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营造和谐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在网络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本文主要从“网络教学对师生互动的作用”、“在网络教学中更需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把运用多媒体教学和进行师生互动有机地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在河北省中小学广泛开展的科研课题,该课题已经列入国家“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该课题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学习、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主动思维,主动实践。建构”师生互动,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标准解读》从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三个方面对数学教学的“活动”本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体现于他的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是交往互动。只有突出交往互动,才能提高师生素质。只有突出交往互动才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讲,学生听,形成了以教师灌输知识和信息为主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阻碍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5.
在“二期课改”背景下,人们普遍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以及师生的共同发展是现代学校办学的根本追求。师生发展共同体是学校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而搭建的平台。其内涵是:以师生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通过创设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氛围以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即师生联合社团、师生结对和研究型学习小组。在德育方面,我们主要从师生联合社团和师生结对两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陈虹 《天津教育》2014,(3):52-54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把“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思想,融于每一节课之中,融于每一次和学生的交互活动之中。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将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途径总结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数学教学的本质可以用三个关键词表示,即活动、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双促双发”,即“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课题实验。课题研究以感悟生活和文学、经典熏陶为双翼,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贯穿始终,努力探索常规教学与专题讲座、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的结合途径,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的协调互动;探寻语文有效学习的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师生共同发现,共同探索,共同创造。以教学为中介,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达到师生素质双向和谐发展的目的,真正造就个性化的教师,培养创造型的学生。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1.找准课…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合作·发展”的共同体。本文倡导的课堂教学是不单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更是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学习、协同合作、共同谋求发展,实现各自人生价值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使自身的教学生涯更加完美.努力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学习的可持续性。学生在充分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教师配合尝试成功,使学生在认可与成功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程爱国 《考试周刊》2013,(99):70-70
有效的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沟通的教学,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以产生教学的共鸣,从而彰显课堂活力,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吉林教育》2008,(3):18-21
在新课程背景下,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自2005年起,一直在推行有效教学。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他们所推行的有效教学,从教学理念到实施操作,到督导管理.形成了一个系列,是教学工作的全面改革。这一改革有三个特点:第一,他们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立足点,把学生学习质量的普遍提高作为教学的归结点,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第二,他们对有效教学的认识与操作,都密切从本校学生与教师的实际出发,可操作性强,为广大师生欣然接受;第三,有效教学推动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明显提升,得到了家长与社会舆论的肯定和支持。近两年该校的中考与高考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本刊发表该校关于有效教学的几篇文章,希望更多的学校投入到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来,共同推动新课程试验的顺利开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体现数学教学的本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强调应该以“和谐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可见,和谐的教育过程应是师生平等相处、  相似文献   

14.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在河北省中小学广泛开展的科研课题,该课题已经列入国家“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该课题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学习、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主动思维,主动实践。建构“师生互动,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任勇洋 《成才之路》2010,(11):10-10
有效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致力于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促使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它是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追求,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点是必须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就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课堂上运动就是交往,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任何有效的课堂教学都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形成的“人——物”互动,也就是师生与课堂设计的道具幻灯投影、模型教具、录音插放等等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形成“人——人”互动,即教师与学生间互动,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呢?下面一个真实的案例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8.
郑金宏 《小学生》2012,(8):57-57
师生互动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感悟、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师生全面协调共同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和学生的积极有效互动,力促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教师的爱心、人格、魅力,感受同学的互助合作友爱,信息共享与优势互补。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互动策略,以便和更多同仁更好地互动教学。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呢?下面一个真实的案例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案例:“面积的含义”中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片段描述教师出示面积比  相似文献   

20.
《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促进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