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娜 《学子》2014,(7):26-26
一、教材识字写字内容设置的解读1.教材中识字、写字部分的编排及意图人教版新教材的识字部分是遵循新课标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编排的。"多认少写"可以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促使学生提前阅读。教材的编排体现了这样的布局:先让学生认识一批常用生字,然后安排写字。要求会写的生字笔画、结构上均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体现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梯度变化,但是这些生字不一定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这种写字安排,  相似文献   

2.
练习是巩固识记语文知识,使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程中生字教学的特点是识写分离,多认少写,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安排给学生巩固记忆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改下,生字教学编排的特点是识写分离,多认少写。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但每课的识字量较多,低年级的学生又是刚接触写生字。针对以上情况,对低年级的生字教学到底该如何实行呢?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改下,生字教学编排的特点是识写分离,多认少写。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但每课的识字量较多,低年级的学生又是刚接触写生字。针对以上情况,对低年级的生字教学到底该如何实行呢?  相似文献   

5.
练习是巩固识记语文知识,使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改下,生字教学编排的特点是识写分离,多认少写,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但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感到这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识字和写字”的编排原则是识字分流,多认少写。写字程序安排是由易到难。这个原则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也是符合儿童识字规律的。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要多认少写。"人教版实验教材中,12年级的教学重点、要多认少写。"人教版实验教材中,12年级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6002年级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占小学阶段识字量的50%还要多一些。足以见得低年级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习汉字也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识字教学应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为主。如何发挥教材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  相似文献   

8.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写字的特点是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的形式多种多样。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汉字,轻轻松松学汉字呢?我在学习教材、使用教材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几种方法。一、激发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9.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程倡导“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提速,尽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教材在低年级安排了大量的识字内容,识字速度也比较快。因此,生字字音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难点,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多种方式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生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李引旧 《考试周刊》2008,(50):36-36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不仅是识字教学要求的变化,还是识字教学观念的变化,即由传统识字教学"同步认写,全面要求"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识字提速",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  相似文献   

11.
识字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一年级的课本在识字编排上颇具匠心,首先采用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的方法合理安排识字量。其次是采用多样化的识字方法有机安排识字内容。如依据汉字特点识字(象形、会意、形声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诗歌、韵文、谜语、反义词)等,在教学中应发挥教材的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  相似文献   

12.
<正>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识字、写字方面第一学段的安排上非常有特点。它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要求认识的字达到1800个左右。对于刚入学不久的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在阅读课文,学习书写1000个左右汉字的同时,还要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每一课的识字量达到十几个,难度是非常大的。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难题:今天学过的生字,明天就忘了,这一课的十几个生字刚刚学会,上一课的生字又忘得差不多了。如果不及时巩固,到了学期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识字和写字”的编排原则是识字分流,多认少写。写字程序安排是由易到难。这个原则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也是符合儿童识字规律的。一“、识字和写字”的目标对于课标的“识字和写字”目标,我们要有一个“度”的把握。教材中要求认识的字做到:1.在课文中认识;2.在其它语言环境中认识。对只要求认识的字一般不作具体的字形分析,做到不抄写、不默写、不考试,这样做降低了要求,减轻了学生负担,至于“会写”的字的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操作上做到以下几点:1.能正确拼读,包括在课文中和其它语言环境中能拼读;2.能正确的书写,但不一定是默写。…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1~2年级)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也就是说要以"认识"为主,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下面笔者就教材中涉及的识字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正>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以一年级下册为例,全册要求会认识550个字,会写250个字,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与一年级上学期不同,一些孩子有识字基础,而且从字形上讲,难度不大。复习生字时我将要求会认的字分为四次进行识字比赛,收到效果比较好。但本学期教学开始后的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感觉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16.
识字教学,一定要用写生字这一环节来使学生掌握字形。学生书写生字,等于把生字的字形作了一次有效的分析和综合,从而较快地熟悉字形。因此,写字,是识字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定要有时间保证。识字课里多安排一些时间写字或写的作业,对识字有利,对写字技能的培养也有利。  相似文献   

17.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2019年秋全面使用,二年级上册2016年试用.为使教学稳步推进,给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四个版块做教学建议方面的交流. 一、识字写字 二年级上册识字写字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原则编排,正确把握课标要求,区分认写内容,避免超标或漏学,增加儿童负担.  相似文献   

18.
识字是语文启蒙教育的开端,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石。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人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我们现在的教材编排采用多认少写、认写分离的原则,新教材中识字量大大增加,给识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发现学生在识字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识字比较被动,学生识字效率低,回生率较高,要认识一定量的生字,非常吃力。那么如何让低段学生轻松有效地识字,增加识字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课内趣味识宇  相似文献   

19.
郑飞 《教育革新》2010,(1):22-23
不论哪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它的编排都是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的,识字量与识字任务是一定的。低年级的识字写字编排上体现出分散与小集中相结合的特点。即把大部分生字分散在各篇课文中学习,但又在一定阶段先把某些生字相对地集中起来教。中高年级的识字写字编排上体现出随课文分散识字的特点。即寓识字与阅读之中。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比较枯燥,学生通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机械的认读识记。因此,更加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并且结合儿童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学会用多种方法主动识字。一、增趣味,在游戏体验中识字师:老师把只需要认识的生字用蓝色标出来了,把需要会写的生字用红色显示出来了。看,这些字宝宝你都能读准确吗?咱们先来开火车读一读蓝色部分的字,看看哪一小组开得又快又好?(学生开火车识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