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语文”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发掘学生潜力是实施“大语文”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大语文”教育思想实践的基点。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大语文”。正如于漪老师所言:“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3.
邵明法 《现代语文》2004,(2):23-23,25
“大语文教育”以其在读写方面的鲜明特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那么,语文复习课应该如何体现“大语文教育”呢?笔者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大语文教育”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河北省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倡导,河北省的张国生等老师和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于90年代实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在教育界产生较大影响的语文教改思想和教改实验。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将其内容归结为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刘先生认为,张老师“把语文教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语文的课堂教学;教学渠道,指语文的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社会  相似文献   

5.
“大语文”的“两翼”指的是: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和语文教育环境的营造。“两翼”的具体内容体现在“六个结合”上,也就是说“六个结合”是“大语文”“两翼”得以伸展的具化形式。下面介绍一下“六个结合”的具体内容与做法。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系统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树立“大单元”、“大语文”的观念系统论开放原理强调,一个系统如果与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换,它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开放的系统,其开放的程度越高,发展水平就越高。语文教学必须建立一个全面的、开放的教育体系,树立“大单元”、“大语文”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22-23日,由《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河北省中语会、邢台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大语文与新课程”研讨会在“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发祥地———河北省邢台市召开。来自各地的语文教育界专家、学者、教师和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1000余人与会。在全国中语会新立项的“大语文教育”专题研究组也同时宣布课题开题。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副理事长苏立康、秘书长顾之川,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主任阎苹,北大附中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程翔等作学术报告。他们都热情地赞扬了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开创的“大语文教育”思想与实验,阐述了…  相似文献   

8.
中华语文网由语文天地网精心改版而来,系中华语文第一报、中国驰名商标“语文报”旗下网站,中华语文教育第一门户网站。易名后,它将继续秉承、倡导和拓展“大语文”理念,竭诚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更为专业和更为优质的服务,同时兼顾大学语文、对外汉语以及大众语文教育活动,其目标是成为汉语世界规模最大、受众最广、权威性最强、信息量最丰富的语文教育互动平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中华语文网由语文天地网精心改版而来,系中华语文第一报、中国驰名商标“语文报”旗下网站,中华语文教育第一门户网站。易名后,它将继续秉承、倡导和拓展“大语文”理念,竭诚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更为专业和更为优质的服务。同时兼顾大学语文、对外汉语以及大众语文教育活动,其目标是成为汉语世界规模最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孙阳 《现代语文》2014,(12):41-44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国著名期刊《语文学习》曾连续地在封面上印上了这句话。这也是我们通常认同的大语文观。今天再谈大语文教育,读者不能不对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实验有所了解。对张孝纯的主张,温钧陶作过很好的概括:“‘大语文教育’的主张体现在一个‘大’字上,其指导思想就是通过‘一体两翼’的教学结构,以语文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王联耕 《中学教育》2002,(2):30-30,27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 ,这一提法早就不怎么新鲜了 ,然而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真正能跳出语文课本的束缚 ,挥洒自如地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 ,把语文课上“活” ,却还为数不多。究其原因 ,林林总总 ,可列举不少 ,这里 ,择要谈一些看法。首先 ,恐怕还是一个认识问题 ,我们有一些教师对实施“大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尚缺乏深刻的理解。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大” ?从学生的现实情况来看 ,学生每时每刻所  相似文献   

12.
毛继俊 《学子》2014,(8):26-26
人的一生在一种“大语文”范围里生存。“大语文”包括家庭、社会、学校三个层面的语文教育。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注重多元阅读,必须超越课堂教学,将视角投放到社会的大坐标中去。  相似文献   

13.
所谓“大语文”,是“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作为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语文”,让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的综合能力为己任,促进学生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语文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和“人文”相统一的特点出发,站在“人本”的立场上,最终完成“人格”的完美塑造,实现语文教育中“文”与“人”的真正高度统一,“教”与“育”的真正有机结合。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要求,应抓住文本及其语言的主要载体,不断优化教育情境与过程,实现学生“人”的一步步跨越。  相似文献   

15.
蔡欣欣 《教书育人》2009,(11):60-61
1985年张孝纯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从此“大语文教育”便作为一种全新的观念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大语文作文”教学观,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母体,并通过延伸拓展,从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翼作文方面,丰富了“大语文教育”思想,使“大语文教育”思想更具有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中基本理念的首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既为语文带来了新鲜气息,又为语文教育构设出了美好前景。笔者认为。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以“阅读”与“实践”为重要途径,水到渠成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目前一线教学中出现的“语文园地”教学困境,解析低年段“语文园地”板块的特征,探索在“大情境·大单元”视域下构建低年段“语文园地”板块的教学策略,以期抛砖引玉,构建“语文园地”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学本式”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立足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的学,因学而教.以学定教。由学知教,依学执教,是学本式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学本式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实施叫“学语文教育”.也叫“学习型”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构建以学法指导为中心线索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是“学语文教育”的成功尝试。因此,学本式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论.更是一种“有教育的教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邢台市教师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首次提出"大语文教育"概念。他的"大语文教育"概念主要是三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充分  相似文献   

20.
高职语文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其功能何在,如何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殊规律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开展语文教学,这是高职语文教育必须探讨的核心问题。高职语文教育应突破高职传统课程体系框架,提出"大语文"的概念,以解决目前高职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