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跟腱损伤是足部损伤常见损伤之一。分析研究跟腱损伤的发生原因与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的关系,制定预防跟腱损伤的具体措施,可有效预防跟腱损伤。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高校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市高校篮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运动员膝关节的损伤种类、损伤技术动作及损伤致因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市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膝关节损伤主要为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损伤、十字韧带损伤和髌骨损伤;造成其膝关节损伤的三种重要的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自我保护意识差与运动负荷过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患病率及其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患病率、损伤分布特点、损伤动作以及病因进行了调研分析。损伤的患病率为26.67%;伤种多为关节囊及韧带损伤、骨折、髌骨劳损以及膝半月板损伤;损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膝、躁、腰、肩、肘及前臂等部位;快速运动中的突破、变向、冲撞对抗、射门是多见的损伤动作;运动员技术动作、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协调、对抗能力存在缺点是其主要致伤因素。  相似文献   

4.
军事训练中运动性损伤是影响军校军事训练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某系学员在12个月中发生的242例运动性训练损伤进行统计分析,从训练损伤发生的多发期、多发项目、多发部位、损伤种类和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400m障碍训练损伤预防是当前部队、院校军体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探讨训练损伤预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400m障碍训练损伤状况、发生原因和预防损伤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预防400m障碍训练损伤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报告及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损伤情况及其相关的病因学进行了分析。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性损伤的患病率为7143% ; 损伤多发生于指、踝、膝等部位, 具有明显的运动专项特点和青少年损伤特点; 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有缺点及自我保护能力差是主要的损伤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跟踪、问卷调查和分析统计的基础上.对特种兵体能训练损伤的原因、损伤的部位、损伤后的治疗以及如何预防此类损伤等问题予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怡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94-1095,1101
通过对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分析,在对损伤部位,损伤种类,损伤原因,损伤事发季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与建议,力求为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天津体育学院运动系足球专项学生足球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损伤以新伤损伤为最多,常发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损伤类型以扭伤和挫伤为主,损伤程度以中、轻度损伤较为多见,产生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体育道德不规范和场地差造成的,损伤受伤的时间多集中在大二下半学期,损伤治疗手段一半以上学生是自行解决,损伤恢复时间一半左右学生需要1周左右时间,一半左右的学生认为影响他们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对50名散手运动员和42名拳击运动员的损伤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头面部损伤是散手和自由搏击运动员的主要损伤,而自由搏击运动员的头部损伤发生率高于散手运动员,散手运动员下肢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由搏击运动员;扭伤、擦伤、挫伤是散手和自由搏击运动员发生的主要损伤类型,严重损伤如骨折、脱位、严重颅脑损伤较为少见;散手运动员中扭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拳击运动员,而自由搏击运动员手部挫伤、脑震荡的发生率高于散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新规则实施后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竞技是武术运动的显著特点之一,采用现代化的训练手段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提高了其技术性和表演性,也相应加大了运动员的训练难度。由于新规则的制订与实施,在技术动作上更加体现武术的高、难、美、新等特点,因此运动员和教练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训练手段来预防损伤的增加。在武术的训练和比赛中,损伤一直困扰着运动员,并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运用和发挥。通过对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分析,对损伤部位,损伤种类,损伤原因,损伤的多发季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为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攀登技术高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踝关节损伤是高校田径运动中常见的病症,通过对躁关节损伤原因、损伤机理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北京城郊区32支青少年运动队运动损伤患病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患病率为42.46%,损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膝、大腿、小腿等,损伤种类多为肌肉拉伤及韧带损伤、疲劳性骨膜炎、挫伤等,与成年运动员的损伤情况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4.
足球运动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发生机理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足球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损伤。本通过对足球运动训练与比赛的分析,结合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及半月板的解剖、病理特点,得出足球运动训练、比赛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系,并提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毽球运动的损伤常见有韧带损伤、关节损伤、肌肉损伤,主要是下肢为主。因此,毽球运动要求运动员身体各部分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具备良好的专项柔韧素质。本文通过介绍毽球教学中专项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为毽球爱好者提供学习与探讨,并预防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问法,对参加广西梧州冬训的七支女子足球队的145名运动员进行了踝关节损伤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女足运动员的踝关节损伤率为33%。在踝关节损伤中,踝关节事韧带的损伤率为60.6%,且多发生在训练年限1~5年的运动员。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训练水平不足、局部负荷过重、技术动作不合理等。针对踝关节损伤的原因机理,提出康复和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试论腕关节软骨板的损伤机理及其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腕关节软骨板是腕关节中较为薄弱的结构,在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该软骨板的损伤较为多见。探讨软骨板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征,分析软骨板的损伤机制,了解软骨板损伤后的检测、治疗手段,掌握预防损伤的方法,将有助于减少软骨板损伤,使损伤后能够得到早期正确治疗,防止出现后遗症。  相似文献   

18.
对参加第十届全运会的15个省市72名蹦床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分布在膝关节、腰部、踝部和颈部.损伤的类型主要为筋膜韧带损伤,占21.48%;肌肉损伤,占19.01%;骨软骨损伤,占13.73%;肌腱损伤,占13.03%.发生损伤的原因主要是疲劳、要领错误和专注性差.通过对损伤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预防损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膝踝部损伤与安全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7名短距离跑跳田径运动员进行为期1年的医务监督和伤病诊治,并作病例分析。发现,在118例损伤中,膝踝部损伤占46.61%。损伤还涉及肌腱及其附属组织、韧带、肌筋膜、软骨等结构。90%以上为轻度损伤,患病率无显著性性别异。85.45%的膝、踝部损伤发生在身体训练和专项辅助训练中。认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膝、踝部损伤,总体上是身体条件与训练不相适应的结果。某侧肢体的损伤与不同专项技术特点中度相关,高强度训练比大运动量训练更能导致慢性损伤的发生和加重。对技术动作与训练、训练密度与节奏、训练计划与安排做出安全评价与监督,这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运动员是尤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优秀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福建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毽球比赛的56名男女优秀毽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福建省优秀男子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87.1%,福建省优秀女子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84.0%,损伤率与技术运动运用不合理、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等因素有关。常见损伤类型有韧带损伤(43.8%)、关节损伤(31.3%)、肌肉损伤(24.9%),损伤部位以大腿、膝部、足踝部、腰、小腿比较多见。结合毽球运动特点就导致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