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双 《考试周刊》2009,(31):30-31
在家族文化的熏陶下,高觉新作为长孙,他有维护封建家庭长治久安的责任,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服从。“五四”新思潮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对封建家庭不满却无力反抗.只能采取“不抵抗主义”来逃避现实。以求得家庭的“安宁”。在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的冲突中煎熬着,他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是长子的悲剧,是“不抵抗主义”的悲剧,更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新妇女,留美女学者陈衡哲教授,曾执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活跃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其思想中既存留着中国传统的重家重孝的观念,也受到留美期间西方思潮的影响;为宣扬近代社会"事业家庭兼顾的新女性主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巴金晚年散文是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界杰出的"精神界之战士"的言说,在思想和艺术上具体表现为:一、坚决、彻底否定与揭露"文革"和极左思潮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与思想根源,反复呼唤恢复和高扬"五四"人文精神;二、在解剖社会种种积弊的同时,无情地解剖自我的灵魂,立志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三、自觉继承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春秋笔法".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的前期小说主要是"自我小说",所塑造的"自我形象"虽然表征各不相同,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与"他人"的相互"注视"中,生存处境在"自我"的感受中被极限化.由此,"自我"在爱欲、家庭、社会、国家及至自我实现与生死抉择的多个层面被撕碎,同时又被拼接.其精神内质的复杂性,可视为"五四"落潮时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般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5.
庐隐是"五四"时期女性书写的先驱者,然而却不是超越者,她的作品一直以一种自怨自艾、自伤自悼的自我叙述方式表现了知识女性徘徊在歧路的情感世界.在封建父权与丈夫之家——或许是"玩偶之家"之间,新女性进退维谷,辗转反侧.她的作品谱写了一曲男权藩篱下女性命运的悲歌,成为"五四"时代的绝唱.  相似文献   

6.
浙江海宁籍著名女作家陈学昭,是20世纪新女性中较早走自立自强之路并最终走向革命的知识分子典范。陈学昭精神与品格的形成,是"五四"时代精神孕育的结果,也与她成长中的精神导师——鲁迅、周建人等新文化知识分子在思想、人格和文学创作上对她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重新审视五四女性小说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关系,可以发现女性在争取主体自由过程中面临很多困惑。女性个体渴望独立,但是社会并没有为女性提供发挥才能的自由天地。女性虽然渴望爱情婚姻自由,但又深深地怀疑现代爱情神话。旧式家庭中的"母亲"使得新女性在亲情与自我的两难抉择中,无所适从而落入传统的家庭结构中。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37):191-193
田山花袋创作的中篇小说《棉被》被誉为日本自然主义、私小说的开山之作,对日本文学史的发展意义非凡。小说主要描写了"新女性"的代表人物芳子,在时代巨变和思想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自我的觉醒和微弱的抗争。不幸的是,在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社会里,"新女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权力却依然无法摆脱被男性支配的命运,抗争也注定败北。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围绕着"人的解放"发出自己鲜明的话语,这种话语中张扬着西方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情怀和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并流露出"士"阶层深层心理结构中的关心国计民生的责任感;中国到了40年代,历次的政治运动打破了政治权力话语、知识分子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知识分子话语得到了扼制;20世纪80年代是"五四"之后再一次呼唤传统价值回归,也是知识分子重新找寻已失落的话语权的契机,这个时期也是上世纪最后一个思想文化的璀璨时期;21世纪的知识分子已有边缘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但21世纪知识分子的话语究竟朝什么样的建构方向发展,还在社会的关怀、期待和知识分子本身的努力当中.  相似文献   

