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道教建筑与风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现象,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建筑是道士布道传教、供奉、祭祀神仙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场所,它不仅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而且其建筑设计也体现了风水理念辛口原则。  相似文献   

2.
风水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现象,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建筑是道士布道传教,供奉、祭祀神仙牵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场所,它不仅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而且其建筑设计也体现了风水理念和原则。  相似文献   

3.
"风水"一词长时期以来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象征。其实,"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理论来源。文章通过分析"风水"名称用词的演变,探讨了古代风水文化逐渐从官方走向民间,从科学走向迷信这一历史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近日随着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和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和以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与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名义开办的国内首个“建筑风水文化培训班”的开张,什么是风水,风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以及如何看待风水的影响与作用等,又成了学术界争议的热门话题。这一争议热潮有利于人们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风水。  相似文献   

5.
龙南县关西新围是一座典型的赣南客家围屋,这座围屋是赣南客家方围的杰出代表,它集建筑、美学与风水于一体,在这座围屋里充满了客家风水文化。本文对赣南客家围屋和客家风水文化的概况进行介绍,从关西新围入手,分析关西新围的建筑特点与关西新围建筑过程中的民俗活动,找到新围与客家文化的结合点,从关西新围中去探询赣南客家风水文化,从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赣南客家风水文化。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风水文化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在早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风水文化持否定态度。1930年5月作的《寻乌调查》中,采访了几起风水案例,认为风水是农民习惯的生活方式。同年9月作兴国调查时,则专门采访了一位兴国的职业风水师,逐渐改变了对风水文化的态度。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委托兴国的周彬将军专程去修复父母的坟,1959年毛泽东同志回韶山修复了滴水洞的祖坟,对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采取默认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城市名片     
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创办,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故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所建,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岳麓书院还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  相似文献   

8.
《文山学院学报》2014,(4):15-18
风水作为汉民族的一种文化形态,深刻地影响了官纯寨傣族的建筑文化。由于风水满足了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指导了当地的村寨建设,因而风水在官纯寨傣族中得以迅速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省五老峰下的山谷中,始建于唐朝,宋初扩为书院。院宇屡经兴废,现存为清道光年间所修。今存碑廊,有碑百余块,刻有朱熹手制书院学规、历次修建文记及名人书法。岳麓书院,在湖南省岳麓山东面山下,北宋开元九年创建。天禧二年,真宗赐以“岳麓书院”门额。南宋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  相似文献   

10.
当我走进岳麓,一种巨大的震慑感从心灵深处升起。在这千年庭院的每一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那无法言说的庄重和人文氛围,感触到文化精神的脉动.我不由深深羡慕湖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同行们,在这风荷晚香的岳麓书院,他们或许要更多一些文化灵性,更多一些文化底蕴。因此,当我在岳麓书院看到一批研究书院的著作时,是一点也不感到意外的。在与岳麓书院共呼吸的朝朝夕夕之中,他们对书院文化必定有更深的情感和更多的理解。 中国古代的书院确实是一个十分奇特的文化现象。它跳出了传统的令人窒息的官办教育体制,在清风朗朗、清溪竹林…  相似文献   

11.
长沙市古典园林是湖湘园林文化的瑰宝。它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集书院园林、寺庙园林、宫苑园林和私家园林于一体。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便是长沙古典园林的典范。与江南古典园林相比,长沙古典园林更注重与自然山水的巧妙结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湖湘文化的意蕴,对今天的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等方面阐述了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中国传统书院文化、杏林文化和以此为主体的书院制建立的文化动因,分析了书院文化和杏林文化对医护专业学生的教育价值,从管理机构、导师制、学生组织、学生活动等方面介绍了深职院杏林书院的运行机制,回顾了杏林书院模式建立以来的学生管理和育人模式的实践,提出了杏林书院模式对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石鼓书院这座历经唐、宋、元、明、清五朝的千年学府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不幸的是,1944年6月,却毁于日军炮火,这成为我国教育界、文化界和衡阳人民的一大憾事、一大损失。2006年6月,衡阳市政府重修石鼓书院。重修石鼓书院不但是衡阳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需要,而且为彰显和弘扬石鼓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我国教育界和文化界的一大幸事。  相似文献   

15.
祭祀是书院办学的三大规制之一。岳麓书院作为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其祭祀场所丰富,祭祀规模宏大。梳理岳麓书院祭祀空间的变化及其祭祀之程式发现,岳麓书院祭祀空间井然有序,符合儒家礼制;所祀之人依时而增,日趋官学化。其教化功能在于:祭以学礼,立志明心;示教于生,经世济用;彰示道统,传学湖湘;开化民众,移风易俗。  相似文献   

16.
宋代书院促进文化学术的功能非常有限,主要是它的“官学”性质、儒学情结制约了学术文化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兴化书堂、书院发展的轨迹,揭示了书堂、书院与兴化文化的关系,指出书堂是唐、宋时期兴化文化生长的摇篮,而书院则是推动明、清时兴化文化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追溯中国书院文化的起源与流变,揭示书院在中国的文化教育和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孔子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书院开始于唐代,其功能一是为科举考试做准备,二是作读书休闲之用。宋代书院伴随着理学的产生而兴盛,南宋朱熹所到之处,则以创建兴复书院为首务,他以自鹿洞书院所写的“揭示”即学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的首要功能是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文本的人文教育),其次,书院也是发展学术思想、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学术创造的重要园地,以及维系社会舆论的场所。书院制度还随着理学向东亚国家的传播而播迁到韩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视野下的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资金、资源结合的方式举办、按民办机制运行的独立学院.在企业文化视野下,人力资源管理既有独特性,亦存在不少问题.独立学院应尊重企业文化的合理性,促进企业文化与高校文化的融合,进行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书院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宋元时期,随着书院的不断发展,这一制度化的教育机构在保持其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的同时,也通过御赐图书和院额、讲学活动和德行考核、学规的制定和祭祀活动等发挥着巨大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