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大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育人功能,教师就要树立"文化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在实践教学中推陈出新.对于经典篇章来说,在强化诵读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探究,促使学生有所感悟,是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谈大学语文的"大语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发展的大格局和大学语文目前的教学困境都呼唤大学语文的"大语文化"."大语文化"已经成为今天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兴热点话题,文章提出了"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的大目标、丰富性与多样化结合的大内容、开放性与立体性并举的大课堂"的大学语文的"大语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3.
大语文教学观是指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外学习和社会语文教育融为一体的语文教学思想.专题学习网站可以为实施大语文的教学观提供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在促进语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的变革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论文结合具体网站,探讨了在专题学习网站环境中实现"大语文"教学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内容存在结构残缺,最突出地表现在大、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文学,轻文章"上.语文教育的供给侧要调整语文(语言、文章、文学)结构要素,降低文学教育比重,扩大文章教育比重,要建立大学语文教育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对应的学用一致的体制,进行语文学科理论结构调整、语文课程教材结构调整和语文教师素养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许多高校仍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没能充分发挥作为人文教育核心课程应有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大学语文必须尽快从"边缘"向"核心"迈进.为此,高校领导和大学语文教师越须树立科学的大学教育理念和语文教育观,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优化大学语文的研究、管理和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6.
王欣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1):106-109
"非指示性"教学是郑逸农等人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的一种语文教育理念.它体现出了崭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教师观,具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具体表现在:教学的开放性;教学的非线性;强调自组织,注重学生选择的多元性;在师生关系上,倡导教师"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7.
"大语文"教学理念,在近些年的大学语文教育中鼓吹甚力,这种观念要求全面打通文、史、哲、艺术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实质上将大学语文变成了"非语文"课程。正确的"大语文观",应建立在课程设置的着眼点高、课程选文的覆盖面广、课程建构的立体性强、课程讲授的宏观性强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教育中"语文-人文-文化"内容拓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应当向"人文"和"文化"拓展,这是大学生思维深度训练和知识延伸的需要."人文"延伸的是"人学"的深度;"文化"延伸的是"社会认知"的深度.这种探索需要特别强调个体人文体验与社会文化视野的开阔,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通过对"语文-人文-文化"拓展模式的合理设计,为实际教学提供一个整体改进思路,推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即学校教育存在着负向功能.本文以英国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在家上学"现象为切入点,从学校教育的教学管理、课程与学制设置、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及考试与评价五个角度,探讨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表现.改进措施为:从转变与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手,建立现代教育的教学管理观、课程与学制观、教学观、师生观,及考试与评价观.  相似文献   

10.
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下,人文素养的培育也越来越受关注.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应发挥其功效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语言运用能力等.然而,当前这门课程的开设与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基于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的指导,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提出相关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红色家书是第一手的红色文化史料,是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的爱国宣言.将红色家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有利于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背景下,以"三全育人"与"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将红色家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索以课程育人为核心、以实践育人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工程观"理念被工程教育界广泛认同,为现代社会所需要工程师的教育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在复杂工程背景下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实践表明,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推动下,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工程实践教育和创新与个性化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周晓宁 《文教资料》2008,(27):121-122
感同身受是思维方式的一种具体形式,从语文学习角度说,运用感同身受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再造想象,将极大地有利于学生领悟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准确解读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想内容.本文从作者的教学实践出发,介绍了语文教学实施"感同身受"思维训练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分别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观进行了阐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重视实践中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哈贝马斯的"交往"观侧重在程序公正的条件下,完全平等的主体通过在理性动机下有效真实的互动达成共识.处理好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观的辩证关系,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还能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素质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责无旁贷.课程的定位必须突出高校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我们应该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建立起与"大学语文"和谐配套的多样性人文课程和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6.
人性假设代表一门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命题特征与逻辑倾向,并以此影响理论建构与实践."经济人"假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却陷入了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起点推导"教以成人"教育目的的逻辑悖论,"经济人"逻辑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显性资源收益性导向违背了育人的初衷、短周期的反馈形式加剧了教育实践的短视、单一的培养目标造就了单向度的人等问题,使其虽具有较高接受度但却易使教育实践走向功利主义."教育人"是基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的人性假设,"教育人"逻辑更具教育实践与教育学的"合理性",更符合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宏观层面遵循新时代对教育的新导向,中观层面构建牵引性教育反馈机制,微观层面明晰协整性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相结合,最终达到以经济实践手段促进教育目标、实现"教以成人"的核心目的.  相似文献   

17.
"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相继进行了"多元智能"理论的讨论,并据此展开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的改革.这一理论对教学观和评价观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多元智能"理论及其评价观和一元智力理论及其评价观的比较的分析,以及对我国当前学生评价的启示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社会稳定观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稳定观,这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注意在"两课"教学中对他们进行社会稳定观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占据非常大的课程比重,教师想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就必须注重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评"一致性是新课程标准下一种创新理念,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语文教学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也能从根本上增强教学结构的科学性与完整性,从而为学生制订更全面的学习方案,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应宏观调控,微观总结;注重理论研究与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广泛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形势,讲求教育的实践性;应制度保障,保证经费到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使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在新疆高等学校的地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一个质的提高和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