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补语是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后面的非名词性成分,与前面的动词、形容词构成补充关系,可以归纳为:动形 〈非名词性成分〉。表示时间量的数量短语例外。因为表示时间量的数量短语既可以作宾语,如:学习时间过去了三年。也可以作补语,如:学习小组成立了〈三年〉。根据补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补语可以分为:1、结果补语:他喝〈醉〉了酒。2、程度补语: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3、趋向补语:他站〈起来〉回答问题。4、状态补语:夏天的雨来得〈猛〉,去得〈快〉。5、数量补语:这本书他看了〈三遍〉。6、时间补语:这事发生〈在197…  相似文献   

2.
主要以语义指向为标准,通过大量的例子对及物动词受事宾语与粘合结果补语同现的两种形式:“V+O+V+C+了”式和“V+C+了+O”式作了分析。具体分析了补语的语义指向施事主语(C→S)时,补语的语义指向谓语动词(C→V)时,补语的语义指向受事宾语(C→O)时和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句中其他成分时,“V+O+V+C+了”式和“V+C+了+O”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谓词、谓词性短语、介宾短语等在词中作补语时,说明动作的结果、程度、性状、趋向、时间、处所、数量等。补语作为谓语中心的下位成分,在表层结构中,主要是和谓语中心发生语义关系。如: (1)鲁迅逝世〈于1936年〉(补充说明“逝世”的时间)。 (2)这雨来得〈又突然又猛烈〉(补充说明“来”的情态)。  相似文献   

4.
"X+透"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透”结构是比较特殊的述补短语。文章主要研究“X+透”中“透”做补语的词性和意义、能带“透”做补语的词、带有“透”做补语的句子结构的特点、“透”做补语的语义指向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历时角度,探讨了“爆了”的语义演变及其语法化过程。研究发现,“爆了”的语义从具体“破裂义”泛化为抽象“破裂义”,最终演化为极限程度义;句法功能从谓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逐步演变。文章进一步挖掘出“爆了”语法化机制和成因,主要有语义泛化和认知隐喻、重新分析、主观化、句法位置,及双音化等。  相似文献   

6.
“X+透”结构是比较特殊的述补短语。文章主要研究“X+透”中“透”做补语的词性和意义、能带“透”做补语的词、带有“透”做补语的句子结构的特点、“透”做补语的语义指向等。  相似文献   

7.
补语小句分析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结果补语结构中NP的句法语义性质和VP的构造形式。在结果补语小句的内部结构中,“了”是小句中“体投射”的中心词,即补语小句的谓语动词要先通过向小句内AspP的中心词“了”位置的移位来建立整个句子的“T链条”,才能保证句子得到完整的时态解释。“小句理论”对分析汉语结果补语结构和相关结构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是汉语研究中一种值得重视的句法和语义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8.
某些带“得+补语”的句子和谓语最相关的“主体”可以在“谓语+得”之前作整个句子的主语,也可以在“谓语+得”之后作补语部分的主语而语义相同。这一语言现象得以成立需具备若干基本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这种句子的谓语和补语的语义必须共同指向整个句子主语或补语部分的主语  相似文献   

9.
主谓结构作补语的“得”字句,(以下称主谓补语“得”字句)是唐代新产生的一种程度补语式。这种补语句式发展很快,是汉语补语式发展的一大特点。《西游记》(以下称《西》)中主谓补语“得”字句出现得比较多,运用范围也比较广,形式多样,语义复杂。本文主要探讨《西》中主谓补语“得”字句的结构形式和语义关系。然后与《关汉卿戏曲》和《红楼梦》中主谓补语“得”字句的出现情况作一简单比较,以便更清楚地认识《西》中这类句子的特点;最后再与现代汉语中这类旬式作对照,可以看出一些主谓补语“得”字句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
“好”是现代汉语常用词之一,它具有句法的多功能性和语义的多义性。“好(了)”作述补式的补语成分时,一般多把它列为与“着、了、过”等具有虚化色彩的一类。但通过变换分析仔细考察,可以发现“好”与其他几个并不完全一样,“好”作补语时既具有语义前指的虚指性,又具有语义后指的实指性。辨析两者,有利于更进一步划分歧义,了解语言的内部规律  相似文献   

