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玄"字、"道之动"、"道之用"、"道法自然"诸方面揭示"道"的柔弱的特性和内涵,说明"道"是"柔道".论证了"柔"对"道"的依赖,说明依赖于"道"的"柔"是真智慧、大智慧,而离开"道"的"柔",则是"术",是知识,是小聪明.以范蠡为例,说明"等待"、"节制"、"放弃"等智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虎"字第三笔是"横钩"每次写"虎"字时,小精豆总是把第三笔写成"横"。课间,老师拿来了"虎"字的卡片,和"虎"的图片,让小精豆想一想,第三笔"横钩"的"钩"的部分像什么呢?小精豆定了定,说:"像虎牙。"从那以后,小精豆再也没有把"虎"字的第三笔写成"横"。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17):130-131
中小学体育内容,一般包括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课,运动队组建与训练,场馆建设、养护,器材购置、自制、保管,教研活动,评估与考核等,即学校体育的"课"、"操"、"动"、"队"、"场"、"器"、"研"、"评"八方面内容。其中"课"、"操"、"动"、"队"涉及课程建设。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精神,需对"课"、"操"、"动"、"队"进行学校课程即校本化课程建设。经过文献学习、课题研究、广泛实践,总结提炼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切块化"校本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融城现象给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融教"的新问题。探析"融教"的涵义,分析"融教"的基础,针对目前"融教"思想缺失、"融教"进程缓慢、"融教"优势遗弃的现状,提出要端正"融教"观念、改善"融教"策略、调整"融教"布局、突出"融教"重点。重视"融教"的基础投入,挖掘"融教"的潜在功能,强化"融教"的保障体系,以"融教"促进"融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1.在"预设"里。所谓预设,就是课前的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课堂教学也如此,准备贵在"充分",但"充分"不仅是时间上的保证,更在于准备时所体现出的"细"与"全"。2.在"生成"里。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虽然"教"主导着"学","学"对"教"具有依赖性,但"学"就其过程和结果来说,既有"多快好省"的,也有"少慢差费"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作出"生成"的应对。  相似文献   

6.
<正>一般情况下,在解答数学问题时,通常采用"以退求进"的思想方法,即从"结论"向"条件"后退;从"一般"向"特殊"后退;从"抽象"向"具体"后退;从"综合"向"单一"后退;从"高维"到"低维"后退的思想方法.但有些问题只用"退"的方法是非常困难,甚至难以解决.这时,如果采用"退"相反的方向——"进",如:从"特殊"进到"一般";从"较弱"进到"较强";从"简单"进到"复杂";从"具体"进到"抽象",再通过对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继续教育必须破除"教育消费"观念,确立"教育生产"思维;破除"一次教育"观念,确立"终身教育"思维;破除"官本位"的观念,确立"民本位"的思维;破除"计划机制"观念,确立"市场机制"思维;破除"文凭教育"观念,确立"素质教育"思维。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层面,"表征主义"、"科学主义"与"客观主义"的长期霸权,终使"人之退隐"、"物性遮蔽"与"个人知识排斥"等教育之弊持存,在职业教育领域如是。基于"现象学"理念,与"生活世界"相适切的"叙事"之课程价值得以被重估,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叙事"超越"命题"的内在涵蕴,以及"具身性"的"个人知识"体验犹使当下课程困境得以破解。与传统有别,基于"生活世界"的"文本"收聚、基于"同类主题"的"文本"择类、基于"模糊规则"的"文本"呈现等构成"叙事"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教学实施则在"文本在先"、"文本寓居"、"文本释义"、"文本重构"中展开。  相似文献   

9.
太阳之子     
太阳古称日。古人说日是"太阳之精"。甲骨文"日"字不圆,因为弧线不好刻,多作方形、菱形甚至五角形,到金文始有圆形的"日"。日中有圆点,太阳黑子也。风沙天肉眼能看见,所以《汉书》记载有"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太阳与地平线结合,孳生出"旦"。金文"旦"字"日"下有大气折射形成的虚像,可见先民观察之精细。太阳与树木结合,孳生出"东(東)",以及"杲"和"杳"。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暗也。太阳与"草""月"结合,孳生出"朝","朝朝暮暮"的"朝"。这个"朝"字,看甲骨文,日出草中,月还未落,是早晨也。如果太阳舍月取水,便是金文"潮"了。臣拜君,有定时,如潮水,所以去掉水旁,又是"朝廷"的"朝"和"朝拜"的"朝"。  相似文献   

10.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不是"切割"之"分",是"联系"之"分"和"复归"之"分"。"天"无"意"而"人"有"愿",这是"天人"之所"分",而"天"、"人"皆有"成"有"得",则是"天人"之所"同";"天"之所"成"所"得"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能参"之"人",则以此"成"此"德"为之所"为"之所"求"的价值原则,故称为"天德"。进而,"人"也是"天"之"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之一,其"形具而神生"而可知"天功"、效"天德",成"王者之政"。由此,荀子对"天"、"人"之间的勾连作出了新的理解,重建了天人关系的学说,在哲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突破。  相似文献   

