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黑龙江省冬、夏两季项目运动员运动焦虑水平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运用心理测量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黑龙江省冬、夏两季项目运动员运动焦虑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省冬、夏两季运动员运动焦虑处于中等水平,但不均衡,冬季运动员低于夏季运动员;优秀运动员的运动焦虑水平与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应降低运动员的焦虑水平,,以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在所有的比赛场上,运动员使用兴奋剂都是出于本质上相同的原因,即希望靠兴奋剂来提高成绩,夺取比赛的胜利。一般说来,当比赛的胜利未超出体育的范畴,即仅意味着一个橄榄枝编织的花环(古代奥运会获胜者的奖品)、一块含金量不高的象征性金牌和某项目的冠军称号时,运动员对胜利的追求或许只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抱负和证明自己的运动能力。一旦体育比赛的胜利受到某  相似文献   

3.
不同赛事中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成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中国田径重点项目人力单薄,中国田径能够在世界大赛中冲击奖牌的项目少,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这样的重大比赛中运动员的发挥也不稳定,大部分运动员奥运会上的成绩都低于报名成绩.我国运动员在全运会上的震惊世界和在奥运会、世锦赛上的成绩平平形成强烈的反差,形成的"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不协调,必须引起我们田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战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女子跳高出现了严重“滑坡” 现象。由于跳高比赛属于个人竞赛项目,比赛中战术的运用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相关研究较少。如果运动员在比赛中试跳次数多,持续时间长,体力消耗大,则很容易影响成绩的发挥,同时,也会影响运动员的竞赛计划。 通过对世界上跳过两米的35名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321次比赛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一、运动员所要的起始高度与最好成绩的差值范围在10~30厘米之间,且每个运动员的起始高度相对固定,浮动一般不超过10厘米。 二、优秀运动员的每次试跳均表现出高度的成功率。统计表明,在运动…  相似文献   

5.
影响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比赛成绩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米博  孙宏伟 《冰雪运动》2008,30(2):30-32
分析影响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因素,使运动员在训练中具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比赛时进行积极的调整,对其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研究认为比赛条件、比赛形式,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裁判员评分的公正性、准确性以及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临场发挥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提出确立正确的参赛目标,树立战略轻视和战术重视的观点;积极对待压力;做好赛前技术储备;激发与保持适宜的动机水平等提高比赛成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沈艳 《冰雪运动》2009,31(6):5-9
通过对参加第6届亚冬会速滑各项比赛前3名选手成绩与参赛的吉林省、黑龙江省运动员成绩对比,以及组成第5、6届亚冬会速滑项目中国代表团的教练员、运动员人员结构分析,借鉴国内2003~2009年期间2届全运会、2届冬运会比赛成绩,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吉林省与黑龙江省速滑水平的差距。研究认为,吉林省的男子短距离、男子大全能、女子大全能项目有国家级运动员,但成绩不稳定,女子短距离项目人才匮乏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运动员月经期参加田径比赛后当时月经的变化和月经期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我们用填表与个别访问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在一九七三年全国田径运动会期间,月经可能来潮的运动员87人(年龄15—29岁),其中40人参加了比赛,20人用人工方法改变了(提前或推后)月经来潮时间(有27人因月经来潮中断了比赛本文不予分析)。调查包括过去月经来潮的天数、血量、周期及痛经情况,月经期训练的习惯、此次比赛后当时月经的改变情况、自我感觉与运动成绩的改变(运动成绩提高之标准为达到或超过最高成绩,低于平常一般成绩列为成绩下降,在两者之间为成绩无改变)等项目。一、经期参加比赛的女运动员月经情况及机体反应1.参加比赛后此次行经情况的改变:参加比赛后大多数(75%)运动员此次行经情况正常,12.5%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后此次来潮出现痛经现象,少数运动员有血量和行经时间的改变(见表一)。这  相似文献   

8.
联邦德国田径协会最近就其在本届奥运会上的成绩、表现作了总结。他们对取得11块金牌表示满意,但对于进入决赛的人次(约50%)少、径赛项目成绩不理想,以及田径总分落后于英国等问题感到不满意。联邦德国田协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1.近年来运动员超负荷地承担了欧洲锦标赛,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田径比赛的任务。2.运动员训练比赛后没有得到全面的恢  相似文献   

9.
准备活动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其目的是为了调动身体运动系统和运动器官的积极性,以适应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也是避免运动员受伤的重要措施。因此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也包括所有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准备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短跑项目是极其剧烈和高强度的运动,也是出现伤害事故较多的项目之一,此外,也有不少运动员因为准备活动做得不够,比赛成绩不理想。那么,短跑的准备活动怎样做才好呢?  相似文献   