10.
在"五四"风潮的洗礼下,庐隐觉醒成了一个真正的"人"。她以女性的独特视角思考社会现实,关注在封建家庭伦理中挣扎的青年们,对封建家庭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与反转,表达了自己的反封建家庭伦理观。她的创作成为了女性作家反对封建家庭伦理的拓荒之作。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分析鲁迅小说中三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即封建社会末期旧知识分子泯灭本我的悲剧形象;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分裂自我的悲剧形象;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理想的幻灭。以此洞见悲剧形象的根源所在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滨故人>是一部最早以女性视角去反思"五四"思想启蒙的悲情小说,它以五位新女性卷入男性"婚外恋"的不幸遭遇与情感伤害,深刻地反映了新女性对于"恋爱自由"的思想困惑,以及她们对于男性启蒙话语的重新认识,进而传达出新女性欲求自立却难以自立的痛苦心声.这部作品文本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是"五四"新女性对于男权话语的理性批判:女性解放是男权话语的时代产物,是男性欲望强烈释放的激情言说;女性解放不是解放女性自身,而是解放男性压抑的生理本能.正是由于<海滨故人>表现出了女性觉醒意识,从而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对恋爱的本质、恋爱在婚姻中的地位、怎样实现恋爱自由、恋爱与贞操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同时针对当时某些偏激的恋爱观点和做法,进行了正面引导。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关于恋爱问题的探讨对于当时的人们正确认识恋爱问题、鼓励青年反抗封建婚姻、追求自由恋爱,冲击旧的封建婚恋观,建立现代婚恋观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光祈是五四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五四新思潮及传统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下.形成了其独特的社会改造思想。他的社会改造思想里既隐含了鲜明的民族主义特点,又不乏典型的空想主义色彩,同时具有以社会活动改造社会的思想特征,也显示出了强烈的无政府主义倾向性。  相似文献   

15.
庐隐以一种自怨自艾、自哀自伤的自我叙述方式表现了知识女性的徘徊、感伤的情感世界。她笔下的一批“新女性”虽然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背叛旧式社会,却难以逾越传统的家庭方式和黑暗的社会现实,因而无法摆脱传统与现代、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在现代文学史上,庐隐是较早对妇女解放运动进行深刻反思的女作家,正是在这一点上,其创作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中国社会价值系统的重大转型,女性问题因直指中国传统伦理,成为反传统思想文化最激烈彻底的部分。但是在新的女性价值体系没有确立时就打破旧的价值体系,忽视了激进理想与生活现实之间的冲突,影响了"女性解放"对实践层面的可行性思考,导致新女性普遍处于焦虑之中。苏雪林在女性教育、婚恋、女性价值等方面的思想展现了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渐进改良,为女性的自我实现和主体建立提供另一种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7.
茅盾早期短篇小说集《野蔷薇》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敢于大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自由的“五四”新女性形象;另一类是软弱的反抗者,既向往美好的未来,又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性格缺陷,最后只有退缩、屈服、失败。他们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茅盾通过刻画这些女性形象,揭露了在时代变革过程中旧的封建势力的根深蒂固和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分化,抒发了对旧道德旧社会的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18.
处在清末至"五.四"的历史大潮中,鲁迅清醒地看到了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他用小说,用人物形象反映当下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迷失。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多是彷徨于新旧、明暗之间,游离于两个社会、两种文化之间的多余人。在鲁迅眼中,知识分子只有构建独立自强的理想人格,启蒙并引领大众,中国才能全面立人然后自立,知识分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伦理思想颇具特色,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同政治思想紧密相连.主要体现在: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猛烈抨击;从经济关系探讨道德观念转变的必然性;主张个人的完全发展,积极要求自我解放;热烈歌颂功利主义,强调个人幸福与社会利益相一致.其思想主题、思想内容、思想方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小说以其反映社会现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及其所包蕴的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民主革命中最先觉悟的阶层,在“五四”和以后的革命过程中都起了重要作用。这不能不引起鲁迅的注意。同时,知识分子又是鲁迅所最熟悉、最了解的。所以,知识分子问题是鲁迅小说中的一类重要题材。知识分子在鲁迅小说中占有重要位置。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一类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者;一类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殉葬品;再一类是具有民主主义思想意识的新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