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与化紧密相联,东西方化传统不同,思维方式必然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方式,本在汉英两种语言形式、语言所负载的化以及表达方式诸多差异方面阐释了汉英思维及表达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语言作为化的载体,往往负载着一定的化蕴意。不同的语言化在历史渊源,价值取向,风谷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汇在不同的化中有着各自特有的意义。章列举中西化差异而导致两种语言对应词以及表达存在差异的一些例子,旨在帮助英语学习更好的掌握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3.
由于语言和思维模式的差异等原因,不同民族存在着化差异,这种差异是化交际的障碍,因此,解读“差异化”,是化交际的前提;吸收差异化中的精华,是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社会和化的产物,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它们在思想的表达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正由于英汉语言表达差异的影响,导致了学生在写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西化无论在化、艺术还是在民俗风情、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导致了人们不同的审美观,道德观,以及表达方式。中国人学外语,必须全面了解西方语言的起源,化背景,才能更好的运用语言工具,以达成交际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人类世界既有共性的主体化,更存在着千差万别、风格各异的亚化。中西化有着不同的思维理念、化背景、价值观念,这可以从语言的差异上看出。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能力的训练,还应注重提高学生跨化交际的意识。本从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化教育的内容、化教育与英语教学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汉英委婉语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三个方面论述汉英婉语的跨化交际研究的必要性;委婉语的间接性;跨化交际中委婉语运用的必要性,不同语言之间,不同化背景下的委婉语存在差异的必然性,并分别讨论了语境和情感对汉英委婉语的跨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方化存在差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加强化教学,增强学生对化差异的敏感性,帮助学生克服化障碍,促进语言教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英汉隐喻文化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但因为不同语言有不同化背景,使得英汉隐喻概念在诸多方面有所不同。语言与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化与翻译的密切关系,因此为达到等效翻译的目的,隐喻中的化差异应在翻译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但因为不同语言有不同化背景,使得英汉隐喻概念在诸多方面有所不同。语言与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化与翻译的密切关系,因此为达到等效翻译的目的,隐喻中的化差异应在翻译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源语言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差异是翻译中所不可忽视的问题,而翻译不仅仅是语词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翻译的目的是要移植或是建构源语言的文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翻译的具体实践中就应该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在本篇文章中,作者从语言与文化,文化与翻译的视角来浅议中西文化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中要真正做到文化翻译的一一对应是不可能的。翻译中"求同"的原则适合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存异"的原则适合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翻译目的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是不同的。"求同"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存异"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翻译策略的选择要根据文本的性质来定。关注意义而对形式要求不高的庄严性、科普性文体采用归化的策略,保持原文的真实性和原有风格采用异化的策略。但归化和异化两者不是互相对立,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语言孕育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并受制约于不同的文化因素。翻译中碰到的困难,有一部分来源于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差异。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亦是翻译的基本单位。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翻译中文化因素对词义的理解的影响,即:指称对象在不同文化中受重视的程度;不同文化民族对世界的不同认知角度,以及隐喻的使用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过程不仅涉及语言问题,更涉及文化问题。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着翻译的成功与否。本文对中西文化差异在英汉词汇、思维方式、社交习俗和宗教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一一探讨,从而证明在翻译过程中正确有效地认识和处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英汉凝固词各成分之间内在的联系是有序的,并遵循一定规律。其线性次序反映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轨迹,既遵循认知上的时空观念,又遵循认知上的心理文化规约。因此,汉英互译中要注意英汉词序的差异,译文要符合译入语文化规约。  相似文献   

16.
浅谈英汉词典例证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英汉词典中例证的翻译属于言语翻译,与属于语言翻译的释义翻译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例证翻译应反映出词目在具体语境中的附加意义、中西文化差异及相关的语用信息,应提供生动灵活的译文以指导翻译。  相似文献   

17.
Translating methods are undoubtedly the core problems we are confronted with in translatio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geography, history, religious belief, life custom, the phras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they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ultural tradition closely ,and inalienable. Therefore, in the phrase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must understand culture manifests of the different national society in the language,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semantics in the phrase, use the suitable translation method. If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language elem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ulture in the translation, we may use the coordinated literal translation, an image usage, similar method and so on.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语言传达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语言之间所蕴涵的文化因素,有意识地关注英语与汉语间的文化差异,从而避免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引起的误解。  相似文献   

19.
杨艳 《海外英语》2012,(7):175-177
在翻译的过程中,源语文本通过翻译进入另一文化语境时必然会受到来自目的语文化各方面的因素的制约。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各具特色。深入分析不同学者的观点并挖掘出导致各种制约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有助于深刻认识这一问题。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翻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文化抵制其实归根结底是源于不同文化背景和出于不同语言系统的人在通过翻译交流时必然会按照自己语言系统的独特方式去解读文本。两种文化间语言系统差别越大,最终产生的文化抵制也会越强烈。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古诗意象的转译进行研究是文化意象研究的重要途径。由翻译的本质及人类文化审美的共性可知古诗意象的可译性。同时,通过分析中西语言表达的差异及文化中审美情感表现的差异可得出古诗意象转译的局限性。因此,跨越文化差异在意象转译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