10.
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根据自身和参赛项目的特点合理安排比赛战术,将会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游泳运动员的比赛战术,主要体现在合理分配体力,掌握好比赛速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游出自己的好成绩。通过对世界优秀游泳选手及我国优秀选手比赛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无论是世界优秀运动员还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同一项目中,其体力分配方式很接近,但具体分段百分率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竞技举重是一项力量性极强的运动项目。自1986年国际举联将女子竞技举重列为世界锦标赛和洲际比赛的角逐项目后,女子举重运动在世界范围得到较广泛的开展。有资料证实,参加女子举重比赛的运动员越来越多,而一部分运动员将会在其特有的生理现象——经期中参赛。女运动员经期参赛,对运动成绩有何影响呢?目前国内尚未见到这方面的报导和资料。为此,本文拟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许多教练员面临这样的困惑:有的运动员训练成绩突出,可比赛成绩平平;而有的运动员虽训练表现一般,但比赛成绩非常突出.这种情况的出现,在集体项目中,会增加教练员的选材困难:在个人项目中,会引起运动员对比赛的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运动会对参加比赛的国家和地区所得奖牌名次的排列,通常情况下是根据其在比赛中所获金牌总数的多少排列顺序,然后再根据所获银牌和铜牌总数的多少而排名。奥运会对前三名运动员授予金牌、银牌和铜牌,而对四、五、六名的选手则仅颁发奖状,也不将成绩计算在团体总分内。  相似文献   

14.
<正>一、100米跑竞赛的概述100米赛跑是最流行、最知名的田径项目之一。运动员预赛时赛道由抽签决定,其后的各轮比赛,跑道根据运动员在上一轮的比赛成绩而定。比赛时,运动员到各自赛道就位,起跑后不能串道,否则成绩无效。必须使用起跑器及采用蹲踞式起跑。所有赛跑项目参赛者的名次取决于其身体躯干(不包括头、颈、臂、腿、手或足)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为止时的顺序。  相似文献   

15.
优秀射箭运动员大赛前脑机能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场国际比赛前射箭运动员脑电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国家射箭队运动员表象和过度换气状态时具有良好的适应力和调节能力。专项训练对运动员大脑的刺激有特异性。射箭项目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脑电功率谱比值低于射击,而α波抑制程度高于射击运动员,说明在诊断运动员竞技状态时要科学地借鉴其他项目的评价标准,但不可盲目使用。射箭运动员赛前脑机能的水平对射箭比赛成绩有一定影响,但存在个体差异。一味提高射箭运动员赛前α波抑制程度、功率谱比值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比赛成绩。应加强每一个运动员临界水平的监测,科学确定每一个运动员的临界值,特别是老运动员应在训练中区别对待。在奥运会上射出660环以上成绩的优秀运动员表象状态时心理能量基本趋于稳定、动作协调、时间空间感觉均衡、注意力集中。赛前脑电指标值可作为她们(国家射箭女队重点运动员)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评定标准,也可作为其他运动员的赛前参考值。  相似文献   

16.
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影响运动队比赛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采取有效对策,挑选适合的运动员,择报有利项目,兼顾项目与运动员的巧妙搭配,调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优化比赛战术,发挥团队精神,争取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17.
参加这次比赛的单位共有十三个队,九十多名男、女少年业余体校运动员。经过二天十一个项目的比赛(男子6项、女子5项,最长距离为男子400米自由泳),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如福建队的女运动员吴以文200米蛙泳成绩超过了上一届国际中学生游泳比赛这个项目的第一名的成绩;黑龙江队的男少年运动员张承远的400自由米泳成绩超过了第二届全运会这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以参加第7届城运会田赛远度项目比赛成绩前8名共计96名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为研究对象,对其竞技表现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青少年田赛项目运动员成绩的可重复性差,整体而言,跳跃项目的可重复性好于投掷项目,跳跃项目的发挥率普遍高于投掷项目;青少年田赛项目的成功率呈现出成功率不高、而且项目间跨度大的特点,投掷项目的总成功率高于跳跃项目,女子项目的总成功率高于男子。  相似文献   

19.
1、如何缓解比赛焦虑 运动员比赛焦虑体现在对比赛的过分看重。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比赛成绩作为衡量运动员能力的惟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成绩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运动员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  相似文献   

20.
田径高度项目比赛试跳次数多,时间长,运动员体力消耗大,影响成绩的发挥;起跳高度过高提升幅度大,不能真实反映每个运动员的水平,兼项请假不易掌握,轮次概念认识不一致。高度项目比赛有必要减少试跳次数,提出了减少试跳次数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