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滕晓东 《科技与管理》2009,11(4):100-103
首先,指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管制的措施跟不上资本市场金融创新的发展,导致资产证券化缺乏透明度,金融衍生品投资过度形成巨大泡沫.同时,阐述了美国资本市场政府管制的现状及未来政府管制的基本趋势.最后,指出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并提出了若干相关政策性建议,尤其强调了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对资本市场的预警作用,以期对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杠杆效应等因素的存在,蕴含着大量的风险.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制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总结国内文献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国际通行做法,随后分析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碳金融是创新衍生品,在碳排放市场控制手段中居于重要位置。国内外学者在关于碳金融的涵义、市场动力机制、碳交易定价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要有力推动碳金融的发展,首先必须以碳金融依据的经济学理论为背景,结合现代金融衍生品的特殊属性的研究,界定碳金融特殊属性,分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碳金融的属性,把握其市场功能机制运行规律,是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以发达的宁波航运金融产业为例,通过对国外政府对航运金融产业介入方式的分析,结合宁波航运金融发展现状,探讨政府在宁波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支持中的角色定位及市场边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正确的政府定位与市场边界才能使企业效率最大化,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认为应使用政府主导模式,通过政策倾斜,凭借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市场行为,以实现宁波航运金融产业的突变式增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区域性科技金融平台的运作,以普遍联系的视角,首次对四个典型的科技金融平台案例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美国模式、信息生态市场为主的上海模式、科技银行为基础的苏州模式及孵化加速为主导的北京模式,从生态系统体系架构及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区域性科技金融平台搭建的方法,即科技金融平台的搭建是分层次逐步构建的。首先,完善齐备系统内部各式金融机构;其次,确定金融机构运行机制、市场规则;然后,丰富要素市场,规范市场运作;最后完成具体产品、工具体系建设和外围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最终给出科技金融平台搭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势头强劲,金融全球化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金融衍生品市场更是重中之重.然而较之繁荣的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而言,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现状明显落后.本文分析了我国场内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发展历程和缺陷,并提出了在发展中克服缺陷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碳金融本土化和农村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产业面临的两大难题,通过对当前碳金融和农村金融各自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分析,得出碳金融与农村金融具有互动关系:碳金融创新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本土化碳金融.基于金融产业视角,两者的良性互动需要通过设计农业碳交易品、农业碳债券、农村碳衍生品和发展农村绿色信贷等实现.  相似文献   

8.
齐靓靓 《内江科技》2011,32(3):152+157-152,157
近年来,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规模和产品种类都得到了迅速扩大。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的主要经营者是银行,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相关风险的识别、管理和计量还不够成熟。本文介绍了金融衍生品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特征,并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了加强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对策: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品市场立法和监管体系;对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评估,建立相应风险预警制度;尽量分散信用风险,增加信用保障;积极完善内部控制;培养高素质的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州风险投资发展停滞不前,远落后于国内风险投资先进地区。主要原因在于风险投资政策措施尚不完善、政府主导风险投资发展、缺乏金融支持等。广州应依据自身的条件,制定风险投资政策体系、设计适合广州的市场型风险投资发展模式;在当前金融危机中寻找机会,大力拓展风险投资来源渠道,建立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广州风险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围绕科技金融创新研究,在分析总结当前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科技支行在向科技银行转变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的发展模式、支撑体系和盈利模式。认为在科技支行向科技银行的转变过程中,可以采取一种科技支行和科技银行并存而逐渐向科技银行转变的"双轨制"模式。同时基于不同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提出科技银行的盈利模式,期望科技银行通过产品设计创新,逐步实现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外海洋碳汇交易快速发展,但缺乏对全球多元化的海洋碳汇交易机制全面剖析以及对海洋碳汇交易核心市场要素、运行逻辑、关键环节的研究。为此,在梳理海洋碳汇交易有关概念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外有关最新进展和经验,探讨我国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构建思路和对策,试图为我国构建实现“双碳”目标的相关政策体系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研究指出海洋碳汇交易市场要素包括政府部门、供给和需求方、交易和信息登记机构、科研单位、第三方认证机构以及利益相关者,推动海洋碳汇交易发展需要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结合,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考虑多重效益,畅通“科学研究-方法学研发-项目开发-审定核证-交易结算”的发展路径,构建完备的项目认证机制及多元化交易机制。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我国海洋碳汇交易目前存在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有待健全、财政金融支持和法律保障有待提升、助力减排面临多重争议和风险等主要方面问题,给出建立行动计划、完善法律保障,研究科学方法,加强技术支撑,强化财政支持、创新金融服务等三方面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于DSR模型,从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和发展状态两个维度,选取碳交易市场建立时考虑的8个指标,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5~2009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系统聚类分析,对中国碳交易市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首先构建跨省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应分层逐步推进,建立代表性省份对应的碳交易先行区;火力发电应作为中国碳交易的先行行业。  相似文献   

