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隐喻是由俄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雅克布逊提出的,指“一个词(能指)以一种破除老套、非字面意义的方式,应用到一个目标物或动作(所指)之上,它强调能指(声音、图像)与所指(概念意义)的相似(对应)关系。”这种相似主要是指二者作用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胡妙德 《中国广播》2010,(12):77-81
广播声音符号由言语、音乐和音响三要素构成,重要的并非只是用以表达文本的意义,而是如何创造文本的意义。本文借鉴符号学的基本原理,解析多维结构下的广播声音文本中意义的表达方式,研究在广播中把握声音符号创造丰富含义的机理,以更好地参与精神内容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播客的社会文本意义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符号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国内外迅速兴起的“播客”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文本意义解读。笔者认为,作为社会文本的播客,其意义是:在播客特定的语境下,人们借助不同的符号系统,使“自我实现”得到最大的满足并正逐步融入社会。从编码者的角度看,这种“自我的实现”的特点是,话语权力的获得和“超符号”的自由交流。而译码者的“自我实现”的特点,则是通过解释权的回归,使可读的文本和可写的文本得以沟通。  相似文献   

4.
体析导语     
导语。从字面解释。“导”即为引导、开导、领导、顾名思义。导语就是导读之语。对于导语的运用和研究。始于西方。英语中这个词有两种含义:一种做动词的率领,指挥之义;一种做名词的领导。领路之义。而做为后一种含义的子项中还有一项.是指特定的新闻报道中的内容提要。如是而说。导语可以视为新闻报导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在同一语言系统中,传播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即从意义到符号,再从符号到意义的二度转换。如果身处不同的语言系统,传、受双方的“编码——解码”过程就无法实现。身处不同语言系统的传、受双方必须通过“翻译者”这一中介才能完成传播过程.但由于中介的存在,传播过程被延长为两个“编码——解码”过程,即“(传播者)编码——解码(翻译者)编码——(受传者)解码”。在第一个“编码——解码”过程中,意义先被传播者编码,再被翻译者解码:在第二个“编码——解码”过程中,翻译者将解码来的意义重新编码,传播给受传者,这就是翻译中的“二度编码”理论。翻译者扮演双重角色.既是第一个传播过程的受传者,又是第二个传播过程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6.
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对比构筑媒介“拟态世界”的不同传播符号特点和功能 ,揭示了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特征和人们信息需求与接受的新特点。认为 :网络“虚拟世界”不仅可以实现多媒体符号的综合利用 ,而且能与感知系统产生互动 ,具有“观念化模拟”的意义 ;文本作为一个符号系统 ,它的主体化、模糊化和形式化 ,增添了“虚拟世界”生动立体、个性化色彩 ,也有助于人们解读其含义。在网络世界中 ,人被赋予符号和符号使用者双重身份 ,成为特殊符号 ,他们的需求系统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对意义的理解拉大了差距。文章试给出变化模式 ,并指出了“符号人”特征的两方面含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在文本阅读活动中,“视野融合”就是理解者的当前视野与文本的历史视野的交融:阅读理解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我们从文本中“重新获得一个历史过去的慨念,以致它同时包括我们自己的概念在内”。对这种“观野融合”的阅读原理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文本意义的理解观——即“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二是文本意义的创造观——即“我们总是以不问的方式在理解”;三是文本意义的批判观——即“提问就是暴露和开放”?  相似文献   

8.
本文按照语言符号以及非语言符号这两大分类对“网瘾之戒”中的镜头进行实例分析,研究人物话语所代表的语言符号以及人物表情代表的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意义,并且通过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研究,探讨电视新闻文本是如何将其要表达的意思传递出来与大众沟通的. 本文实例分析“网瘾之戒”中“被访者镜头+空镜”“被访者镜头+记者镜头”“被访者镜头+被访者镜头”这三种镜头组合方式的运用,从镜头内部以及镜头之间的联系剖析其产生的效果和传递的符号意义,从而发现不同组合方式在传递符号意义时的不同侧重点.  相似文献   

9.
张良 《大观周刊》2011,(26):134-134,128
日常口语中,一句话的含义并不是通常概念中的含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句子的字面含义与它的真实意义迥然不同。因此,要领会它在会话过程中的语用含义,必须结合说话人所处的语言环境,才能理解其中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0.
郑乐明 《大观周刊》2012,(52):179-180
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习惯一词一义。英语词义通常比较丰富,概念意义只是其中一种。很多学生往往只重视词汇的概念意义,忽略其它含义。“如果一个词只分配给它一个词义,而且这个词义需要涵盖不同上下文中的不同意思,那么,这个词所赋予的意义一定是笼统和抽象的”,这样,就会出现某单词的某一个语境意义与概念意义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比如.“green”一词。本意为“绿色的”,但在短语“greenpower”(金钱的力量)中,其含义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传播中必须使用传播符号,但使用符号本身并不是目的,使用符号的目的是让它表达并传递一定的“含义”和“意义”。因此,任何传播过程中被作为传播符号使用的符号都与某种意义形成了一种密切相连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整个传播得以存在的重要基础。一旦一个传播符号通过一定的赋予过程与特定的意义相联结,它便成为一个具有工具性和实用性的传播符号。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双十一的仪式符号性及其功能,来阐释如何保持和发挥双十一的仪式符号功能。  相似文献   

