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LLE-GC-MS)技术分离鉴定中国赊酒与赊店地蕴酒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联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中国赊酒与赊店地蕴酒中的呈香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赊酒中共分析出19种挥发性成分,GC-O分析出呈香物质13种,香气贡献较大的呈香物质有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庚酸乙酯、戊酸乙酯、辛酸乙酯、3-甲基-1-丁醇、2-丁醇、乙酸;赊店地蕴酒中共分析出16种挥发性成分,GC-O分析出呈香物质6种,香气贡献较大的呈香物质有己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乳酸乙酯、3-甲基-1-丁醇、乙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布朗山不同品种古树普洱晒青茶香气物质和活性成分(多酚类和咖啡碱)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创新点:首次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对布朗山不同品种的古树普洱晒青茶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品种古树晒青茶成分之间的差异性.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GC-MS对香气成分进行鉴定;采用70%甲醇溶液对活性成分进行富集,使用HPLC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不同品种的古树普洱晒青茶进行区分并对区分起主要作用的物质进行筛选.结论:三个品种的古树普洱晒青茶(老曼峨、老班章和布朗)香气成分组成及含量差异较大,但主要成分均为醇类、碳氢类和酮类化合物.老曼峨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其次为布朗和老班章,相比于多酚类,咖啡碱含量表现出了相反的趋势.相比于PCA分析,PLS-DA分析对三个品种的古树普洱晒青茶均显示出了较好的区分效果.变量投影重要性准则(VIP)分析结果显示34种香气和5种生物活性成分对不同品种的古树普洱晒青茶区分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金丝桃的利用价值,研究金丝桃不同样品提取精油的香气成分。方法:以金丝桃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金丝桃的花苞、花朵和叶片中的精油进行提取,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金丝桃花苞提取的精油得率最高(0.29%),最适合提取金丝桃精油。花苞、花朵、叶片分别鉴定出110、74、41种挥发性物质,花苞和花朵精油以萜烯类、烷烃类、醇类化合物为主,而叶片精油以萜烯类、芳香族、酮类化合物为主。结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萜烯类物质是金丝桃精油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5,(12):112-116
运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制片,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花冠裂片的基本形态解剖结构以及释香过程中细胞的变化,并将桂花花冠和成熟叶片的部分数量特征进行了测量比较,探讨了桂花释放香气的细胞结构基础.结果表明:(1)桂花花冠裂片主要由上表皮、基本薄壁组织、分枝较小的维管系统和下表皮几部分组成,表皮细胞微向外突起,且其细胞表面布满规则的突起条棱.(2)桂花花冠与成熟叶片的解剖结构存在差异.(3)在桂花开放过程中,花冠裂片表皮细胞发生变化,且基本薄壁组织增厚,细胞不断膨大,但未发现异细胞.花冠裂片的这些结构及变化与桂花散发香气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食品中挥发性风味的感官评价技术及指纹分析技术,食品中挥发性成分分析前处理的溶剂萃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一质谱定性定量分析法及气味活性成分的气相色谱一嗅闻法和气味活性值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葡萄糖不同的添加量、发酵时间及添加剂种类对活性乳酸菌饮料成品的影响,来确定生产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运用气质联用(GC-MS)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的活性乳酸菌饮料进行了香气产物分析。结果表明,活性乳酸菌饮料加工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4%的葡萄糖添加量,48 h发酵,同时添加柠檬酸钠或者维生素C在此条件下,能够得到成品较好的发酵型乳酸菌饮料,并获得较高的菌落数和丰富的香气成分,这对后期活性乳酸菌饮料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酶学测定方法,测定了8周、10周、16周、20周和24周Wistar大鼠主动脉(A)、尾动脉(CA)和肠系膜动脉(MA)平滑肌依赖钙的钙调素依赖性蛋白磷酸酶(Ca~(2 )/CaM-PP)的活性。结果发现:(1)8W和10W各血管间和组间Ca~(2 )/CaM-PP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2)16W三种血管间Ca~(2 )/CaM-PP活性无显著差异,但活性均明显高于8W和10W组(P<0.01);(3)20W三种血管间的Ca~(2 )/CaM-PP活性无显著差异、但活性均明显高于16W(P<0.01);(4)24W组A和CA血管Ca~(2 )/CaM4-PP活性与20W组无显著差异,但MA Ca~(2 )/CaM-PP活性明显低于20W(P<0.01)。结果表明:不同血管Ca~(2 )/CaM-PP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但到一定年龄首先出现小动脉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一、与频率相关的知识导学1.频率分布表:反映总体频率分布的表格.2.一般地,编制频率分布表的步骤如下:(1)求全距,决定组数和组距,组距=(全距)/(组数);(2)分组,通常对组内数值所在区间取左闭右开区间,最后一组取闭区间;(3)登记频数,计算频率,列出频率分布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为茉莉酸甲酯诱导来提高茶叶香气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为新型花香红茶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创新要点:首次将茉莉酸甲酯应用于诱导茶叶香气品质提高,初步验证了茶叶香气品质提高的本质原因:相关酶活性提高,基因表达上调。研究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对红茶香气进行富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解吸附分析,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茶鲜叶中香气相关酶基因表达。重要结论:茉莉酸甲酯诱导后的茶鲜叶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上升,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下降;PPO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上调,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下调。茉莉酸甲酯诱导后的茶鲜叶能明显提高由其制成的红茶香气品质,且萜烯醇类和萜烯类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鉴别题是指根据待鉴物质的性质不同而将待鉴物质区别开来的一种题型.从解题方法来说,一般是先利用待鉴物质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挥发性等)差别进行初步推断,再根据物理性质中的焰色及化学性质(如热稳定性、与添加试剂反应及相互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等)不同进行最后区别.  相似文献   

