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诵读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要重视诵读教学,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尤其重要。一、诵读古诗文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也注重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因此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学的经典、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文化传承;古诗文的语言是最具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是学习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古诗文用词准确凝练,字斟句酌,诗句精深华丽,充分表现了汉语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意义重大,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诵读习惯,使初中生对古诗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永恒的经典,语文教学历来都十分重视古诗文作品的教学工作。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古诗文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绵延发展千年,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人独特思想和聪明才智。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古诗文教学是重点,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古诗文记忆效果不佳,难以有效提升古诗文阅读质量及学生的审美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要重视"素读"。"素读"就是反复诵读,烂熟于心。本文就初中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5.
诵读,是古代私塾教学的重要方法.古人一再强调"书读百遍.其叉自见".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诵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诵读古诗文具有思想教育的作用、提高文化知识修养作用.我们应当督促学生加强诵读,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使他们在诵读中品味古诗文的语言风格,懈悟句句箴言,顺应层层波澜,体会种种情感.  相似文献   

6.
王莹 《成才之路》2013,(26):28-29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古诗文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髓。经典诗文,字句凝练,音韵优美,词汇丰富,意境深邃,思想深刻,蕴含了中华几千年的民族自尊、自信精神,诵读古诗文对于塑造青少年的灵魂,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促进学生成才,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在古诗文诵读中,我们品味诗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时,诗人在诗中表达出精忠报国的志向,坚强不屈的品质,使学生无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品读"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少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其原因一是诗文本身的蕴含,二是古今语言文字的差异.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方法主要应采用诵读、文言合一、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经常吟诵古诗文,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想象,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因此,在古诗文诵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读通诗句,读出情感,读出诗韵,还要充分利用古诗文诵读这块阵地,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在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挖掘古诗文本,陶冶学生性情  相似文献   

9.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它具有传承古人文明,传播文化内涵的重要作用。学好初中语文古诗文不但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文化知识,更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文学的意境之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文章结合古诗文教学的现状,从课堂教学组织与学生的学习成效出发,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初中古诗文情境教学的实践开展:与生活接轨,感受诗文生活气息;与故事相伴,体验古人的文化感受;与科技牵手,领悟古文的绝美意境;与朗诵合作,展示情感的表达方式;随音乐漫步,开启融合的审美情境。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古诗文诵读教学时,最好将学生生活贯穿于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诵读积极性;鼓励学生反复诵读古诗文,感悟古诗文中的语言美。总之,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小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古诗文诵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语文是学生接触汉语、古诗词等文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初中语文有着大量的古诗文阅读。要求学生通过古诗文阅读积累文化知识,丰富知识面。但是学生在注重课内古诗文阅读的同时还需要兼顾课外古诗文的阅读。掌握课内外古诗文阅读技巧,从而在扎实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我,达到新时代对人才能力、素养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初中古诗文课内外对比阅读技巧,以期通过研究提高古诗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诵读法提高古诗文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在课堂教学中诵读古诗文却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探求古诗文教学有效诵读的路径主要有三条:其一,“理解诵读要义”为古诗文有效诵读提供认识基础;其二,“明确诵读意图”为古诗文有效诵读提供目标导向;其三,“加强诵读指导”为古诗文有效诵读提供方法保障。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教学目的是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大量睿智哲学思想,高中古诗文内容中蕴含大量传统文化,如何挖掘这些传统文化,通过古诗文教学,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是现下高中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究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王小红 《学苑教育》2023,(10):37-38+41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古诗文诵读所占据的地位比较高,且其教学量也比较大。通过开展古诗文诵读教学活动,会让学生的文学品位变得更高,但是其整体教学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或者厌烦的情绪,这就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古诗文诵读能力应当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够较好地体会并感悟古诗文所蕴含的深意,但是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仍旧会存在着弊端性的问题,教学效果也会比较差。对此,教师必须要及时改变当前的古诗文诵读教学现状,解决其教学阶段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怀,探索时代的轨迹,进而培养发展学生的感情体验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每一册教材均有对其一定量的阅读要求。运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古诗教学进行整合,在知识上给学生补充,在思维上给学生空间,在理解上给学生提示,无疑是引导学生学懂古诗文,解读古诗文乃至吟诵古诗文的有效方法。这不仅能为丰富古诗文精彩的诗文情韵增添新鲜元素,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每一册教材均有对其一定量的阅读要求。运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古诗教学进行整合,在知识上给学生补充,在思维上给学生空间,在理解上给学生提示,无疑是引导学生学懂古诗文,解读古诗文乃至吟诵古诗文的有效方法。这不仅能为丰富古诗文精彩的诗文情韵增添新鲜元素,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古诗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古诗文是魅力最大的,而传统文化在的重要财产是唐诗宋词,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古诗文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的比例不断加大,想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必须要使学生利用古诗文的学习,从诗中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背景,进而体会到古  相似文献   

18.
正一、明确诵读重要性,端正态度要想通过诵读取得良好的古诗文教学效果,师生必须要明确诵读重要性,端正诵读的态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古典诗文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无论是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还是唐宋八大家散文、元曲,都因为语言凝炼,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而脍炙人口。特别是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更是"不着一字,尽着风流"。但面对这样的美文,仍会有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学习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古诗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引导。基于此,本文将从初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现状出发,探究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对策,旨在为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教学中,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内容。学习语文课程中的质量不仅关乎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有助于学生知识素养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是重要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