12.
王华 《大观周刊》2011,(21):78-78,75
价值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是他在创立共时语言学是提出并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价值理论,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本文阐述了语言价值的含义及其产生背景,并从概念方面(所指)、物质方面(能指)、整个符号(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来阐述价值。从而论述“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成语的特定含义和结构形式,是用特定的词及词与词之间特定的组合方式表示出来的;书面上,则是用词的书写符号——汉字表示的。如;“声情并茂”这个成语,书面上就是“声”、“情”、“并”、“茂”这四个汉字来表示的。汉字是一种有形(形体)、有音(读音)、有义(意义)的文字,因此,如果改变了成语的用字,那就往住会改变成语的意义,有的还会错误地改变成语的意义,或使成语意义不通,同时,还会错变成语的结构形式;这就是成语运  相似文献   

14.
张捧 《新闻世界》2011,(4):151-152
影像借助镜头来传情达意,作为一种符号信息,最简单的镜头都有外延表意的现象发生。一件不起眼的物件,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语都可能蕴含着符号字面意义之外的意义。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中有关语码分析认为:"语码代表的是读者对于文本作出反应时所激活的意义系统,它们不具有统一性或完整性,而是在文本阅读过程中产生的。①电影《铁皮鼓...  相似文献   

15.
古今诗作中,有许多题目为“无题”的诗篇,所谓“无题”,其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我国诗歌发展早期的诗,例如春秋时期诗歌及《诗经》中的多数篇目,都是无标题,后人以诗篇中的首句或选其中一句为之命题。到了“楚辞”,才开始出现有标题的诗歌。另一个含义是后世出现的特意命名为“无题”的诗,作者为何偏要不写标题呢?这是由于诗人鉴于种种情况,或难于言表,或使人深思,或让读者猜测,而故意隐约其辞,归于“无题”。“无题”诗能婉转言情,寄意抒怀,但若寓意过深,也可能造成令人费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近来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名词,但大多数人对这个名词的意义大概只是停留在一个笼统的印象上。那究竟什么是多媒体呢?“媒徽’也称“媒介”(Media)在人类社会中,是各种各样的信息表现形式。而在计算机领域中,媒体有两种含义:(1)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纸张、磁盘、磁带、光盘和半导体存储器等;(2)表现信息的载体,诸如正文或文字(Text)、声音(Audio)、视频(Video)、图形(Graphic)、图像(Image)、动画(Animation)等。当信息的载体不只是数值或文字,而是包括有图、义、声、象等多种媒体,且这多种媒体有机结合成…  相似文献   

17.
王亚红  武瑾 《今传媒》2015,(4):18-19
深度报道的概念在新闻学界由来已久,在新闻实践中也已是老生常谈,但目前对于深度报道的概念并未有清晰一致的界定,对于深度报道的方式亦是百家争鸣.我们认为深度报道不能以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界定,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传播方式而应有所变化,故而其含义是开放性的.经历了纸媒时期、电视时期的深度报道,在当前全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占据人们生活的时候,如何重新定义“深度报道”是本文的重点.因此本文将通过学界对“深度报道”的多重解释,探究深度报道出现的原因,进而从媒介发展的纵向维度重新思考“深度报道”在当今时代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余艳青 《青年记者》2017,(17):12-13
足球比赛电视转播文本是人们日常生活审美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不以身体为载体的足球比赛,身体叙述是足球赛事的显著特征.“存在是纯粹意识的意向性存在,也就是一个被构造的意义世界:思必有所思.即是王阳明说:意之所在便是物.”①负载意义的“物”即为符号文本,是包含人的欲望的“时间性/目的性存在”的构造方式.作为一种符号文本的电视足球赛事转播影像文本是赋予了人的欲望、目的等情绪情感的符号构造.  相似文献   

19.
大众媒介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电视通过声画符号系统进行意义生产,并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建构和传播.意识形态的建构可以视为一个表意过程,其呈现、表达、传播往往通过“文本”来实现,电视新闻文本的意识形态研究重点在于分析电视如何形成大众的统一认知来维护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0.
段澜 《兰台世界》2016,(16):24-26
首先从文化的角度,对档案的文化含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其次就档案的法律层面定义与学术性的解释作了不同的分析。认为,对档案的理解,甚至是定义,可以从法律的、学术的、文化的不同角度去给出说明。从多角度来研究档案,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档案这一事物的本质。并从广义上给出了文化层面的档案解释,而且对这样解释的实践意义,做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