11.
菊花种类丰富,不同的菊花品种挥发性成分不同。本文通过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金丝皇菊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28种物质,占挥发性含量的90.34%,其中萜类物质占82.33%。主要成分有桉叶素(36.84%)、合成右旋龙脑(13.07%)、L-乙酸冰片酯(11.14%)、2,6,6-三甲基-二环[3.1. 1]庚-2-烯-4-醇乙酸酯(7.20%)、(1S)-(-)-α-蒎烯(4.38%)、莰烯(4.20%)、β-萜烯(1.32%)等。萜类物质的存在决定了金丝皇菊特有的药用价值和茶饮味道。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种固相萃取柱对水溶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种萃取柱均能够实现对水溶液中碳原子数较大的挥发性脂肪酸的定性测定,而对碳原子数小于4的脂肪酸定性效果较差;采用中性萃取柱萃取戊酸及庚酸的回收率分别为90.2%和90.3%,明显高于酸性萃取柱55.7%和68.0%的回收率,因此前者更加适合样品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实验共进行了云烟3个品种,3种施肥条件下九份样品的香气物质分析,测定出12类50种成分。其中烃类13种;酮10种;N-杂环化合物7种;酯4种;醇4种;呋喃3种;酸、酚各2种;酸杆、硝基化合物及胺类各一种。对于其中含量较大的香味物质了相对量的比较。从5g/株,8g/株和11g/株(氮)改变3种施肥量,观察主要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并与评吸结果的香吃味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同品种不同施肥量及相同施肥条件不同品种间主要香味物质的差异;为选择优良品种,改善栽培条件,提高云烟品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试图证明湖北产牛至不同部位所得精油存在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性的差异,并为开发牛至药材新的药用部位提供实验依据及参考。创新点:首次对湖北产牛至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下部分"同样是有效的药用部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牛至不同部位(花-叶、茎、根)所得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与分析(附表1),同时结合二苯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实验和铁氰化钾总还原能力实验考察了各部位精油的抗氧化性(图1、图2和表1),为牛至精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行了新的尝试。结论:湖北产牛至药材的"地下部分"(根)与"地上部分"(花-叶)的精油具有类似的抗氧化作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牛至精油在作为抗氧剂使用时,"地下部分"(根)不应被忽略,而应适当保留或开发。  相似文献   

15.
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萃取杏鲍菇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出杏鲍菇挥发性成分85种。其中,醇类14种、醛类13种、酯类6种、酮类5种、芳香族6种、杂环及含硫类共14种、烃类27种。3-苯基-2-丁醇、1-辛烯-3-醇是香味物质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6.
陈瑶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4):175-178
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青少年忧郁自我检测表对贵州省凯里市某中学高三2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高三学生的应对方式以成熟型为主;(2)应对方式、人格和抑郁在不同性别、文理科、父母文化水平以及经济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高三学生的抑郁和神经质得分在城镇和农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3.088,p<0.01;t=3.061,p<0.001);(4)高三学生的抑郁除了求助因子外,与应对方式的其它因子都显著相关(p<0.01);除了与人格的内外向因子外,与其它因子均显著相关(t=0.422,p<0.001;t=0.527,p<0.05);(5)应对方式的退避因子和人格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因子对抑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高三学生中常采取回避的应对方式,并且人格中情绪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更容易抑郁。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解题时,经常发现由于所给的条件或选择的方法不同,表达式的形式就有所不同.对二次函数来说,求解析式时,常用的形式有四种:(1)一般式:y=ax2+bx+c(a≠0);(2)顶点式:y=a(x-h)2+k(a≠0);(3)交点式:y=a(x-x1)(x-x2)(a≠0);(4)对称式:y=a(x-x1)(x-x2)+h(a≠0).在数学中有大量的恒等变形问题,也是属于同质异形.像常数“1”就有以下形式(仅针对初中而言):(1)mm=1(m≠0),1n=1(n为有理数),a0=1(a≠0);(2)sin90°=1,cos0°=1,sin2!+cos2!=1.还有一类题型,由于解法不同,得到解的形式也不同.如在分解因式-x2-y2-2xy+4m2时,有两种不同的结果:(1)-x2-…  相似文献   

18.
选择两种极性萃取头,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赊店老酒中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旨在为其风味改善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检测结果表明:赊店老酒中共检测出38种物质,其中27种酯类化合物、3种醇类化合物、2种酸类化合物、3种烷烃类化合物、2种醛类化合物和1种呋喃类化合物;通过对比65μm PDMS/DVB和50μm DVB/CAR/PDMS两种萃取头发现,65μm PDMS/DVB对于酯类和烷烃类物质萃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莆田学院学报》2020,(2):71-76
以"下花11号""长红3号""早钟6号""白梨""解放钟"五种枇杷叶为材料,对不同品种枇杷叶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采用超声处理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测定。五种枇杷叶挥发油中分别检测到36、25、18、21、25种成分,共有的化学成分有12种,主要有:橙花叔醇、丁烯醇、丙酸乙烯酯、乳酸丙酯、2-辛酮、叔戊醇、1,6-己二醇、柏木脑等。五种枇杷叶挥发油物质总含量变化幅度为34. 46~310. 7μg·g~(-1),说明挥发油的成分、含量与提取方法、品种有关。实验结果为枇杷叶在医药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植物叶片表超微结构与黏附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广玉兰和桂花为材料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广玉兰叶片腹(近轴)面有直径20~50 nm颗粒,呈聚集状分布;桂花叶片腹面有直径50~100 nm颗粒,散状分布。两种树叶片的腹面都比自己的背面黏附的微生物种类少,广玉兰叶片背面黏附的枝孢状枝孢霉最多。不同树种叶表超微结构的差异对微生物黏附效果不同的实验结果,对城市绿化树种的优化配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