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的教学确实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多、范围广、教学课时少,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班容量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师范生的师范素质。因此,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师范院校的公共教育学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李尚明 《教育与职业》2007,(24):140-141
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育类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些改革包括增加课时数比例、专业教育训练时间延长并终身化、教学目标与功能重新定位、教学(学科)话语多元化和"大教育学"的终结等.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师范院校教育学科教材建设,国家教委邀请了全国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含教师进修院校),教育科研部门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方面的专家、教授,于今春在北京研讨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问题。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邹时炎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出席了会议。何东昌对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分六个方面作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他在报告中指出,  相似文献   

4.
教育类课程是高师为各专业学生开设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巧等的职业训练课程.其学科门类与教学时间的多少是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反映,是师范院校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外国的师资培训中,这类课程不仅所占比重大,而且学科门类多.我国现今高师院校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常只包括公共心理学、教育学、分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等科目,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有关的改革探讨文章也很多,但付诸实施的却不多.1991年3月,国家教委师范司在北京召开“全国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会议对当时全国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的十四年是教育科学走向繁荣昌盛的十四年.教育科学已走出了一部教育学的框架,变成了一个有各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科学群体,各个分支学科的教学研究日益活跃和繁荣.先进发达国家近二、三十年来的一些新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不断地传入我国,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界的学术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思想和新观点.教育理论的发展总是由于教育实践需要而产生的,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的需要,不少师范院校从事学科教学法的教师,开始探讨和研究有关学科教育学的问题.什么是学科教育学?它与学科法有什么不同?在师范院校开设学科教育学有无必要和可能?本文将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对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师范院校《教育学》的教学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保守、教学目标不明确、应试教学倾向、学生实际运用教育学原理能力缺乏等主要问题。师范院校应更新《教育学》的教学手段,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综合掌握与运用教育学原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公共课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开设的重要的教育理论基础课,它集中地体现着师范院校的个性特色,其教学目标是使师范学生确立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技能、技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和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显然,教育学对师范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教育的技能技巧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这种现状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使教育学更好地发挥在师范教育中的应有作用,已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为促进教育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必要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更好地落实师范院校教育学(教育系专业课除外,下同)课程、教材改革实施计划,编写出适合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系列教材.1992年3月8日,师范院校教育学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在北京宣布成立并召开首次工作会议。何东昌同志任编委会主任委员,邹时炎、柳斌、王明达、瞿葆奎、黄济、卓晴君、金长泽同志任副主任委员。编委由教育理论专家、教育科研人员、师范院校教育课程教师、中小学教育教学有突出贡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育类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些改革包括:增加课时数比例,专业教育训练时间延长并终身化,教学目标与功能重新定位,教学(学科)话语多元化和大教育学的终结等.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与动态     
国家教委组织实施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改革为了加强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建设,国家教委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教育学教材改革实施计划、确定了教育学教材改革的总体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教育学教材改革的任务和总体目标是:1.编写出《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育类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些改革包括:增加课时数比例,专业教育训练时间延长并终身化,教学目标与功能重新定位,教学(学科)话语多元化和大教育学的终结等.  相似文献   

12.
当前,职业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和实施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课程性质定位不准确,课程门类少、课时比重低,课程内容普教化、学术化,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等方面.根据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考证,借鉴国外教师教育教育类课程设置经验,职业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解构可采取如下思路:更新课程观念,建构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解构和比例,改革课程实施手段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进一步落实“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改革实施计划”,编写出符合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使用的教育学系列教材,1992年3月1日—3月8日,国家教委师范司在北京举办了《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高级研讨班,高等师范大学和教育科研单位的教育理论专家、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师、教学改革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等4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邹时炎同志出席了开班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何东昌同志在讲话中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师范院校教育学科教材建设,1991年3月10日-14日,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师范院校(含教师进修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到会的专家、科研人员、编辑以及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市的教育行政干部等各方面代表共90余人。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同志为会议作了总结。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到会听取了有关教育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并发表了讲话。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职业能力,文章考察了当前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课程教育交轨的设想,给出了相关课程教育交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探讨了相关课程教育交轨改革的基本方法,包括课时和课制、教材和教师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国内动态     
1991年11月12日至16日,国家教委师范司在北京召开“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调查研究座谈会”,目的是为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作准备,以便能切实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编写出体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学。参加会议的有师范院校、科研部门的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等。  相似文献   

17.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着地位不高、专业化特色淡化、学科教育学师资短缺、对基础教育关注不够、改革不深入且缺乏相关配套政策等问题。如何从困境中走出来,与会代表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改革策略。宏观上,要有制度创新和政策导航,让非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真正融入国家教师教育体系中;微观上,举办院校要打通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的内部通道,在多学科肥沃的土地上壮大和提升教师教育,让教师教育真正融入非师范院校的综合优势中。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作为体现师范院校特色的一门专业课,承担着培养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及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的任务.努力改革和完善教育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功能,则是提高培养基础教育师资质量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教育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必修课。但不少学员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教育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努力从教学内容、方法、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使教育学真正发挥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一门必修课,它对培养合格的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大多数师范生对教育学并不重视,教育学对这些准教师也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教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教育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期改进教育学教学,推进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改革,使其成为一门让高师学生真正受益的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