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数系的扩展一般有两种方法,添加新元素法和构造法。用定义等价类的方法构造整数环是一件抽象而又十分繁杂的事情。本文的目的是在不增加公理的情况下,用简捷的方法研究整数环的构造,以适应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学需要。 一、基本概念和定理 定义1,含有自然数集N的最小环叫做整数环,即把具有下面性质的集合叫做整数环。 (1)含有自然数集N。 (2)是一个环。 (3)自然数的加法和乘法与含在这个集合中的自然数的加法和乘法是一致的。 (4)这个集合不含任何包含N且不同于它本身的子环。 我们把环中的元素叫做整数。  相似文献   

2.
本作在1997年第一期《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版)上曾发表了《全功能运算集》一。《再谈全功能运算集》进一步对命题演算中所有的二元运算(16个)集M={fi}i=1,2……16}的子集,论述了全功能的运算集。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异或逻辑的运算特点,分析了异一与运算集的完备性和逻辑函数的异一与标准式,分析了异或逻辑在简化逻辑函数和分析、设计逻辑电路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指出在数字电路教学中应给予异或逻辑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30多年前,日本数学家角谷静发现了一个关于“1”的现象:一个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那么用2除它:如果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以后再加上1.这样反复运算,最终必然得到“1”. 例如:自然数6是偶数,除以2,得3;因为3是奇数,乘以3加1,得10;10是偶数,除以2,得5;……运算过程如下:6→3→10→5→16→8→4→2→1.最后变成“1”.再例如:自然数Ⅱ是奇数,它的运算过程是: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 如果是自然数27,通过这两种运算也能得到1,但  相似文献   

5.
由一切自然数组成的集合记作ω,通常,ω上的算术运算的定义均采取以下归纳形式: 定义Ⅰ,ω上的加法“+”是ω上的二元运算,对于Am,n∈ω,令(1)m+0=m,  相似文献   

6.
五言诗的自然句、联,每个字以四声二元化为平仄论,有2^5=32句和32^2=1024联。应用二进制把自然语言数字化,通过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对诗联的相关用字按位异或,有步骤地进行异或运算,能够周遍判断五言诗的“平头”、“上尾”等声病,辨认近体诗句联的正体与拗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异或逻辑的运算特点,分析了异一与虎集的完备性和逻辑函数的异一与标准式,分析了异或逻辑在简化逻辑函数和分析,设计逻辑电路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指出在数字电路数学中应给予异或逻辑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斐阿诺公理出发,建立自然数集体系及其运算法则,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严密的推证,使初学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构造了一个二元三角多项式算子Tnn(f;r,x)(r为自然数),使其对每一个关于变量x,y均以2π为周期的二元连续函数都能在全实轴上一致收敛,且给出最佳收敛阶的估计。  相似文献   

10.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 1.明确自然数的产生过程。能从自然数的基数理论与序数理论两个方面理解自然数的意义。明确自然数列的概念、性质及零的意义。掌握用十进制读、写整数的原则与法则。 2.掌握用自然数的基数理论与序数理论分别定义的加法,并理解这两种定义的加法运算最后都可以归结为数数。所以两种定义有着本质上的沟通。掌握整数减法、乘法、  相似文献   

11.
对给定的集合 E,可导出若干集合。把这些导出的集合看作是对集 E实施集合运算所得。用集合运算的观点给出由集 E导出的集合的定义。讨论了这些集合运算的性质 ,并给出了若干实例 ,说明在论证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小学班主任,实施爱心教育,要在和谐师生关系、班级环境文化、激励机制和家校密切配合上下功夫.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细微言行,还要善于利用细节去感染、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营造和谐气氛,实施大教育观,才能使其健康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该文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发展中的数字压缩技术,并针对最优二叉树的编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简单原则”的新方法。最优二叉树又称Huffman树,其编码源于一些应用中不同符号的相关频数,而选择两个结点权值最小的二叉树时,将造成生成的Huffman树“形态”不唯一,从而使编、译码不唯一确定。采用该文的方法,使得这些字符的Huffman编码是唯一的。最后给出一个实例,表明此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词汇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掌握足够的词汇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历时三个学期的课外泛读训练,结果发现,课外阅读英文小说可以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习得更多的伴随性词汇,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外泛读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词汇的最优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公理化方法,通过定义非空集上的二元关系"π",使该集合构成全序集,然后在该集合中给出以含有最小元素原理或最大元素原理的适当公理体系来重新刻画自然数的定义,最后证明这些定义与自然数的皮亚诺公理定义彼此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distributed algorithm for calculating minimal dominating set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his method can avoid maintaining the connectivities between backbone hosts. Considering that the hosts in mobile network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of calculating minimal dominating set with weight. The nodes can be chosen to form a minimal dominating set when the network topology changes. For the host switch on/off operation, the updating algorithm was provided. The change in the status of a host affects only the status of hosts in the restricted vicinit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nsure fewer dominators but with higher weight to form the minimal dominating set and the nodes can be adaptive to the changes of network topology.  相似文献   

17.
在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中,法人和自然人一样也应享有专属于自身的债权,这既符合法人制度和代位权制度的价值取向,又具有现代民商法的理论依据.专属于法人的债权有其特定的范围.探讨并明确该范围对立法、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体育营销的发展以及在我国的开展状况;并分别从冠名、独家赞助等形式介绍了体育营销的一般模式;最后分析了体育赞助的重要作用。指出企业在进行体育赞助的同时,要对企业产品、企业形象重新设计、定位,使之与体育文化相符,使体育文化融入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形成企业与消费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根据美国科学家札德的模糊集理论,认为“儿童文学”的概念是一个模糊集。首先,作为“儿童文学”根本属性的“儿童”、“文学”都是具有模糊义素的模糊词,这就使“儿童文学”内涵成为由两个模糊概念组成的集。其次,“儿童文学”的外延模糊。无论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文本,还是读者的范围,都是模糊的。这三重模糊又构成一个模糊集。造成“儿童文学”概念是模糊集的原因,一是与概念涉及的对象。儿童文学创作的复杂性有关,儿童文学创作是儿童直觉的产物。直觉的特点是形象的,它凭借心灵的力量对事物进行整体性的把握。用以表现作家直觉感受的东西只能是意象,并且具有独特性。创作是形象而具体的,而儿童文学概念却是理性的、逻辑的。用理性的、逻辑的语言去概括形象的、极富个性化的创作,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理论不可能准确地指涉对象本身。儿童文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它多姿多彩,博大精深,每一个理论家受到历史的局限,都只能站在一个特定的点上给儿童文学下定义,要让一个固定的有局限的概念去阐释不断发展变化的儿童文学创作过程,也是难以做到的。这些就是造成儿童文学概念是模糊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不仅是大学的永恒价值,而且就是大学本身;虚静是大学自由的条件,自由在那里选择与挣扎,派生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等职能;顺应本该是创造的绵延,是历史的绵延,是关系的绵延,是大学自由联结社会的自然状态;然而,绩效主义使大学在顺应中媚俗、逃离与浮躁,这是大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回归大学的价值世界,需坚持如下三个立场:虚静是衡量大学自由与否的核心指标,包容与爱是实现大学自由的操作形式,放权、立法与厚生是实现大学自由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