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玉案①·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③香满路. 凤箫④声动,玉壶⑤光转,一夜鱼龙舞.  相似文献   

2.
诗词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理解词意,把握思想是关键。对于《青玉案·元夕》这首词笔者通过"那人"展开一条线索,引导学生对整首词的内容、手法、思想达到深刻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青玉案·元夕》创作于辛弃疾南归之初。词上的阕写了元霄之夜的盛大景况,下阕写了词人邂逅美人的情事。词人初到临安,恰逢元霄灯会,充满了新鲜感,偶遇美人,让他评然心动,不可得让他更为孤独。  相似文献   

4.
【名句系列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赏析】……  相似文献   

5.
一、“节日经典诗词”诵读,领略民族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前后,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吟诵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是我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之一。元宵节前后,吟诵《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让学生感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美好景象,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  相似文献   

6.
正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经典诵读中渗透的意义(一)有利于推动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文经典中,可以使高中生在诵读和学习这些经典时体验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以高中经典篇目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例。高中生在充分诵读、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辅导》2023,(Z8):103-105
<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中描写了盛装丽人在元夕之夜出行的豪华场景。随着宝马雕车远去的,不仅是被香囊渲染的车香、佳丽香,还有作者心头浮动的惊艳了千年的暗香。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的主旨主要是传达出了作者对主流社会既向往又疏离的矛盾态度,以及壮志难酬的孤愤与顾影自怜的落寞等复杂情绪。  相似文献   

9.
一、节日经典诗词诵读,领略民族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前后,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吟诵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是我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之一。元宵节前后,吟诵《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让学生感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美好景象,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吟诵  相似文献   

10.
宋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能与唐诗争齐,与元曲斗艳。《宋词三百首》词人巧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让宋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经典宋词也成为许多翻译工作者难以割舍的翻译素材。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第一人"的许渊冲先生所翻译《宋词三百首》英译本成为宋词翻译的经典之作。本文从文化缺失补偿的视角对许渊冲《宋词三百首》中的《青玉案·元夕》的英译本,进行文化缺失补偿策略分析,以诠释宋词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丁爱华 《语文知识》2016,(21):16-18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彭孙遹、梁启超、叶嘉莹等人在古典诗词研究著作中对此词都有专门的评述,王国维先生认为此词的境界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历的第三亦即最终、最高的境界。周汝昌先生甚至说:"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的一瞬的美好境界。"这首经典之作已被收入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  相似文献   

12.
潘健 《师道》2021,(4):57-58
女儿:“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主持人用此句开篇,为我们拉开了历史的帷幕。一首首经典诗词被现代人演绎出来,酣畅淋漓,如天籁之音,余音绕梁。我特别喜欢陈彼得老先生演唱的《青玉案·元夕》———抱一把吉他,坐在舞台中央,脚打节拍,右手挥舞,震撼全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相似文献   

13.
翟晓周 《语文知识》2016,(21):10-12
阅读课该教学生什么?如何教?一直以来,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语文教师。特级教师李仁甫的宋词阅读课例《青玉案·元夕》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一、激趣与拓展促成"生本"语文课堂应是让学生自主阅读的课堂。1.重视学生自主预学,给学生基础与信心当前众多的阅读课堂中,虽也有学生的读,但往往是形式上的,比如让学生齐读、朗读,或者听老师(录音)朗读。李老师的课堂全然不是这样,他首先将学生自主深入的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郦寅 《中文自修》2023,(5):7-10
<正>元宵节,又有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等别称,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乃农历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称“元宵”。因道教“三元”之说,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佳节,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民俗活动。在唐代诗作中,以赏花灯题材为最盛,从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的“火树银花合”,到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到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元宵灯火,历代传唱,在经典的不断传承和对话中,历久弥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人的元宵诗作,感受别有风致的元宵诗情。  相似文献   

15.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艺术的美就是要把无形的"情"和"意"变成有形的"景"和"象"表现出来.诗歌创作是要把人的精神和情感这种无形的东西变为有形,而诗歌欣赏则要从有形的景象和景物中发掘其无形的精神和意蕴.辛词精致与豪迈的融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浑然天成,<青玉案·元夕>充分显示了辛词雄深雅健、才情富艳、兴寄颇深的艺术特色和独到的审美个性.  相似文献   

16.
正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相似文献   

17.
对于林中的小草来说,机遇就是从树叶间漏下的一点儿阳光;对于山间的溪流来说,机遇就是遇到悬崖成为瀑布;对于在沙漠中旅行的人来说,机遇就是清清的泉水。有了机遇,就能靠近成功。面对机遇,我想说:机遇很美丽,但可遇不可求。正如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是这样进入文坛的:18岁时他参加上流人士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时,童心犹存的他像孩子一般通过楼梯扶手往下滑,结果撞在了  相似文献   

18.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摇。(辛弃疾《青玉案·元夕》)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摇摇。君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摇摇摇。(李白《将进酒》)4.忧劳可以兴国,摇摇摇摇摇。摇(欧阳修《伶官传序》)5.寄意寒星荃不察,摇摇摇摇摇。摇(鲁迅《自题小像》)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秦观《鹊桥仙》)7.摇摇摇摇摇,百年多病独登台。摇(杜甫《登高》)8.小楼一夜听春雨,摇摇摇摇摇。摇(陆游《临安春雨初霁》)9.千古江山…  相似文献   

19.
<正>1174年元夜,临安城中,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创作了一首震古烁今的婉约词——《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上片写景,满城的花灯就像东风中绽放的千树繁花,吹落的烟花就像夜空中落下的星雨。大户人家香气氤氲的马车从词人身旁经过,  相似文献   

20.
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编者注:此句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原句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遂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国维认为,做大事业、做大学问,第一是要树立目标,有一个总体认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既知长路漫漫,便得下定决心,将这条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