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丁道洪 《大观周刊》2011,(15):242-242
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种身体练习.系统地掌握有关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并不断地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将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密切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全明 《大观周刊》2011,(41):177-177
一、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  相似文献   

3.
喻新涛 《大观周刊》2012,(39):269-269
科技不断发展的动力就是不断创新,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有开拓创新新的观念,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创造力.这样才能进行创造性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蔡九清 《大观周刊》2012,(9):169-169,167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探求、尝试、体验的过程。《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自然课要悉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并以探究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探索者,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如何"引导--探究"也就变地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李霜红 《大观周刊》2012,(25):245-245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内部矛盾性,即学习的需要和学生已有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因.  相似文献   

6.
赵志敏 《大观周刊》2012,(43):331-331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生活化。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处理信息能力、交往能力和反思能力,特别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活动中要认真组织,和学生一起制订方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还要有科学的评价手段和评价内容,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雷玉琼 《大观周刊》2013,(2):189-189
科学是什么?一般地说,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科学课是以实验和活动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活动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实验方法要简单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操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操作还要规范化,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钱敬宗 《大观周刊》2013,(2):197-198
目前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讲授法.很多学生也乐于用这种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这样的方法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高分低能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够用一辈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能在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万应书 《大观周刊》2012,(37):248-248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利用短暂的课堂四十分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教师和学生一起要开展识字、内容理解、问题探讨、知识练习等系列活动,内容和学习任务极其繁重。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设计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左亚惠 《大观周刊》2013,(3):167-168
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李国彬 《大观周刊》2011,(41):169-169
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或专题、课题),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式的目标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性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人从事历史教学多年.在实际教学中.切实感受到改革历史教学方式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对研究性学习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王锐超 《大观周刊》2012,(33):301-301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究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在操作中的动眼动手和动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又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总之,通过实验,培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艳梅 《大观周刊》2011,(48):180-180
旧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扬弃旧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海彬 《大观周刊》2012,(4):230-230
旧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扬弃旧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丽萍 《大观周刊》2012,(15):223-223
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要有高起点严要求的不懈追求,面对渴求知识的眼睛.把深奥的数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使其在枯燥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思考,这就要求教师不单是传授好知识,还要创新教学手段。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与创新的方法.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必学研究的问题.必学革新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养成善于思考.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6.
汤兆斌 《大观周刊》2013,(2):158-158
很多初中英语教师感到语法教学很棘手.有些教师不重视语法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英语语法是英语语言的结构规律,是词形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的总和.是英语语言的“骨架”,包括词法和句法。语法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法,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实践活动。学生英语语法掌握得如何.更是会直接影响到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7.
陈晓碧 《大观周刊》2013,(3):221-221
对初中生物教学而言,没有创新就没有提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教师最终只会被淘汰.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在探索中创新,把“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的第一个主题。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技能的培养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韩岫 《大观周刊》2012,(29):211-211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育是一种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教学基本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心理领导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多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责任重大,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学的问题,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名教师,本身素质再高,学生不买账,也是不行的,那么怎样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听老师的话,自觉地学起来呢?我认为关键在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使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勇 《大观周刊》2012,(52):131-131
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平台,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场”.是师生交往和互动、智慧生成的地方,是学校最常见的状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通过有效地创设教育情境从事教育活动,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提升和科学发展。要想达到构建和谐课堂,政治教师必须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新课程素质教育理念、策略、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曹梅 《大观周刊》2012,(28):241-24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科学知识的渗透、科学思想的培养,科学兴趣的激发,必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