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恪勤  李军 《收藏》2012,(9):40-46
吴大澂(1835~1902年),字清卿,号恒轩、自云山樵、意斋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历官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等职。所著《说文古籀补》《意斋集古录》《字说》《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权衡度量实验考》《古玉图考》等,  相似文献   

2.
正可染先生一生中用过六个斋号,分别是有君堂、十师斋、师牛堂、识缺斋、天海楼、墨天阁。其中有君堂、师牛堂、识缺斋、天海楼见有钤印,十师斋与墨天阁不见钤印。有君堂、师牛堂、识缺斋、天海楼有堂匾。有君堂有君堂斋号起用最早,延续时间最长。从现存作品中最早见1943年所作《执扇仕女》钤"有君堂"朱文印,1945年《放鹤亭》钤"有君堂"白文印(图2),1947年《醉翁图》钤"有君堂"朱文印,1948年《午困图》钤"有君堂"白文印,1954年《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钤"有君堂"朱文印,1959年春《漓江洲尾峰》钤阳文  相似文献   

3.
赵敬国 《收藏》2012,(13):168
《收藏》2012年第3期"琅嬛墨迹(十二)"之"韦力专栏"登载《姚华:尚存右臂,不解擎苍》一文中有言:"寒斋所藏书家墨迹中亦有茫父七言篆书对一副:‘细碎寒枝偏耐雪,差牙老树不知风。’"本人观文中所刊示的姚华篆书对联中"■"字应释为"梅"字,并非"枝"字。该联应释读为:"细碎寒梅偏耐雪;差牙老树不知风。"篆书"■"字在古籍及近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6,(17)
正马国权(1931~2002年)是我熟悉的学者、书法篆刻家。他字达堂,斋号晚华楼,广东南海人,历主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教席,20世纪70年代移居香港,任《大公报》撰述员兼香港中文大学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于金石书法篆刻及印学、书学多有造诣,著有《马国权印学论集》《近代印人传》《广东印人传》《金文编》《书法源流绝句》等。1996年,我赴港参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办的"居巢居廉画艺"展览开幕及座谈会,其时  相似文献   

5.
张湛,字处度,高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东晋玄学家、养生家。孝武帝时曾任中书侍郎、光禄勋。裴启《语林》说他“好于斋  相似文献   

6.
李军  朱恪勤 《收藏》2012,(17):40-46
晚清重臣吴大澂一生的宦迹所至,北起中俄边界,南至广东、港澳,西抵陕甘,东更远至朝鲜,可谓遍及大半个中国以至境外。但对他而言,西北之行,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吴大澂(1835~1902年),字清卿,号恒轩、白云山樵、愙(ké)斋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历官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等职。所著《说文古籀补》《愙斋集古录》《字说》《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权衡度量实验考》《古玉图考》等,使其成为晚  相似文献   

7.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道人,钱塘(含浙江杭州)人。他是一位明代诗人、戏曲作家,著术甚多。今存的有《玉簪记》、《节孝记》及诗文集《雅尚斋诗草》、《芳芷楼词》等。对于养生,高濂的基本方针是乐心陶情,积极锻炼,在生活上全面调整,“节嗜欲,慎起居,远祸患,得安...  相似文献   

8.
意拳曾名大成拳,是由王芗斋先生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王芗斋先生(1885—1963年),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人,名政和,字宇僧,别字尼宝,号芗斋,晚年自号矛盾老人。自幼8岁随我国拳学巨擘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因芗斋先生从小聪敏过人,又锻练刻苦,故很受郭老赞许,得其拳学真髓。正如三十年代出版的《国术名人录》中所述:能深入形意三摩地者,唯王芗斋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6,(7)
正陆心源(1834~1894年),既是清代著名藏书家,又是版本目录学家。他既富金石书画收藏,又精于考据之学,一生收藏宏富,著述丰厚,有《金石学补录》《金石粹编续》《穰梨馆过眼录》《仪顾堂文集》《宋史翼》《潜园总集》等传世。其古砖收藏也为当时之翘楚。斯人虽逝而其藏砖之"千甓亭"于今尤在(图1),其所著《千甓亭古砖图释》(图2)更是后世古砖鉴赏的宝贵资井十。陆心源,子字稼,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史称其"资禀奇颖……年十三通九经,尤  相似文献   

