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于在举重竞赛中取消了推举项目,训练中上推力量的训练也大大减少了,因而两臂支撑力量跟不上腰腿力量的发展,致使运动员肘伤的发病率增加。本文调查提示了加强上推力量与支撑力量训练对预防肘伤和提高专项成绩的重要性。特别是有肘过伸和过度外翻的运动员,肘关节承受的应力负荷比正常肘运动员大得多,更应注意上肢力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推举取消后,有一段时间,我们认为没有推举比赛了,两臂力量可以少练一些,过于偏重了腿力、腰力的训练,而忽略了上推力量的训练,虽然有时也安排一些两臂力量的练习,也是采用组数少、强度小、附带练练的方法,结果两臂上推力量不仅不能保持原来的水平,反而下降了15—20公斤。尤其是新队员,两臂上推力量更差,一般能挺举120公斤的,上推力只有60公斤左右,上挺和上推竟相差60公斤,对上挺分腿支撑带来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推举取消后,在腰力训练中,我们虽然安排了鞍马负重腰肌、腹肌、侧肌的练习,但大强度的出胯静力练习停止了,因而也造成了伸胯肌群力量的下降。过去运动员推举预姿静力练习160公斤可做8—12秒,而现在110公斤做8秒身体就发抖,支持不住,由于强点变成了弱  相似文献   

3.
1972年奥运会后取消了推举,举重竞赛方式定为抓举和挺举,训练上起了明显的变化:以速度力量占主导的训练取代了过去以绝对力量占主导的训练,对运动员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随着科学的介入,训练方法不断更新,教学不断改进,训练强度不断提高,使抓、挺技术日趋合理和完善。推举取消后的十年来,抓、挺成绩的提高出现了质的飞跃,各级世界纪录提高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超过已往十年甚至二十年。1973年我国恢复举  相似文献   

4.
抓举、挺举是举重的比赛项目。为了提高比赛项目的成绩,运动员要在几十个辅助项目中进行艰苦的训练。当前在辅助项目训练中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辅助项目发展概况早在五十年代初期,比赛项目还是推举、抓举、挺举的时候,我们的训练知识非常浅薄。那时的训练项目,就是反来复去地练推、抓、挺,以比赛项目来提高比赛项目,没什么辅助项目训练。这样的训练方法局限性大,也单调,不利于提高强  相似文献   

5.
<正>1.力量训练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应采用各种手段全面训练运动肌群,为以后的专项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2.起跳练习应经过较长的基础训练后再安排。应认真地学习举重技术(高翻、抓举、挺举、半蹲等技术),这是起跳力量练习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抓举动作在发力后应快速转入支撑。有很多同志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以肘为轴甩小臂的动作是必不可少的或极为重要的动作。本文拟从杠铃和身体部分关节在抓举中的运动轨迹及相对位置、速度等方面的关系,对甩小臂动作进行探讨,以有助于对此问题的深入讨论和理解。抓举动作的完成,除肌肉协调作用使在很短的时间里发挥出很大的力量外,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控制好杠铃和身体的重心关系。这种关系集中反映在抓举动作的  相似文献   

7.
在女子举重训练中,抓举与高翻成绩呈比例关系,高翻与下蹲翻成绩呈比例关系,高抓与下蹲抓成绩呈比例关系。实践中还发现,抓举与借力推成绩有着非常近似的现象,关于两者的论述目前未见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对部分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借力推在抓举中的运用进行实验对照,同时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为女子举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投掷项目是以掷远来决定成绩,同时它又属于力量型的项目。当成绩达到一定水平时,力量对专项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投掷运动员的专项训练要遵循少年运动员的发展规律,在基础训练阶段应加强肌肉力量和弹性以及动作爆发力的训练。现将杠铃作为力量素质辅助训练的一种方法做简单介绍。 1、推举杠铃的等动与退让练习法:练习者两腿直立,两手宽握杠铃置于锁骨处。向上推举杠铃手臂伸直、屈腕2秒完成。然后屈臂退让至还原,4秒完成,要求逐渐增加重量和控制完成动作时间。只用臂力。 2、坐推杠铃的等动与退让练习法:练习者坐姿,两手宽握杠铃  相似文献   

