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志攀 《教师》2020,(7):43-4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有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又要有习作方面的训练。文章根据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文内容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补白小练笔训练。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要用心,能找到很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补白内容,充分利用这些补白内容加以分层次训练,可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课文内容作为依托,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3.
课堂小练笔是一种综合性的练习方式,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融入课堂小练笔,能够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悟的课堂效果。而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把握时机、就文取材,顺势而为,是进行课堂小练笔最佳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小练笔,是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用笔归纳了自己的思维、想象、情感等,让学生留下语言,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积累和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养写作兴趣,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习作能力,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紧扣教材,巧设练笔,读写结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侯生林 《新疆教育》2013,(2):112-112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课堂练笔不断加大了学生语言运用的频率,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吸收了其他的新鲜语汇,学生的语言得到了不断丰富,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巧妙地安排小练笔,做到随时练、随处练,那么学生习作定能更出彩。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运用好教材,精心选择练笔的关键点,把练笔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课堂上,文本上大量的精选的范文、范句可以作为学生小练笔的范本,所以教师要抓住一切契机,把小练笔真正的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丰富,去发展课文内容,拓展学生的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结合课文进行小练笔,通过从"积累"到"运用",最后到"归纳提升"的过程,既降低了写作台阶,又使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10.
随堂练笔是随着课堂教学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而进行的小练笔。设计练笔时,应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指导学生模仿精彩篇章练笔,随文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课堂练笔,是以课文内容为写作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协调运行的练习方式。安排在课堂上的"练笔",有学生自我的阅读情绪积淀,有教师的顺势引导,课文语言也会给学生启发和示范,同伴的即时评价又能给学生更多的激励。课堂练笔可以帮助学生经历语言内化、情感梳理、自我对话、个性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让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13.
丰兰娥 《新疆教育》2013,(3):121-121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小练笔则是写作教学的前提。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是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安排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因为,小练笔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小练笔能促进学生更深入理解文本;小练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及时有效进行练笔,能让学生取得真正的大收获。  相似文献   

14.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小练笔虽小,但认真挖掘文本资源,亦可开辟练笔天地,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借助学生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让学生随阅读进行小练笔,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的做法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课文内容为写作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读与写彼此交融,和谐运用.由于语文教学的层次性、目的性,故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写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过:“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脚本。”的确.我们的语文教材是学生阅读的凭借.是练笔的最好典范。随文小练笔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怎样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随机地进行练笔呢?笔者认为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一、形式来源从语言形式的来源来看可以限于文本,也可以不受文本的限制。1.语言形式源于文本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  相似文献   

18.
语文素养最主要的方面是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书面语和口语表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课堂小练笔是读写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内容基础之上进行的拓展性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云 《广西教育》2011,(16):56+64-56,64
小练笔被称为作文训练的"短平快"。小练笔虽小,但认真挖掘,亦可作出"大文章"。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独特的形式,赋予它新的功能与使命,为学生的写作奠基。  相似文献   

20.
石莉 《文教资料》2013,(30):54-55
“课堂小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练笔设计的随意性,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以下几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目标不明,雾里看花;思考不足,生搬硬套;指导不细,千篇一律;时机不当,画蛇添足。如何做到有效练笔,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呢?内容贴近生活——乐写;知识融会贯通——会写;表达形式开放——易写;训练注重层次——能写;时机灵活掌握——巧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