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合作—探究6+1"教学模式,是依据新教育"构建理想课堂"的理念,通过构建两类合作学习小组,即校内"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和校外"村居实践活动合作小组",实现两种学习模式,即校内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包括6环节)和校外村居实践合作学习模式(包括1环节)。这一学习模式是一个由"校内向校外延伸,课内向课外拓展,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外服务于课内"的学习过程,它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学定教,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构筑研究性学习体系, 有助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深化教学改革.中国计量学院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改革探索:一是构建并完善了课程体系, 引进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合作教学模式, 增加课程体系弹性;二是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研讨,采用过程性、多样化等评价手段;三是增加学生实践课时,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验室开放,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过渡.这种研究性学习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华弘波 《华章》2007,(5):54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研究性阅读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阅读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进行阅读,以获取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提高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优化语文综合素养.研究性阅读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外研究性阅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本文试从课外研究性阅读的背景、要求、过程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提供基本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4.
邬恒梅 《考试周刊》2011,(50):188-189
在新课程理念下,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许多学校及教师关注、研究的对象。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立足课堂,将课堂教学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二是积极开拓,向课外延伸,确定专题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语文教学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还应把课堂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如以某些课文为引子,确定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方式方法应不拘一格,研究的成果才能形式多样。学生通过研究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在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从地理研究性学习展开的地点来看,其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大类。课内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是地理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点,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而课外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则是对教材内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从职教语文学科教学角度,探讨了以课堂学习和课外生活为依托的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郑武 《学语文》2006,(4):8-9
近年来.我们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这一课题作了初步的探索。这一课题的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虽然源于高中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但它在操作模式上有很大的区别,这是由初、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以及教材等差异所决定的。我们从初中学生和初中语文教材的实际出发,在实验过程中尝试了以下两种模式:一种是课内教学性探究型阅读模式(简称“课内探究阅读模式”),一种是课外专题性研究型阅读模式(简称“课外研究阅读模式”)。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就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批判、大胆质疑、勇于实践,进而有所创造。而目前就大多数学校而言研究性学习仅限于课外进行,倘若能将研究性学习从课外迁移到课内,让“研究”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岂不更好?  相似文献   

10.
张安华 《化学教学》2002,(12):42-44
研究性学习的重心在哪里 ?是课外 ?还是课内 ?我认为以课堂为中心以及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研究性学习 ,更应是我们教学研究的重心。课内研究性学习的前、后都应与课外的探索活动相联系。应当怎样开展课内研究性学习 ?这里用《原电池》的课例 ,予以分析说明。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每个学生检查一下自己及家中的用具中有哪些是使用了电池的 ,并拆卸下来看一看是什么样的电池 (名称、形状、型号、正负极的标志、可否充电 )再安装好。还要求每人尽可能收集一些废旧电池带来。课题研究教师首先从放废旧电池的筐内取出几种形状各异的电池问其用途。由…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的主体趋向多元化,由学校、教师、学生、校外专家、家长共同协作完成。下面分别介绍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应予说明的是,这里所谓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都是以某一高校为视点的相对意义上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教学过程势必要向三个方向延伸:即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渗透情感、发展智能延伸.其目的是使学生做到学力因素、人格因素和智能因素三者的和谐统一.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着强烈的新奇感和探究欲,研究性学习正好适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及其认识规律.  相似文献   

13.
徐丽春 《职教论坛》2005,(18):58-59
通过对中职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学习能力等方面问卷调查,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认为要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应真正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实行固定学制向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转变;由统一教学向分层次教学转变;由"他主"学习向开展研究性学习转变.最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职生的学习质量,成为中职教学改革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一般要经过这样的一些过程 :(1)拟题———即提供学习方向 ,它一般事先由一个或几个不同学科的教师拟出以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为核心 ,联系其他学科 ,乃至生活和社会中大家都要关心的现象或热点问题 ,并组成一个课题库 ,以供同学选择。(2 )选题———即确定学习方向 ,各个同学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专业特长和知识基础 ,选择一个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的载体。(3)结合成组 ,对选择相同课题的同学。以自愿和适量为原则成立课题组 ,一般以 2— 4位同学 1个辅导老师为宜。(4)拟定研究方案。由课题组成员对本题的研究方向、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职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学习能力等方面问卷调查,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认为要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应真正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实行固定学制向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转变;由统一教学向分层次教学转变;由"他主"学习向开展研究性学习转变.最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职生的学习质量,成为中职教学改革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中科任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是:研究性学习的288个课时如何分配?研究性学习由谁评定?怎样评定?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怎么评估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它需要学校整体计划,分步实施,创新解决。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生所在年级不同情况,落实指导重点,合理安排课时,侧重于开展选题比较研究、中期汇报展评和期末结题评估等活动。学生对课题或者项目进行研究的时间主要在课外,尤其是在寒假和暑假等节假日。  相似文献   

17.
研究者--学习者:高校研究性学习之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习,并研究着",这是一个优秀的现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品质,也是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期望.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使学习者与研究者双重角色合二为一的高等教育"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学体系,并努力使高校课程与教学目标、原则、方法等要素向着这一方向全面迁移.  相似文献   

18.
我们系第二课堂活动是从1982年成立煤炭经济课外学习研究小组开始的,现已发展到全系性,多科性的广泛活动。活动领域从校内发展到校外,活动方式由假期间断式发展到学期的连续型、日常型,并由高年级向低年级发展。 一、校内外活动 1.校内活动:主要是组织业余学习研究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读书活  相似文献   

19.
小说的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说教学法的一种全新尝试。它以文学作品的鉴赏原则为基础,以研究性学习的观念为支撑,以教师观念的转变等客观条件为依托,以课堂教学及广阔的课外空间为基地,从微观处探索一条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文体教学相结合的可行之路。但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0.
赵芳 《地理教育》2010,(6):34-35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地理学习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激发兴趣,同时培养搜集、处理信息以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到底如何开展?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进行?这对教师是挑战,也是实践。可能有部分人认为,研究性学习一定要在课外进行,但学生的课外活动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实施。其实研究性性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其实施要因“题”而异,即根据选择的课题来确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地点及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