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央视女主持人文清状告重庆商报社名誉侵权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重庆商报社公开道歉两次,并赔偿文清精神损失等10万余元。至此,这个沸沸扬扬的案件暂告一段落,但法院的判决结果再次向新闻界同仁提出这些挥之不去的问题:在新闻侵权诉讼中,“过错”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究竟应该由谁对过错承担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2.
目前,央视女主持人文清状告《重庆商报》社名誉侵权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重庆商报社公开道歉两次,并赔偿文清精神损失等10万余元。至此,这个沸沸扬扬的案件暂告一段落,但法院的判决结果再次向新闻界同仁提出这些挥之不去的问题:在新闻侵权诉讼中,“过错”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究竟应该由谁对过错承担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3.
从富士康一案看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艳锋 《新闻窗》2007,(3):19-20
从2006年8月28日到9月4日,台湾富士康集团诉《第一财经日报》的“名誉侵权案”经历了从索赔3000万元到1元,再到双方握手言和、富士康撤诉的令人瞠目的戏剧性过程。经媒体报道后,这起天价索赔案迅速引起舆论高度关注,以至成为全国性的焦点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从8月28日到9月3日.台湾富士康集团诉《第一财经日报》的”名誉侵权案”.经历了从索赔3000万元到1元.到双方握手言和、富士康撤诉的令人瞠目的戏剧性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开庭宣判.对我国诸多新闻单位作过公开报道,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消费者导报名誉侵权案作出终审判决:消费者导报社胜诉,熊小伟及西安华西电子研究所败诉。至此.这起审理长达6年之久.赔偿高达百万余元的轰动全国的名誉侵权案以新闻单位胜诉而终结。1991年8月至10月间,《消费者导报》记者陈永新根据消费者的大量投诉.经过深入调查,采写了题为《熊小伟骗人不计其数》、《多家企业召开座谈会揭露熊小伟的违法行为》和《国际玩笑—一熊小伟的马可尼勋章》三篇文章,相继在该报发表。由于这些报道批评、揭…  相似文献   

6.
1985年11月1日,上海市发生了全国首例新闻侵权案--杜融诉记者沈涯夫、牟春霖诽谤案.之后,新闻侵权案每年都占侵权案件的一定比例.由于名誉、隐私侵权占该类型案件的绝大多数,理论界对媒体新闻侵犯名誉、隐私权的研究较多,对媒体新闻侵犯肖像权的关注则很少.随着配图新闻、图片新闻的增多,新闻侵犯肖像权的诉讼呈上升趋势,但很多当事人以败诉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新闻报道再现我的肖像没经过我许可就是侵权,这是对该类侵权的片面错误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富士康索赔案为什么能够成为新闻?无外乎原因有三:其一本案是迄今为止,全国向记者个人索赔金额最大的名誉侵权案;其二是与多数名誉侵权诉讼不同,本案原告系财雄势大的世界500强名企,只诉记者和编委而未诉新闻单位,起诉的动机被舆论认为意在报复;其三是申请法院对记者个人财产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2002年12月28日,著名球星范志毅诉上海《东方体育日报》名誉侵权案有了结局。经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范志毅败诉。据称,这是十多年来因体育新闻引发的官司中媒体首次胜诉。自1985年以来,此类官司国内曾有十几起,无一例外均以媒体败诉而告终。不管二审是否维持原判,它都将对新闻侵权案的审理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新闻侵权的客体包括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法人的名称权或商号权、公民与法人的荣誉权和著作权。)与判决结果相比,法官的判词更有意义:“即使原告认为争议的报道点名道姓称其涉嫌赌球有损…  相似文献   

9.
赵强 《新闻记者》2000,(3):44-46
1999年的几起网络官司,使得网上著作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999年 的4月28日和9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分别审理了个人网站诉《电脑商情报》侵权案和北京瑞得公司诉四川东方公司主页侵权案。前者是国内第一起网上著作权官司,后者则被称为“中国网络主页侵权第一案”。这两起案件均以原告胜诉而告终。1999年9月18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王蒙等六作家状告北京在线网站侵权案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起轰动一时的网站侵权案最终又以原告胜诉而尘埃落定。 同样是与网络有关的侵权案,上述的三…  相似文献   

10.
1985年11月1日,上海市发生了全国首例新闻侵权案--杜蓉诉记者沈涯夫,牟春霖诽谤案.之后,新闻侵权案件与日俱增,2005年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案,2009年赵本山状告兰州万顺通航空票务有限公司案,均以被告方败诉做结.新闻侵权--一团笼罩在媒体上空的乌云,似有愈扩愈大之势.  相似文献   

