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批评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制止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可以激励学生上进,在师生间起沟通作用。但如果批评的方法不当,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如果方法不对或者不当,也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深入理解江泽民同志这一教育思想,正确运用批评的艺术,是每个教育者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工作,就对小学生的批评艺术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要掌握好批评教育的场合与时机 批评教育的场合与时机不同,产生的客观效果也不相同。“人有脸,树有皮,”自尊心…  相似文献   

2.
徐大驰 《广西教育》2014,(29):62-62
正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时候免不了要批评学生。然而,有的教师喜欢讽刺挖苦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采用柔性化的批评方式,通过"柔性"的批评感化学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让批评与关爱相伴学生乐于接受批评的前提是获得教师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都会犯错,对此,教师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3.
对于班主任来说,批评不仅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我们来理解一下批评的涵义。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塞利说过:“就像我们渴望获得承认一样,我们也害怕受到谴责。”害怕批评,拒绝接受批评,逃避批评,这是学生对待批评时的常见态度和反应。但批评教育是班主任必需的教育方式之一。回忆我们每个人的学生时代,我们几乎是伴随着批评长大的。虽然我们也曾反感,但是现在我们能够理解当时我们需要从批评中获得对自我行为、能力表现等方面的评判,需要通过批评来纠正自己的言行,改善自我。作为班主任,批评教育是对学生不足的很好警示,是督促学生改善自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但作为班主任,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5.
殷瑞云 《考试周刊》2012,(38):180-181
批评甚至惩罚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手段,但又是一把双刃剑,有如一剂猛药,药用好了,去病强体,使人受益;药用不好,伤害身体,贻害无穷。批评也是这个道理,教师不是不能批评学生,而是怎样批评学生。在批评时要了解其心理特点,及时沟通理解;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抓住核心问题,就事论事;留给反思时间,进行自我教育;适当表扬,增强前行动力;为人公正,增强理解,师生和谐。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方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者在批评时,能把握好尺度,讲究方法、技巧,多运用些智慧,教育的效果会更加完美,对学生的成长会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称: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批评与表扬对于学生而言同样重要,教师科学合理的批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明辨是非,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培养其完  相似文献   

7.
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否使批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以为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做到尊重和理解学生。 人人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青少年也不例外。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整个人处于消极情感的包围之中,对教师有关他个人的消极或否定性评价特别敏感,极易激起自尊心的抗拒,从而加深消极反抗情绪,使批评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尊重和理解的  相似文献   

8.
小议批评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当小学班主任已经8年多了,随着不断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我越来越认识到尊重和保护孩子自尊心的重要性。毕竟爱面子的心理是人所共有的,谁都不愿在人前受指责。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应讲究方式方法和语言艺术。一、理解批评的含义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说,批评是对少年儿童的一种挫折教育,是他们  相似文献   

9.
王同君 《教师》2011,(12):112-112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称:"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批评与表扬对于学生而言同样重要,教师科学合理的批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明辨是非,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培养其完善的人格。2009年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赋予教帅批评的权利与义务。这也就意味着在现实教育中,教师面临的不是能不能批评学生的问题,而是怎么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批评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手段。可以说,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了批评。然而,批评是把双刃剑,用得恰当,批评是一剂良药,可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契机;用得不好,批评就会像一柄利刃刺伤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能会使学生破罐子破摔,并容易造成师生的对立。实践证明,教师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11.
《广西教育》2010,(1):25-25
刘成昌在《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教师批评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到好处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但若掌握不好尺度,反而会引起师生间的隔膜,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教师的批评除了要有情感的投入,真诚、理解、  相似文献   

12.
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批评学生时,用语一定要适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巧妙的批评艺术,是通过宽容、补偿等手段,给学生以内疚的体验,以诱发学生悔改的动机;巧妙的批评艺术,可以促使学生对错误行为产生羞耻心,引导学生把自省、改错看作是进步的新起点。批评教育学生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没有对学生全面、透彻准确地了解,批评就会失去针对性。对于性格各异的学生,批评教育时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在此,仅概抬五种加以剖析。一、暗示式批评法对于性格内向或胆小、不爱说话的学…  相似文献   

13.
批评教育是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方法。适当的批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正确学习。然而,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批评程度难以做到合理的控制,那么这样就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进而造成师生关系恶化。批评教育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它要讲究方法手段,不仅要批评也要给予肯定。既有对于学子的热情和期望的态度也有一个冷静分析的理智,这样可以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对于自身的关怀和爱护,使其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给老师。本文就对于小学教育中的批评教育法来探讨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做到批评、教育两者兼得。  相似文献   

14.
批评亦有道     
教育学生,批评是必要的。但批评亦有道,适度的批评不仅能激励学生进步,还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李代桃僵法。教师在公共场合或者上课前常常遇到学生口无遮拦地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故意引发轰动效应。处理这样的事件,李代桃僵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临近上课,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工作是一门艺术,而批评学生则要求更高的艺术性,其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特别注意批评学生的艺术性,力求批评学生而又不伤害学生,还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批评是教师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批评可以启发学生自我反省,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使之健康成长,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批评不当会造成师生对立,甚至在学生心灵中留下终生创伤。笔者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深悟批评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教育缺少的不是批评之声,而是积极教育的正能量。正如学生不缺少老师的批评,而是缺少的老师的理解。一个知道学生需要什么的老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8.
赵金燕 《成才之路》2009,(34):71-71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恰到好处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错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因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批评,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则会使学生失去自尊,自暴自弃。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相似文献   

19.
徐静 《教书育人》2009,(7):67-68
批评是对错误和缺点提出意见,目的是使被批评者的某种行为和心态得到纠正。在教育活动中,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固然重要,但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批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正确有效地使用批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反思我们通常对学生的批评,存在着简单、低效、学生有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等现象。对此,我认为教师应让批评“旧貌换新颜”——改变以往的批评方式,讲究批评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业学校,不少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用一些严厉的、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