11.
《黄帝四经》中的"理"与"道"联系紧密,二者之间有着顺畅的沟通渠道,将"理"与"道"对勘,方显"道、理"之同异以及理之内涵、理之层次及理之意义。"理"有"天理"之意,这与作为"本原、本始"的终极之道相当。"道、理"有别,疏密不同,道若"为一、为总",则理"为多、为分"。道生法,法者,由道而出,但"道"必须经过现实的下落过程,外化"道"、承担"道"各种实际功能者为"理"。理为现实中法的依据与规范性标准,由理到法,便有"法度、刑名"清晰化之要求,而一旦"刑名法度"规范化、清晰化,紧接着便是"循名责实"之需要。然而,不是任何人都能承担起"循名责实"之重任,因而"顺道、执道与体道者"便成了最终有资格充当"循名责实"之主体。  相似文献   

12.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是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的,如:六艺的人文思想、六艺的教育意义和六艺的特点等等。对"六艺"的语源义进行探求,是以求从新的方面,即古代汉语角度对"六艺"进行研究。得出:"礼"、"乐"、"射"、"御"、"书"、"数"的语源义分别是"有规则"、"美,好"、"舍弃,远离"、"禁止"、"把……明显化,表现出来"、"把一个整体的东西细分"。  相似文献   

13.
试论学校德育范式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德育效果,传统的学校德育范式必须转换。即德育理念由"物化"向"人本化"转换,德育思维方式由简单思维向复杂思维转换,德育目标由"成圣"向"成人"转换,德育内容由理论化向生活化转换,德育方法由"教"向"导"转换,课堂教学由"独语"向"对话"转换,德育评价由重"鉴定"向重"发展"转换。  相似文献   

14.
"薪""柴""蒸"历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汉语中,表"木柴"义的"薪"、"柴"、"蒸"是一组同义词.本文从历时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古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阐述了这一组同义词的演变更替过程:"蒸"主要见于先秦文言文,两汉以后使用较少,表"木柴"又多用"薪"、"柴",到了宋以后几乎销声匿迹;而"薪"、"柴"从先秦到明清,在使用数量上经历了"柴"弱"薪"强,"柴"、"薪"混用,"柴"强"薪"弱的过程,直到清末民初"枭"才彻底完成了对"薪"的替换,历时两千多年.  相似文献   

15.
学校特色建设转型期,需要警惕特色"窄化"、"泛化"、"虚化"、"俗化"等偏离文化核心的现象,紧紧围绕"提高质量"与"内涵发展"的旨归,在从"亮点"到"点亮"、"发生"到"生发"、"好看"到"看好"、"生本"到"本生"、"人化"到"化人"的深度转化实践中,探索特色共性可用、个性可融、知性可读、童性可玩、理性可行等有效路径,积极构建自己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6.
学校特色建设转型期,需要警惕特色"窄化"、"泛化"、"虚化"、"俗化"等偏离文化核心的现象,紧紧围绕"提高质量"与"内涵发展"的旨归,在从"亮点"到"点亮"、"发生"到"生发"、"好看"到"看好"、"生本"到"本生"、"人化"到"化人"的深度转化实践中,探索特色共性可用、个性可融、知性可读、童性可玩、理性可行等有效路径,积极构建自己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7.
"木桃"、"木李"应训为"桃子"、"李子",它们既非"木瓜"之别种,也非木刻之假果。"木瓜"、"木桃"、"木李"之"木"字,义取木生,以别于蔓生,同时它还是衬字,以使诗句整齐。  相似文献   

18.
"题"字中的偏旁"页",本义是"头"。《说文解字》中有解:"页,头也。"凡与"页"字组成的字,大都与"页"字的本义"头"有关,如"颜"、"额"、"题"等。"题"也作"额"讲,"雕题黑齿"一说中,"题"就指额头。所以,题目就是文章的额头和眼睛。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的题目"巧笑  相似文献   

19.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探讨了何为"神思",并围绕"神思"二字对"神"和"思"进行分阶段论述。全篇以"神"为核心,以"物"为载体,以"游"为终极目标,以"思"为贯穿,经过"神居胸臆"的酝酿期,"神思方运"的准备期,达到"神与物游"的最佳状态,实现心与物、情与景的相融,达到主体内省的第二自然对客体之第一自然的超越,在突出"神思"艺术美的同时,实现创作主体之"神"与客观世界之"物"的相融相通,彰显其文学性。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领域之"新"层出不穷,从教育新理念,到教育新模式,再到教育新实验,以至于处处是"新"。"新"教育无处不在,即使是一个小学校,也变着法儿出新,什么"12345"德育新体系,什么"10+X"课堂教学新模式,什么"X+Y"学生发展新尝试等等,反正无"新"不立,无"新"不说,无"新"不做。似乎只有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挂上"新"的名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