租车候车人数、候车时间等进行了细时间颗粒度分析,评价了不同时点北京西站出租车的接续运输需求特征。结果表明,手机信令数据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大型交通枢纽出租车接续运输需求特征的分析研究,能够为大型交通枢纽出租车接续运输问题的改善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分析支持。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基于Multisim的出租车计费器仿真模型,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和分析表明设计方案合理。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该文论述了一种基于CPLD的出租车计价系统。该系统硬件主要由CPLD芯片、车速传感器、外围芯片74LS164和数码管组成;软件包括显示子程序、时钟子程序、计量子程序等几个子程序模块。该计价器通过十六个数码管和三个按键,可以显示时间、单价、起步价、里程数,可以手动切换返程价、郊区价,可以自由修改时间、单价、起步价,可以实现夜间价、低速价的自动转换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方式也是日新月异,打出租车也成了不少百姓出行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课题深入研究广州市出租车行业运营情况,并通过现象、资料及数据分析,对广州"打的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广州"打的难"的策略与方案,为解决广州"打的难"问题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方式也是日新月异,打出租车也成了不少百姓出行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课题深入研究广州市出租车行业运营情况,并通过现象、资料及数据分析,对广州"打的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广州"打的难"的策略与方案,为解决广州"打的难"问题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要保持我国建材工业的持续发展 ,必须坚决贯彻实施“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调整结构”的发展战略 ,走质量效益型、环保效益型发展道路。而要保证这个方针的贯彻实施 ,就必须取得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本文就调查与研究的结果 ,探讨一下我国当前对建材产业实行的税收政策的局限性 ,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以就教于建筑经济的学者和建材行业的专家。1 浅析我国建材产业现行税收政策的局限性1 .1 不利于促进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和国家“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上大改小”产业政策的实施目前 ,在我国建材产业中 ,劳动生产率、产品品质、能源利用和…  相似文献   

16.
金龙 《大众科技》2012,(5):28-30
在出租车行业中,“绕路”占据民事纠纷或投诉的最大比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驾驶员职业道德因素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驾驶员对道路的熟悉程度不够.从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特点入手,分析了将全景虚拟展示方法用于出租车驾驶员熟悉道路培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介绍了 Google Maps 全景图与模拟驾驶设备相结合的培训系统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9,(8):126-132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从出行效用和出行成本两个维度对出行收益进行解构,将乘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演化划分为供需匹配方式选择和运营模式选择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乘客以"又快又准"作为决策标准,路边招手被网络预约替代是唯一演化稳定解。在第二阶段,乘客以"省时省钱"作为决策标准,演化趋势主要受供给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出租车和网约车可实现共存共生。最后提出,出租汽车行业治理应实行双轨制,将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监管相结合,以促进行业的改革升级和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出租车监管措施的制定主要依据经验而缺乏理论支撑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巡游型出租车服务模型。为真实模拟我国出租车路边随机搭载乘客居多的特点,假定出行需求分布在路网的节点和路段上。乘客根据价格和期望出行时间选择是否乘坐出租车,而空车根据有限的路网信息以及驾驶经验寻找乘客。模型能够模拟出租车在路网上搜索乘客并提供出行服务的动态过程,定量反映价格和配车数量与系统性能的关系,并预测改变起步价格、起步里程或者单位里程价格等监管措施的实施效果,为监管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孟健  刘阳 《现代情报》2016,36(2):25-31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各种创新移动应用的不断涌现,移动打车软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乘客"打车难"与出租车"空载率高"这一矛盾,为乘客和出租车司机双方提供便利。因此,以使用移动打车软件的乘客为研究对象,在UTAUT模型和初始信任理论的基础上,依据打车软件的自身特点加入感知趣味性、感知风险、感知价格水平等因素,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影响用户初始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利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为移动打车软件运营商提供相应的管理和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20.
Most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vailable in major cities in Cameroon are still out dated, make use of theories and models which are very slow to implement, waste resources and their efficiency is very low. Thus the number of road accidents encountered on our major highways and inter urban traffic networks has been increasing despite the various efforts made by government and certain NGO to synthesize road users on certain aspects of traffic control and safety road use. Taxis are not left out in the whole show and most of the blame always falls on them. The need to use availabl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to improve on the control of traffic in inter urban cities and major highways is imperative. ITS optimizes the use of resources, reduce pollution, contribut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ncreases the national economy. . This paper starts by giving a brief situa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Cameroon, its drawbacks and proposes an optimized ITS based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