9.
不同重量下男子抓举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实验测试及肌电分析的方法,对不同重量下的男子抓举动作进行探析。结果显示,重量越大,抓举时提铃翻手的速度越快;三角肌的肌电积分值最大。提示,为提高举重成绩,应重视胫骨前肌和胭绳肌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0.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腰腹快速屈伸力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10岁组上肢与躯干综合力量素质得到全面协调训练,但下肢爆发力良莠不齐,整体水平欠佳。(2)训练周期内容安排上,两个年龄组均应重点发展上肢支撑与拉引力量素质,且9岁组还应突出发展上肢快速推撑与屈伸力量素质;(3)发展目标上,下一阶段两个年龄组都应加强下肢爆发力和躯干专项力量的科学训练,且10岁组还应重点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上肢支撑力量的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短跑教练员都知道力量训练的重要性,而且力量训练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多数教练员更多注重大块肌肉力量训练,比如深蹲杠铃、跳深、反应力训练和一些上肢力量或是全身的力量训练的抓举、挺举和提拉等等,但是往往忽略了一些薄弱肌群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2.
举重规则规定,抓举在开始提铃到两臂在头上伸直的过程中,杠铃不能停顿。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抓举时,只能以一个连续的上拉动作举起杠铃。所以,上拉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抓举的成绩。因此,上拉力量在抓举的训练和比赛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既然上拉力量如此重要,那么,在训练中如何提高上拉力量呢?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13.
刘风英 《体育世界》2013,(10):79-80
本文主要采用的文献资料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选取广州市市体育运动学校的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进行研究。来探讨和验证训练手段的科学组合是否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卧推、快速颈后推举、快速卧拉、快速负重半蹲、连续跳栏架、快速抓举、连续快挺、快速负重跳、快速提铃至胸、快速高翻实验手段反映出的速度力量提高程度比对照组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躯干支柱力量的概念简要介绍,并从保持身体姿势、提供近端固定、提高四肢能量传递的效率等方面分析躯干支柱力量的功能,然后从优化运动姿态和身体平衡能力、提高跑动的速度和挥拍的质量、促进能量的传递等方面分析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在业余羽毛球训练中的作用,最后从深层肌肉激活大于浅层肌肉锻炼、稳定练习大于不稳定练习、从少到多训练肌肉和关节等方面分析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在业余羽毛球训练中的原则,并从俯桥支撑训练、侧桥支撑训练、背桥支撑训练、结合瑜伽球开展支撑训练等方面阐述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在业余羽毛球训练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推举虽然是一个力量性的练习,但是肌肉力量的充分发挥作用只有在熟练地掌握了正确而合理的技术基础上才能表现出来。我国目前推举成绩提高不快,原因很多,除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不够,训练方法存在问题之外,技术的掌握不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在技术上存在着的主要问题是:塌腰过大、杠铃推出去动作速度慢。所以必须在加强运动员的身体训练(特别是腰、臂力量),和改进训练  相似文献   

16.
举重项目的教学内容包括三项标准动作(两手推举,两手抓举,两手挺举)和一般发展身体与专门辅助动作。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对举重三项标准动作与一般发展身体与专门辅助动作的教学,曾采用过不同的程序。一九五四年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先教两手抓举,后教两手推举,再教两手挺举,和一般发展身体与专门辅助动作。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因为抓举技术较难掌握,想先突破这一教学难关。一九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总结不同运动干预诱导激活后表现增强(PAPE)的相关研究,为制定适宜的PAPE诱导方案提供参考与启示。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CNKI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通过筛选后共纳入71篇。结果:涉及的运动干预包括深蹲、奥林匹克举、臀推、硬拉、腿推举、飞轮抗阻训练、超等长跳跃、阻力冲刺跑、全身振动训练、可变阻力训练、聚组训练、血流限制训练12种。结论:以冲刺PAPE为诱导目标时,适宜采用臀推、阻力冲刺跑、高翻以及超等长跳跃;以跳跃PAPE为诱导目标时,适宜采用自由重量深蹲、等长深蹲、分腿蹲结合血流限制训练以及跳深和负重蹲跳;力量水平高的运动员适宜采用全幅度运动方式以及等长深蹲;力量水平低的运动员适宜采用半幅度运动方式、固定器械腿推举以及全身振动训练;适宜将可变阻力训练和聚组训练与传统抗阻训练相结合应用于复合式训练中;飞轮抗阻训练和血流限制训练无需大重量器械即能对机体有较大的刺激效果,可用于赛前激活方案中。  相似文献   

18.
力量素质是投掷运动中的首要素质,它是掌握技术和创造优异成绩的基础。掷铁饼运动恰恰是属于非周期性的速度力量型项目。因此在具备一定速度水平的情况下,积极有效地发展力量素质以及爆发力量是铁饼运动训练的首要任务,最大力量素质一般指抓举、卧举、下蹲和翻铃。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解决好与技术、专项训练之间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下面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包括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和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两个方面。举重的专项素质是力量和速度,也就是爆发力,从举重的竞赛动作抓举和挺举这两项来看,都是要求爆发力很强;一般身体素质则是灵巧、柔韧和耐力等。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与竞赛动作成绩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与竞赛动作成绩具高度显著性相关;高抓、高翻借力推、宽硬拉成绩与抓举成绩,下蹲翻半挺成绩与挺举成绩直接相关;高抓、高翻借力推、下蹲翻半挺成绩共同作用影响抓举成绩;下蹲翻半挺、前深蹲成绩共同作用影响挺举成绩;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受爆发力和绝对力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