11.
在近年来诸多的新闻官司中,若论当事人知名度之高、涉及领域之广、审判时间之长、社会影响之大,当属发生在四川的“海灯名誉侵权案”.这一案从法院正式受理到作出一审判决,历时3年零9个月,被称为“中华武林第一公案”.在一审中被判败诉的被告敬永祥不服判决,依法提起上诉.如今又是8个月过去了,二审仍遥遥无期.很自然的,在众多的人们关注这一案件的同时,敬永祥也成为世人关注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2.
新闻榜     
李秀英:名誉官司 告倒东瀛 83岁的李秀英还是应该感到欣慰:5月10日,她状告日本作家名誉侵权案胜诉,获赔150万日元,合人民币近10万元。这是中国人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官司中第一次胜诉。 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李秀英要求日本政府向中国受害者致歉、认罪和赔偿。但日本作家松村俊夫却在其作品  相似文献   

13.
朱文轩 《青年记者》2006,(17):51-51
中国目前只有时尚杂志,没有新闻杂志吗?新闻杂志的广告受众和新闻受众一致的环境还没形成吗?“冷风劲吹”——《中国杂志:陶醉在自恋的幻境中》上海《第一财经日报》两记者遭遇富士康索赔3千万,这是全国目前索赔金额最大的名誉侵权案,同时首开大型企业查封记者个人私有财产的先例。此事件虽一波三折,但财大气粗的企业直接针对记者个人,通过财产保全的方式给记者造成压力,是耶?非耶?  相似文献   

14.
诉讼     
《青年记者》2010,(13):2-3
《新闻记者》因新闻打假被索赔50万元 去年11月12日.《新快报》刊登图片《石家庄积雪比人高》,但很快被指涉嫌剽窃造假。《新闻记者》的《2009年十大假新闻》将其列为“2009年十大假新闻”。最近,双方闹上了法庭,这是我国首起因新闻打假引发的新闻名誉侵权案件。  相似文献   

15.
甘勇  李瑾 《新闻前哨》2006,(10):49-49
因不满一篇有关富士康员工“超时加班”问题的报道,最近台湾首富郭台铭所控制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向《第一财经日报》两名记提出总额人民币3000万元索赔,并由法院查封、冻结了两名记的个人财产(以下简称“富士康案”)。据悉,该案是目前国内向记个人索赔金额最大的名誉侵权案。本拟从法律角度,指出其瑕疵,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6.
青记 《青年记者》2006,(17):52-53
因不满媒体报道其在深圳代工厂普遍存在的劳工“超时加班”问题,世界500强、台湾制造业巨头——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投资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最近向((第一财经日报》的记和编委提出总价3000万元人民币的索赔。这不仅是目前为止全国索赔金额最大的名誉侵权案,同时也首开大型企业查封记个人私有财产的先例。  相似文献   

17.
轰动一时的富士康科技集团下属的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起诉《第一财经日报》两位记一案,在当代中国新闻侵权诉讼案件史上十分罕见:从8月28日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富士康状告记侵害其名誉权并向记索赔3000万开始,到8月30日富士康将诉讼索赔由3000万巨额改为象征性的1元,再到9月3日富士康撤诉,双方发表和解的联合声明,真是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极富戏剧性。有评论认为,“其悬念度和跌宕度倒不像是一场新闻侵权官司,而像是事先精心导演的一幕精彩戏剧,全然出乎人们的正常思维和判断”。  相似文献   

18.
“谢晋名誉侵权案”引发的博客侵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博客侵权案呈上升趋势,因其传播方式和博客监管主体、监管方法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使得现行法律法规难以规范和适用博客侵权出现的所有问题。随着谢晋名誉侵权案的公开审理,博客侵权中的法律困境再次暴露无遗,也引起了新闻学界和法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拟讨论博客侵权的三个关键问题。黑客入侵博客后的法律责任谢晋遗孀徐大雯诉宋祖德、刘信达名誉侵权案庭审中,宋的代理人拿不出一份证据,只声称博客上  相似文献   

19.
郑寅 《东南传播》2014,(3):138-139
2013年,李某某强奸案、《新快报》陈永洲案、农夫山泉和《京华时报》名誉侵权案成为了传媒竞相报道的内容,而且也成为了新形势下涉法案件新闻报道研究的典型案例。2014年,我国反腐力度加大也将引来传媒更多的关注目光,此外2014年起各级法院的生效判决书将在网上公开,还有越来越多的明星涉法案件登陆娱乐版新闻,也让传媒报道涉法案件的机会在不断增多。在新形势下,媒体如何处理好涉法案件的新闻报道又再次引发大家的思考。本文将深入探析涉法案件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各类型涉法案件的特殊原则,希望能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涉法案件新闻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对近年来发生在中国的170件媒体侵权官司的统计表明,媒体的败诉率高达80%。北京市一中院2004年审理的15起因新闻报道而引起的新闻侵权案件,结果只有1起是媒体胜诉。2002年3月,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部策略分析师蒲少平在《财经》上发表《世纪星源症候: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操纵》一文,质疑世纪星源公司操纵财务报表,“虚增利润和资产数值多达12.3亿元”。世纪星源认为《世纪星源症候》有多处细节失实,向深圳市罗湖区法院提起名誉侵权诉讼,要求赔偿108万元。这一诉讼被称为中国上市公司状告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