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小学语文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语文教师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应该教识字,而不应该盲目追求学生对文章的彻底理解;应该教会学生阅读,而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道理;应该教学生学习语文,而不是让学生死背答案。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名言是研究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教”的真谛存在于学生自主探究,师生、生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之中。其实,学习就是对话,语文学习尤为如此。语文学习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是自主式学习;语文学习又是学生与老师、学生的对话,这是互动式学习;它还是  相似文献   

3.
简简单单教语文,读为先;美读乐读学语文,读为贵. 语文教学,没有什么办法能取代或超越阅读这种语文学习方式,只有寓教于读,寓学于读,寓乐于读,师生一起美读乐读,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在高考中让学生胸有成竹、笔底有“花”、挥毫自如、淡定从容.  相似文献   

4.
阳东红 《成才之路》2014,(13):59-59
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为学生打好基础,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交给他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敢于放手,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漫游。  相似文献   

5.
教了多年的语文课,我们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教学生学语文?我们都教过《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有的教师为教学生识字学词,指向语文知识;有的教师为教学生练习朗读叙述语言与角色语言,指向语文技能;有的教师为教学生认识狼凶残的本性、要善于保护自己,指向思想内容。有一位教师却慧眼独具,聚焦在小羊与狼的争辩上,教学生学习如何争辩,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识别争辩的对象,谁可与之争辩,谁不可与之争辩。若是‘狼’,则走为上策。很显然,这位教师的教学指向的不仅仅是争辩的  相似文献   

6.
金哲民 《现代教学》2009,(12):27-28
语文教学要做到用语文教师的智慧去孕育学生的语文智慧。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思想的灿烂火花和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不能虚假地教语文,而要扎扎实实地教语文;不能花哨地教语文,而要干干净净地教语文;不能平庸地教语文,而要巧妙地教语文。  相似文献   

7.
在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觉得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达到“教会学生学语文”的目的。有些学生读到初二初三,甚至有些高中学生还问:“语文学什么?”“语文怎么学?从哪里下手?”这里实际显示出一个问题:语文课究竟该教什么?怎么教?语文学科内容庞杂、广泛,学习过程漫长,不能立竿见影,单靠语文课堂和语文教材学不好语文,只学语文而不学其他学科也学不好语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语文教活,始终把一教会学生学语文”当…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语文到底该教什么?众说纷纭。有教师说:"听、说、读、写、思。"这就是我对语文课的理解。语文课就是教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会思的能力。一中学老师云:"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应该把如下的语文知识教给学生:教给学生如何记住文字;记得规定量的文字;教学生如何去大量阅读课内外的语文阅读材料;交给学生写作的金钥匙;教给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我认为:小学语文最该"教"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以来,从理论家到实践者,都在谈转变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以夷制夷"用于语文教学,不但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提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语文教育观",以夷制夷"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运用,正体现了不教而教的一种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身,不仅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更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语文"就是要淡化文本的内容,重品味文本语言;就是要淡化学习的结果,而聚焦学习方法;就是要淡化教师的精彩,而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去教,因为教语文课本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而是语文教学的手段;语文课是用课文文本去教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大体上包括用课文教语文知识,用课文教阅读方法,用课文教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变教为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一、变重教为重学,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如何革新理念,与时俱进,轻轻松松教语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与读者共享。一、剖析累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摸索出轻松教语文的有效途径首先,累的根源在于教师怀疑学生的能力,处处越俎代疱、包办代替。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任务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低年级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等千差万别,要上好这一阶段的语文课并不容易,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好低年级的语文,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45):38-39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因为学生年纪尚小,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还非常有限,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教材中那些长篇幅课文时会比较吃力,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最终的语文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长文短教"这一教学理念逐渐被教师所接受,教师会在语文教学中,将篇幅长、难度大的课文分解成知识点,然后通过以点到面、点面结合等方式,让学生轻松掌握课文中的知识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还能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因此,文章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长文短教"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受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一味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都有着不利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增效减负,变"教课文"为"教语文...  相似文献   

17.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教师备课时的必然思考,但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部分教师重视“怎么教”忽视“教什么”,致使课堂形式新颖但内容庞杂零碎,语文知识与能力并没有在学生的心田中扎下根来;其次,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部分教师把握不好“教多少”和“怎么教”,该讲的不敢讲,该问的不敢问,致使学生对应当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方法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针对农村学生识字少的特点,语文教师应巧教汉字。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汉字的构造原理学习汉字;运用汉字的内在含义学习汉字;结合课外活动学习汉字;在运用中学习汉字。  相似文献   

19.
李迪明 《教育艺术》2006,(11):59-61
谁都知识,语文教师应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而谈到提高学生语文兴趣的方法,语文教师都能举出七种八种。我教中学语文30多年,各种方法都试过,觉得提高学生语文兴趣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组织文学社、教学生办文学报了。  相似文献   

20.
于漪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该具有教文育人的思想。于漪教文育人思想的主要内涵是:教文和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教文育人的培养途径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发现于漪教文育人的思想对当今语文的教学有很多的启示: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要目中有人、发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素养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