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歌唱艺术是最贴近群众,最广受欢迎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歌唱艺术家通过自身对于歌曲曲调、节奏、歌词的掌握,融合进自身对声乐作品的理解,形成了对艺术美的创作性工作,将其展示给听众,让其获得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罗建玲 《考试周刊》2012,(40):22-23
歌唱艺术是指演唱者对属于一度创作的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演"和"唱"两部分内容,即运用歌声技巧和舞台表现力技巧体现作品的主题,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习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许多声乐演员和正在学习声乐的学生更注重的是歌唱声音部分,在声音上精益求精,力求通过科学的演唱方法提高声音表现力和演唱水平,而不重视对歌唱艺术中舞台艺术表演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声乐艺术虽然是一门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歌唱技术、技艺的表演艺术,是通过演唱者自身的条件,对于歌曲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艺术形式。但是,声乐歌唱艺术同时又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声乐艺术家在表演歌唱的过程中,运用娴熟的歌唱技巧,真切动人的情感,通过各种形式使观众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从而达到观众和演唱者心灵共鸣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歌唱表演艺术,有两个创作过程:它的前期创作是词、曲作家合作谱写声乐作品的音乐创作,是“一度创作”。这一创作的艺术产品,只是停留在谱面上的东西;由歌唱演员将声乐作品变成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歌唱艺术到舞台上为观众表演,这就是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5.
歌唱的情感表现,既是歌唱审美的标准,又是声乐艺术的基本内涵,歌唱者需要有丰富的情感投入和对情感的准确把握。生活是艺术家创作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是歌唱情感表现的重要心理基础。歌唱情感表现的内容包括: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表现作品的情感格调及艺术境界,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特色,准确表现作品的情绪变化等。  相似文献   

6.
声乐演唱是演唱者在词曲具备的基础上,进行从理论到实践、声学转换的艺术的演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歌唱艺术的呈现不是简单复制、单纯模仿的过程,而是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结晶.这个过程就是声乐演唱所强调的艺术美感的突出体现.只有获得良好的艺术美感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才能使声乐作品得到良好的艺术体现,才能出色的呈现歌唱艺术的魅力.在日常的声乐作品练习中,积极提高二度创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门极其重要、言必躬行的日常课程.  相似文献   

7.
声乐艺术即歌唱艺术,是人们用美妙的歌声来诠释声乐作品,表达深刻思想内涵的音乐艺术。文章以《月亮颂》为例,分析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创作手法、创作背景及故事情节、旋律、曲式结构还有伴奏织体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作品的了解及演唱技巧,对歌曲进行处理和创作,并得到自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8.
声乐作品和其他音乐作品一样,若没有歌者对其进行二度创作,我们无法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魅力,无法体验对歌唱艺术美的认识,那么它的艺术价值就不能得到体现。歌唱艺术二度创作还要看它的美学本质所在,它不仅是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通过演唱者从理解作品入手,发挥想象与联想的心理技能和演唱技巧进行创造性表演,使声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本文以对歌唱艺术的二度创造为切入点,试从二度创造的重要性和它在声乐演唱中的实际应用,从对歌唱艺术感性认知的角度出发结合审美体验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与特征,通过人声来塑造听觉艺术,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声乐艺术更富有鲜明的表演性.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将"一度创作"作为依据,歌者通过歌声将内在的情感与意境展示出来,并将有声的歌唱转化为艺术想象.声乐艺术中的二度创作尊重原作,歌者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的精神在于其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这首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词意、曲调、歌唱情感与技巧的分析,充分展示了傲蕾一兰这位民族女英雄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内心复杂的情感,并对作品的歌唱情感与演唱技巧做了深刻的艺术处理,使这首声乐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1]。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对象为民族语言对声乐歌唱的作用,通过对民族语言在创作美化、情感表达、唱腔修复三方面作用的阐述,论述了其在塑造艺术影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语言是声乐歌唱的灵魂,我国民旅声乐具有“重字”的传统。本文通过指明语言的语音语调是音乐音调创作的基础,概括方言唱词叠加的方法,强调演唱者通过对语言词义的挖掘,对音乐进行的二度创作,从而加深准确感知和把握作品的情感、意境,使唱腔更为生动。打动听众心扉,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浅议歌唱中情感与技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情感与歌唱技巧是声乐学习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是声乐学习首先必须掌握的两个基本知识,二者共同存在于歌唱的统一体中,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歌唱者把声乐作品通过科学、合理的“二度创作”,即歌唱情感和声乐技巧有机的结合,用美妙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以及准确而生动的歌声再次传递给观众,从而引发与观众内心情感的共鸣.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歌唱是语言的升华,语言也是声乐作品创作的基础,旋律走向、节奏的韵律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着深刻的联系,朗诵同样是以丰富的技巧来表达语言的艺术形式,通过朗诵这一形式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以及声乐演唱中的强弱节奏的把握,让声乐演唱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刘琳 《教师》2015,(5):50
声乐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实践性较强,通过让学生学习和继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及学习吸收西方声乐艺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声乐教育以声乐小组课为主,沿用较传统、较陈旧的教学方法,重视歌唱技巧,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处理、对作品创作历史背景的理解和对作品词曲的深刻艺术内涵的理解。理论和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在学习声乐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仅侧重提高声乐演唱技巧,没有全  相似文献   

15.
语言在声乐演唱中具有着重大意义,它是构成声乐艺术的一大基础.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了语言,歌唱也就失去了灵魂,所以语言既是声乐作品创作的基础,也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歌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语言与音乐高度结合,歌唱只有通过纯正的咬宇与发音,才能创造出内容深刻、丰富而又动人的音乐形象,从而在歌曲的思想内容、音乐主体的理解与表现上体现出了鲜明的艺术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任何一个有成就的歌唱家,要想发挥本民族的声乐艺术,无不对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进行认真的研究.本文着重探讨我国的语言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声乐作品——歌曲是音乐作品中唯一一种通过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来揭示人性;抒发感情;唤起听众共鸣的艺术形式。其存在价值及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是通过歌唱家或演唱者的演唱体现出来的!因此,在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声乐教学中,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与诠释——二度创作和歌唱的艺术表现——表演,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声乐作品《昭君出塞》表演艺术的再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是以人声作为乐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通过演唱者的歌唱技巧和艺术手段,表现出词曲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予听众以美的艺术享受。在声乐表演艺术的创作中,演唱者必须尊重词曲作者,以人声为载体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相似文献   

18.
浅谈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艺术的魅力在于用人声表现人性、抒发感情的直接性,歌唱艺术的灵魂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作为一个歌唱者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需要懂得声乐的表演艺术。学会如何为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是每位歌唱者所必修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相对于一度创作而言的,即表演者深刻体会作品的含义、全面掌握歌曲的风格、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对歌曲进行艺术加工和艺术处理的过程.在声乐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唱大歌、喊高音,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技术与艺术表现、学好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对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封璇 《教师》2011,(14):120-121
在声乐演唱中,很多人比较重视歌唱发声技巧,而容易忽略心理技术对演唱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通过歌唱心理活动与作品二度创作,阐明了如何在演唱中充分发挥歌唱心理的调控作用,提高声乐演唱水平与作品再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