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落实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具体要求就是:第一,关注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所有学生都看成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通过尊重、关心、牵挂,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热切的情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转变,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实现新课程这一理念的转变,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爱的阳光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爱的阳光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去施教,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是意味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应是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而不是做传声筒,  相似文献   

7.
王丽 《异步教学研究》2007,(1):18-18,20
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对异步教学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创立了异步教学理论。许多学校和教师实施了异步教学,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使学生受益。新课程的理念第一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异步教学主张一切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的教学原则,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的人、发展的人。我们对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尊重、关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  相似文献   

8.
于永苹 《考试周刊》2012,(17):63-64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尤其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明确“教是为了不教”的真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若有必要的情感投入,则会有情感相容,教育、教学效果就会显著。情感不容则人心对立,因而事倍功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课程标准明确把情感态度列为重要的课程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突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从而把情感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种特殊的反应方式。教师应确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关注的热点,而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笔者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把“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情感体验,从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其中“知识和技能”与“过程和方法”属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指的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面对新的课程目标,很多教师感到了困惑。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有效整合,教师必须明确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关注人,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意味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应是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而不是做传声筒。同时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应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过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以“三化”的形式得到了实施。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她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同时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应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建构起来的教学模式,我们才称其为“新型教学模式”.“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15.
<正>一、走进课改,借助导学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落实到课堂: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达成,情绪生活与情感态度的体验,道德生活与健全人格的养成,充分体现学科教学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要在课堂上践行这一理念,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备课,传统的备课就是写教案。它主要是教师从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  相似文献   

16.
再好的教材,没有与其精神相通的教师,它也无法把自己的理念和意图完美地表达出来。所以,面对新教材,教师必须转变旧观念,确立新思想。一、教学活动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前的教学往往以学科为本位,表现为:1.重认知轻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回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2.重教书轻育人。教师往往以完成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而以人为本则要求教师:1.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  相似文献   

18.
张洁 《教育论坛》2006,(6):46-47
一、尊重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新的基础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和正在成长发展中人的教育。怎样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教育教学观念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要做到心中装着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我们都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真爱学生     
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看成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看成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鲜活的生命体,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正确的学生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留心观察他们,用心体验他们,真心关爱他们。一句话,就是要以生为本,真爱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