13.
区域碳交易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区域内碳汇与碳排放冲抵,实施碳交易,既是应对全球挑战、担当减排责任的远见卓识之举,又是适应经济迅速提升、降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行动之策。基于立足国情、探索新路的客观分析,我国实施区域碳交易的条件基本具备。以"碳票"为主的碳交易模式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模式和实践,具有操作的市场基础和技术基础。在政策的规范指导下,通过虚拟交易步骤全面论证测试后,推行区域碳票示范交易试点。待条件成熟和政策体系完善后,逐步推向规范化的市场交易,并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推广,为全国碳交易的推行提供范例。经过渐进实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都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文章以共同富裕中的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收入与碳排放权的均衡合理分配为原则,构建区域碳转移支付的均衡模型。利用碳转移支付调整区域财政收入,使收入分配体系更加符合科学的共同富裕正态分布特征,从而在兼顾公平和效率、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前提下,达到碳排放权和发展权的平衡,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ETS)2014—2015年面板数据,设计加权碳价格、价格稳定性、交易活跃度、配额松紧度、市场参与度等评价指标,继而构建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DEA评价模型并给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深圳、湖北和天津碳市场为DEA有效,上海、北京、广东和重庆碳市场效率值依次递减,且处于规模递增阶段;深圳碳价格水平及其稳定性最高,广东、湖北交易活跃度增长最快;试点碳市场普遍存在配额总量过剩、控排企业参与度偏低等运行"短板"。  相似文献   

16.
综合考虑政府碳税及财政补贴等因素,构建低碳环境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以供应链成员各自利润最大化为原则,求解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及市场需求量;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政府碳税及补贴对供应链成员定价及市场需求的影响,给出产品定价与减排策略的关系;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结论进行进一步分析。为企业产品定价及减排、政府碳税及财政补贴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文乐 《科技广场》2014,(5):174-180
碳金融是低碳经济背景下重要的金融制度创新,这种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商业银行应战略性地把握这次机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努力实现经营意识和经营模式的转型,以碳金融为核心,构建全新的金融生态和业务模型,建立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实现自身发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研究黄河流域相关省区碳达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经济平稳增长模型测算2020—2050年黄河流域相关省区的经济最优增长率,模拟分析不同情景下各省区碳达峰的时间和水平,并探讨减排情景对区域碳排放公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减排情景有利于实现黄河流域相关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进而促进实现碳达峰;②基准情景和自主减排情景下黄河流域相关省区未能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提前达峰情景碳减排量最大;③减排情景能够提高黄河流域相关省区碳排放的公平性,且提前达峰情景的效果最佳,但碳排放的区域间不公平性问题仍然存在。为了尽早实现黄河流域相关省区碳达峰,应进一步强化政策导向,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加强省区间合作,制定更加适宜的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19.
全国统一碳市场对于促进全国资源优化配置、协调各地低碳经济发展和实现碳强度与碳总量的双控目标意义重大。以广东碳市场为例进行探索:首先总结广东碳市场的实践经验,包括增大基准线法适用比例与提高基准线标准的碳强度控制和设置总量基准线与限制行业及区域排放的碳总量控制;然后重点分析广东碳市场运行中存在的6个问题,即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无法保障碳配额的稀缺性、碳市场机制缺乏成本有效性、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的价格指导作用不明显、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碳履约中CCER项目比重偏低等;最后,结合广东碳市场与发达国家主要碳市场的实践,对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