11.
"更"移入带"得"动补结构的语法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八百词》讲程度副词“更”修饰动词短语时指出:“动词后用‘得’引进补语时,‘更’可以移到补语里去。”本文认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更”都可以移到补语里去,而是要受到补语意义、补语结构以及程度副词“更”的语义和语法功能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经过对古代汉语某些状语的语义指向进行探讨,发现某些名词状语的语义可以指向主语和宾语,“皆”类副词状语的语义可以指向主语、宾语、兼语、补语和其它状语,“不”类副词状语的语义可以指向状语和补语;从而发现古代汉语的状语不只限于修饰、限制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它还与主语、宾语、补语及其状语等发生语法意义关系,而且它的意义也不全是向心的,说明向心结构和传统状语理论的局限性,有必要重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法、语义和语用角度探析网络新兴极性程度补语“爆”。语法方面,探析是否能接宾语、是否必须和“了”同现。在语义和语用方面,本文认为“爆”作为新兴极性程度补语有三个特点:所能组合的动词和形容词在语义上不确定;所能接的动词和形容词在感情色彩方面包括褒义、中性和贬义;具有网络语言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重动句看“把”字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重动句NP1+VP+NP2+VP+C变换为“把”字句NP1+把+NP2+VP+C全到的限制,来讨论“把”字句的补语问题。研究发现,“把”字句的补语语义不指向主语,而指向宾语或谓语,而指向谓语时,充当补语的词语要符合“把”字句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VA 了”述补结构能否带宾语.与“VA 了”结构中作补语的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有关,有时也与“VA 了”结构的语义有关。  相似文献   

16.
论旁及     
“旁及”是述语中心动词间接支配的语义角色,旁及成分不出现在表述一中;而施事等9种语义成分都是述语中心动词直接支配的语义角色,都出现在表述一中。有些补语指向旁及的动结式因补语还可以指向其他的语义成分而存在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7.
口语中的“v/A+死了”和“v/A+得要死”被称作感受程度补语。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提出:“V/A+死了”中“死了”表程度是由结果补语虚化而来,“V/A+得要死”中“得要死”表程度是由状态补语转化而成。先对这两种格式进行具体的描写,进而阐释它们两者的来源、特点,以及语义、语用方面的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8.
“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范畴,可能补语就是这种语义范畴的一种表现方式。可能补语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及方言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彼此之间的差别。文章尝试对现代汉语河北方言可能补语句式的问句形式、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进行较全面的考察,通过河北方言内部的对比,找出河北方言内部可能补语句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同时通过与普通话的对比,找出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从而得出结论:可能补语句式在河北方言内部一致性强差异性小;与普通话比较,可能补语在河北方言里呈现出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9.
天水方言的“着”,以动词为起点,在语法化过程中,产生出了作为动相补语、介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等多样用法,从语法化等级的角度来考察,语法化等级最高的是语气助词,整个“着”的语法化斜坡具体显现为:语气助词〉动态助词〉介词〉动相补语〉动词谓语;语法化进程中“着”没有发展为完全意义的介词,也缺失了作为动态助词在历史上广为表达完成貌的用法。  相似文献   

20.
该论文以语料库为基础研究了限制性that主语补语从句在学术散文中的频率分布,集中在两个变量上,一是主语位置结构类别,二是落于主语位置名词语义类别及频率。研究发现,与其它语体相比,主语补语从句在学术散文中的频率非常高。主语补语从句的主语以(限定词)+名词的结构频率最高。就语义而言,“答案”类和“相信”类最多。这些发现反映学术语体的特征,符合该语体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