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知识经济及其特点和意义 1996年初,"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个新概念,将知识经济界定为:"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感悟知识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首次提出“知识经济”这一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许多国家正在勾画本国发展知识经济的框架:美国总统克...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关知识经济的文献越来越多,知识经济应当从速立类.阐述了信息经济不能作为知识经济的上住类的原因,提出了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为知识经济立类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一些重要社会学家在深入探讨以微电子等高技术产业为支柱的新型经济后逐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并曾先后以"信息经济","高技术经济"、"智力经济"等形式对这种新经济进行过论述.  相似文献   

5.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发展背景 2010年6月,胡锦涛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重视网络计算和信息存储技术开发,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促进信息共享,保障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6.
题录精选     
理论研究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黄奇等,《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期:6~7页)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增强关键词检索功能的措施(张琪玉,《图书馆杂志》2001年第1期:7~10页)连续性出版物管理论文在图书情报期刊中的分布——兼论有关论文分散问题(江乃武,《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1期:44~47页)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4,(21):48-48
6月2日到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12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7次院士大会,吸引了国人的关注。虽然这是一次两年一度的例行大会,但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开幕式发表讲话,各大媒体对会议给予的充分报道,说明了当今科学院院士在中国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8.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乘着刚刚结束的两会的春日之风,《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于2018年3月23日至4月1日再一次回归我们的视野中,带领观众进入一年一度的诗词狂欢盛典.《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除了呈现比赛的刺激性、紧张感之外,更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本文就《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节目在环节设置、嘉宾选择、实时互动三个方面的创新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节目具体内容阐释文化情感诉求对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云南档案》2005,(2):22-22
《中国档案报》柴丽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午鼎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联名30多位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修改&;lt;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gt;的议案》,建议《档案法》增设有关“档案馆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场所”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刘进  郭兰 《陕西档案》2000,(5):19-20
人类社会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专家们认为这个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在关于"知识经济"的一个报告中说,所谓"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高新技术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应用,将成为世界新的发展潮流.这一点,在国际国内的档案事业建设中已显现出来.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电子文件的管理、保护、信息恢复等方面取得较快发展,许多国家开始利用互联网传播档案信息.在我国,档案部门利用计算机、光盘等现代化管理技术已初见端倪.今后,档案事业只有融入知识经济大环境中,才具有强大生命力.因此,在知识经济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新转机面前,如何提高档案干部素质,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档案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5月4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江总书记的讲话 ,明确地指出了知识经济的到来 ,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它在世界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 ,什么是知识经济呢?它和我们档案工作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个值得档案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一、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知识。“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用以指当代一种新型且富有活力的经济形式。从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 ,“…  相似文献   

12.
1知识资源是知识经济的最重要资源 知识经济即源于知识的经济,或者说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经济下了如下的定义:"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提出以后,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很快作出反映,表示在发展知识经济问题上绝不能落后,要捷足先登,努力使自己的国家成为"智力强国","头脑强国".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中国对知识经济的研究与宣传已形成热潮,出版社居功至伟。中国研究知识经济始于何时,这是一个需要研究与确定的问题。1998年3月,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研究室主任吴季松博士出版了《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版),这被认为是“我国学者首部论述知识经济的专著”。(陶德言编著《知识经济浪潮》,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0页。)果真如此吗?中国学术界面对世界社会经济的大变革,真是到1998年才出版第一部论述知识经济的专著?并非如此。这一论断与事实相距甚远。因为,早在1992年10月,辽宁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以微软公司等为代表的智能产业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对知识、信息、高技术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得出的结论是:知识、技术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对经济增长起着较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更为重要的作用;人类正从工业经济社会走向知识经济社会,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揭开帷幕。1992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正式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并提出了这种经…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了由黄顺基教授任主编的"知识经济时代"丛书,这是国内目前第一套侧重从学理上全面论述知识经济的丛书。丛书共四本,分别为《走向知识经济时代》(黄顺基主编)、《知识经济思想的将来与发展》(谢康、陈禹著)、伽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陈禹、谢康著)、《知识经济的支柱--信息产业)(左美云著)。就丛书的基调而言,它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它把知识经济当作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加以探讨,按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这样一条主线研究它的由来和发展,它在社会…  相似文献   

16.
1.3月1日,学会理事会召开全体会议,讨论了今年的活动计划和召开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一九八二年会等问题。2.定于3月23曰至26日在广州召开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一九八二年年会,同时举行第三次科学讨论会,到本期发稿时止,已收到会员提交的论文90多篇,是历届讨论会中收到论文最多的一次。3.为了做好一九八二年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的评选和推荐工作,学会已正式成立评审小组,并把成果评奖表发到各有关单位,评审小组定于四月份开始进行评审。4.根据学会理事会讨论决定,1983年将举办有关图书馆改革问题、图书馆如何为科研与生产服  相似文献   

17.
1931年11月7日,一个由工农兵当家作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诞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也将掀开新的一页.在这次"全苏"大会上,讨论并通过了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部《宪法大纲》、第一部《劳动法、第一部《婚姻法》、第一部《经济政策》,并通过了《土地法》等有关法规法令.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全面崛起。知识经济,按照联合国研究机构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1996年《技术、生产率和工作的创造》报告中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已经证明了知识和信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已经超过了资本和自然资源。当前,在我国入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使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和事业发展适应时代要求,中国科学院第11次图书馆学情报学科学讨论会拟以“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为题,特向全院广大文献情报工作者征稿。现将会议征文及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征稿选题1.有关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2.知识的创新、知识与利用和图书情报工作的改革与发展;3.知识创新工程建设与我院文献情报工作的结构调整;4.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方法与技术;5.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的范畴与模式;…  相似文献   

20.
1931年11月7日,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由工农兵当家作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诞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掀开新的一页.在这次"全苏"大会上,讨论并通过了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部《宪法大纲》、第一部《劳动法》、第一部《婚姻法》、第一部《经济政策》,并通过了《土地法》等有关法规法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