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办二级学院既区别于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又有别于普通二级学院,是“公有”优势和“民办”活力相结合的办学形式。民办二级学院的发展动力在于制度创新。办好民办二级学院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筹资收费与制度创新、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依托母体与相对自主、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等方面的关系。民办二级学院是目前高校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一种发展形式,长远地看也是一个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2.
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是一种尚在摸索阶段全新的办学模式,对其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也相应地富有探索性。笔者针对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办学规律与办学特征,对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经费的筹措、资产管理办法、会计核算方法、财务管理体制等提出了一种既按教育规律办事、又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既依据高校财务制度、又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的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与取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主要有两种 :民办与国有民办。其中 ,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办学形式颇具特色。随着民间资金实力的增强与高等教育办学经验的积累 ,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将成为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民办公助二级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公助二级学院是国有高校创建的按民办机制运作的相对独立的新制本科二级学院。通过对依托国有大学发展的民办公助二级学院办学新模式的探讨,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学院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公立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办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公立普通高校内设立民办二级学院这种新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悄然兴起,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民办二级学院的产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是我国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的逐步深化的必然结果,民办二级学院办学中带来的教育公益性与资本寻利性的矛盾,必须通过规范办学的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关系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民办二级学院转变为独立学院的实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指出,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由原民办二级学院发展而来,现在提出试办独立学院,意在让模糊的“国有民办”性质转变为彻底的“民办”性质。一、民办二级学院的关键是“国有”所谓民办二级学院,是指利用国有普通本科高校在多年办学中积淀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声誉、师资、校园、设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等),利用国家对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采取民办高校…  相似文献   

7.
公办高校设立附属民办二级学院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对公办高校兴办国有民办二级学院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兴办这种二级学院的必要性,公办高校兴办附属的民办二级学院的社会环境和有利条件,还对兴办公办高校附属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生命力在于公有体制下引入民营机制,但实践中又产生公有和民营在效益观上的矛盾。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效益观的价值取向应是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教书育人,因而在办学效益实现过程中应正确处理教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教育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住,社会效益放在第三位,三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能割裂。  相似文献   

9.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提出了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的七种模式,并从两个维度对不同办学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对公有民办二级学院选一办学模式的发展前景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0.
"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体制质疑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貌似有中国特色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体制,并不符合中国教育国情。虽然其办学经济收益高,发展快,波及迅速,却是以削弱国有高校教育资源,牺牲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的公正性为代价的;名为新型办学体制,所谓兼收并蓄国有与民办两者优势,实则失去自身办学个性。办学体制走向趋同归一,迷失竞争对手,最终会失去办学活力,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1.
国有民办二级学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翠秀 《高教论坛》2003,(5):134-136,139
高等学校内部建立一校两制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是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人才培养问题是国有民办二级学院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简要介绍了浙江,江苏等省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情况的基本概况,背是及其主要办学模式,着重对人们所关注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存在的几个共性问题,包括办学体制,招生生源和生源质量,学科专业设置,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保证体系,办学规律,效益和结构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从而对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对构建民办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办二级学院是我国教育走向大众化和拓宽高校办学资金渠道的产物 ,其教学质量的高低 ,不仅关系着自身的生存 ,还将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因此 ,研究如何根据民办二级学院的特点 ,构建民办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民办二级学院的特点分析民办二级学院是隶属于某公办高校 ,但实行的却是民办运行机制的二级学院。它与公办高校及独立的民办学院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 :1 与公办高校相比 ,具有政策上的相对灵活性民办二级学院的产生 ,正是高校走入市场的一个典型 ,其受市场的直接影响程度相对公…  相似文献   

14.
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真的具有该文所说的“三个有利于”效应吗?我认为非也。这种貌似中国特色的办学体制,并不符合中国教育和国情。虽然其办学经济收益高,发展快,波及迅速,却是以削弱国有高校教育资源、牺牲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的公正性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15.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倍受关注。本文从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优势出发,以实例肯定了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模式的成功实践,并对进一步办好公有民办二级学院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民办二级学院产权规范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民办二级学院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由于不同民办二级学院的办学形式有较大差异,有国内公立大学独立设置型,有公立大学与企业合作设置型,也有公立大学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设置型,还有公立大学与国内私立大学合作设置型,[1]因此很难给民办二级学院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总的来看,大多数民办二级学院都是由公立高校和其他投资者(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合作设立的、以民办机制进行管理运作的学院。它在经营管理形式上与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学校相近而不相同,是介于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之间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2]民办二级学院的出现,对…  相似文献   

17.
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起源与类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浙江、江苏等省组建了大批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较好地解决了公立高校持续扩招后办学条件紧张的难题,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兴起源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与财政资源严重不足的尖锐矛盾,在一些省市已呈蓬勃发展之势,类型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8.
高校民办二级学院:高教改革的新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介绍了浙江省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概况,探讨了高教大众化,多样化对民办高教的影响,认为“ 依托母体,民办体制,独立运行”是对民办二级学院这种新型办学模式的基本概括。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产业属性在资本的运作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与教育的公益属性形成一对矛盾,它在公办高校中表现不明显,但在民办二级学院的办学中,由于其投资主体与办学主体的不同一致而被凸现了出来,本文分析了教育产业属性在高投入,高消费,高收益和高回报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并从“营利”与“盈利”在词义上的不同含义,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条文提出新的认识。本文认为民办二级学院在办学投资上的盈利或结余是必要的,但为解决好资本寻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对于民办二级学院自身来说,更应该在办学的投资体制,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认真加以规范,以制约“以营利为目的”的办学。  相似文献   

20.
一、创办民办二级学院是加快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新路子1999年以来,浙江省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经批准举办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相对独立办学,财务独立核算,按民办机制运作的二级学院。民办二级学院是中国民办高校发展中一种新的形式。浙江工业大学民办之江学院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到,创办民办二级学院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条新路子。民办二级学院是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浙江工业大学民办之江学院是由三种教育资源组合而成。办学资源———原杭州船舶工业学校。该校具有近4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