10.
林书立 《武当》2012,(2):47-48
《庄子》一书为庄子及其门人所著。该书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经典著作。庄子继老子之后,提出了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强调养生必须"依乎天理",顺乎自然。他把静则恬淡无为,动则顺乎自然,作为精神调养的根本原则。他曾说:"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刻意》、《庄子》一书不但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哲理,而且还涉及具体的气功修炼方法。"心斋"法,"守一"法和"坐忘"法,是庄子倡导的三种静修方法,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清静无为的心境,但其运演手段和心理发展过程却各具特色,很不相同。一、运用的心理手法不同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认为《庄子》一书的目的是达到待"道"而游、超越外物,不为所缚的"逍遥"之境,并非为追求延年益寿的养生之书,但其提出的虚静恬淡寂漠无为,为养生中养性之道提供了依据;为精神之悬解而记述的"守一"、"心斋""坐忘"等方法被后世习练者充分发挥并用以养生。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的源流,直追道儒两家.太极拳讲静,也是从道儒两家而来。道家有老子所说:清静,为天下正不欲故静,故道教有专门讲静功修炼的《清静经》。儒家同样重视敬静二字,强调心主乎敬,又主乎静。孟子同样强调静神养心莫善于寡欲。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宋明两代大儒如周敦颐.如二程(程颐、程颢),如朱熹,如王阳明,皆十分重视静功的修炼朱熹甚至要求弟子半日打坐入静,半日读书朱熹说:动静。静者养动之根,动者所以行其静。这完全是练功的体会。朱熹解释《大学》中定、静、安、虑四种境界时说:定如水之初定。静则定得来久,物不能扰。处山林亦静,处尘市亦静。安则静者广,无所适而不安。静固安,动亦安,看处甚事,皆安然不扰,安然后以虑。令人心中摇漾不定叠,远能处事否?虑者,思之精审也。人之处事,于丛冗急遽而不错乱,非安不能。王阳明则有这样的练功体会: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清代湘军名将曾国藩同样练静的功夫了得,他曾专门在日记中谈到静字功夫的重要。他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后的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  相似文献   

13.
周祥骏,睢宁县人,辛亥革命时期名烈士,南社早期重要成员,近代作家,诗人。平生述颇丰,多散失,焚毁。本就其《更生斋类稿乙编》,《更生斋全集》,《更生斋诗》,《周仲穆先生选定经义》,《算学科讲义》,《周祥骏课艺》,《南社第十集》,《睢宁县公署训令第X号》等作了考证与评述。  相似文献   

14.
翁心诚 《精武》2009,(8):46-47
一、削烂苹果 王芗斋是李紫剑先生在《狂生谈拳录》中抨击较多、力度较大的武林历史人物。李先生认为,王芗斋是有证可考的叛徒、汉奸。认为所有有关大成拳抬王都是大谬不然,大逆不道,缺乏起码的道德判断意识。而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几年来的武学刊物与武学著作里凡是涉及到大成拳时,“王芗斋”三个字便不时地闪耀着,他被人们以宗师之礼推崇与尊重。这便构成了一个矛盾,一种疑惑。我没有去考证王的这段历史,现在我假设李先生说王芗斋是叛徒、汉奸属真,我们该怎么看王芗斋?  相似文献   

15.
林书立 《武当》2011,(8):40-42
《庄子·人间世》有一段关于"心斋"的文字,通过孔子对颜回的答问,记述了早期内功守静的一个重要功法,历来受到重视。但对其运作过程,却一直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庄子》有关"心斋"的这段文字,包括五层意思。第一层:"若一志"。意思是说,你先要把杂念清除,让心念专一。即把心念引导到当前的修炼中来,以一念代万念。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16.
邹锦文 《收藏界》2010,(9):94-94
谢稚柳(1910-1997年),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生,斋号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等,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书画家。山水画《鹏翼怒飞图》是谢稚柳晚年创作的一幅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7.
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一号大梅山民,斋名大梅山房或大梅山馆,浙江镇海人,有《大梅山馆集》。《今乐府选》等,以《今乐考证》、《今乐府选》最为著名。《今乐考证》有原稿本、北京大学1935年据原稿影印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等,不难见读,今姑不论。《今乐府选》系未刊稿,见者甚少,历来著录多有不同,试为叙考。四明蔡鸿鉴《文榷》二编序记录有姚文的对种未刊稿,其中之一即为《今乐府选》500卷。《镇海县艺文志》著录《今乐府选》也作500卷。1935年9月马格藻跋《今乐考证》时仍因传《今乐考证》为500卷。钱…  相似文献   

18.
    
《集邮博览》本期专题——澳门,这组文章中有一个字不可回避,就是"氹"字,在普通话中读"荡"音,属于粤系方言,现在有一首由张柏芝唱的流行歌曲叫《氹氹转》,词意取自民间孩童的游戏,也是用粤语唱的。利用当代最新的网络搜索工具去查找这个氹字,绝大多数内容还是与澳门有关联,这源于澳门有个氹仔岛。一提起这个字,很多人,特别是我们北方人虽然读不准字音,但我们大多知道它与澳门有关系。换言之,这个字很有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9.
昊志光 《收藏》2010,(8):110-111
钱桂笙(1847~1917年),字季乡,晚号隐叟。室名丛桂堂、菊桂轩、独醒斋等。湖北武昌人。光绪甲午湖北乡试以解元夺魁中举。历职两湖书院、鹿门书院、存古学堂山长、讲司,湖北通志馆纂修等。学行健明笃实,以经史、诗文名于时,为张之洞等名流称许。其著述颇丰,有《钱隐叟遗集》(民国10年10卷印本,现藏中山图书馆)、  相似文献   

20.
刘长海 《收藏》2007,(10):130-131
张穆(1805~1849年),山西平定人,初名瀛暹,字诵风,一字硕州,号石舟、石州、 斋。道光时优贡,官白旗汉教官。精治经史,善言地理,兼好金石碑版,工书法。时人对张穆的书法多有评论。据《山西通志》记载,张穆“书法劲逸,冠绝一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