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初思想家颜元对当时空疏的学风进行猛烈批判,力排宋学、汉学,主张"习行",从实事实物中求道,但因其自身气质性格及所凭藉思想资源都来自传说中的"三代",使得他在拿起批判的思想武器的同时又过于泥古而不知变通,无法突破旧有思想的桎梏。这或许正是颜元以及与他同时代士人们所难以摆脱的"文化宿命"。  相似文献   

2.
陈华亮 《成才之路》2013,(19):27-2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也就是说对于一门语言而言就是要"为了用而学,为了学而用,学了就用。"《英语课程标准》的思想与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不谋而合,英  相似文献   

3.
谈到柏拉图,人们自然会以“古希腊唯心主义美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冠其名首,而没有人说他是文章学家。而谈到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人们也自然会滔滔不绝地谈到他“美是理念说”、“艺术摹仿理念说”等美学思想和文艺思想,闭口不谈其中的文章学思想。本文试就柏拉图《斐德若篇》的文章学思想作一些初步的探讨。那么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究竟提出了哪些文章学思想呢?  相似文献   

4.
涉足宋学、汉学、今文经学的魏源,由"老经师"一变为注重经世实用之学,是他思想的第一次飞跃;由经世而积极参与盐漕改革和水利建设,是他思想的第二次飞跃;由"无双国士"而放眼全球,提倡师夷制夷,是他思想的第三次飞跃;晚年却由积极入世变为消极尘世,精神由昂扬而渐趋沉寂。  相似文献   

5.
<正>陶行知先生指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还进一步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新课标推崇的"以学定教"教育理念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非常吻合,而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以及孟子"自求自得"的学习主张更可以说是"以学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自然地理学》中。康德从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人的种属特征、性格气质、生活习俗等视域考察了18世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在孟德斯鸠"人从属于自然和气候"的思想基础上建构起他的地域美学思想。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是他重视审美经验的前批判期美学向重视理性分析的批判期美学的过渡,也是他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康德在《自然地理学》中阐释的受地理环境决定所形成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的差异、"鉴赏的偏离"、鉴赏是"对普遍使感官满意的判断"的思想、山区气候和乡愁悲剧的关系等,为他的《判断力批判》奠定了实践经验的基础,而《自然地理学》也因此成为康德建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孔子作为古老中国的精神领袖与思想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他的思想学说是"集"中国上古以来文化的"大成"。他的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君子之道、教学观、交友观成为现代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相似文献   

8.
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公关思想却可以追溯到古代。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他的关于"仁"、"义"、"信"、"礼"和"等思想并没有因为历史的发展而被人们遗弃,相反,他的这些思想和我们市场经济的产物公共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成了指导现代公关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是一个在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何以取得成功,历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曾国藩以"有本之学"构筑自己的学问体系,以"理一分殊"思想奠定自己的学问基础,以"中庸"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核心.三者构成曾国藩思想的大本大原.内在的大本大原是曾国藩成就其学术与事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嵇康的忠君观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魏晋时期竹林派玄学家嵇康的关注焦点多放在他"越名任心",蔑视礼教的思想旨趣方面,进而认为他非但不忠君,简直就是无君论的开创者。然而,深入分析嵇康的为文和为人,其确属"虽宗自然而未忘名教"者。不仅如此,他还是儒家忠君观念的维护者和实践者,他的忠君观念具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底蕴,而孔孟的"以道事君"、"从道不从君"等思想正是其忠君观念的思想源流和主旨。  相似文献   

11.
1794年5月,在法国大革命的斩首台上,年仅51岁的安托万一洛朗·拉瓦锡被革命党人斩首。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约瑟夫·拉格朗日在听闻拉瓦锡的死讯后,哀叹道:"我们用一秒钟砍掉了他的头颅,可是我们过1D0年都不一定能再等到一颗这么聪明的头颅。"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拉瓦锡,被人们评价为:其成就"犹如牛顿之于物理"。而比他的发现与成就更为可贵的是,他的科学精神与质疑思想推动着他对未知世界进行不尽地探索。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创造出了现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孔子并未对人性善或人性恶下定论。他重视"仁"和"礼"对人性的塑造,推动了人性理论及道德教育的进步。自律的"仁"和他律的"礼"辩证统一于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学思想和"礼"学思想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他人性论的矛盾性。正是孔子矛盾人性论的这两种不同的内在取向给了孟子和荀子不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教学做合一思想来源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他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就将"做"放到教学的中心环节,而在其中突出"做"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又不否认教和学的作用,提倡将知与行统一,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进而强调"教学做合一"。这一思想对于打造小学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闲人"雅歌——欧阳修词学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湖念语》及词体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出欧阳修的词学观念,即合乐可歌的体性、"聊佐清欢"的功用及"闲人"雅歌的审美理想。在词体文学音乐性、功用等方面,欧阳修与当时人们的观念毫无二致,不同的是他对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重视,这体现在他的创作与作品整理上。欧阳修的词学思想与宋人文化高涨不无关系,有别于鲖阳居士《复雅歌词序》所主张之"雅"。欧阳修的词学观念与其创作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他在遵循词体体性的基础上提升了词的品格,为苏轼、秦观等词人提供了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15.
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为英语教与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乐学"、"学思结合、学而行之、学以致用"、"教学相长"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其中五个方面,教师由此探讨孔子教育思想对小学英语教与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胡适与20世纪的中国词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对词学研究的介入,给20世纪新词学的建设以深远的影响。他对王国维思想的发展和对“清末四大家”的批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词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有反对,亦有拥护,从而形成了现代词学史上的“体制内派”和“体制外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权威,胡适成为人们进行思想批判的对象和目标,但是他的思想却借助胡云翼的《宋词选》得以深入人心,直到八十年代以后这一局面才有所改变,胡适思想的影响才得到真正的清算。不管胡适的“角色”是怎样的变化,他的词学思想的价值已经超越了自身,而成为20世纪词学思想变化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7.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工程教育家、桥梁专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他七十余年的工程教育实践经中形成的"习而学"的工程教育思想、"考先生"等工程教育方法在工程教育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倩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2):103-104,123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德育思想。其中,"明人伦"的德育目的观、"学以渐而至"的德育阶段观等思想,对当今的学校德育建设有着巨大的现实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康熙的哲学思想是理学思想.理学亦称道学,人们以宋儒讲论事物所以如此之理,兼及性命之说,大异于汉儒训诂注释之学,故谓之理学.周、邵、张、程奠定了理学的基础,朱熹集其大成.但因朱熹认为"性即理",世人谓理学;陆象山认为"心即理",世人谓之心学.康熙却是推重朱熹.他曾说理学"至于朱夫子集大成而继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世一定之规.……理正言顺,和平宽宏,非后世浅见而轻  相似文献   

20.
韩贞是泰州学派崇尚自然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与他的老师王艮、王襞一样,崇尚自然.他认为自然之理,妙之无穷;自然天机,最有活力;离开自然,寸步难行,自然之外也别无所传.强调自然的真实性,主张在自然面前"不着意"、"不犯手",一切顺应自然.韩贞崇尚自然的思想是泰州王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泰州学派学术思想中有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