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根据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构建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框架结构,这一体系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过程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高校实际教育中,重专业知识学习,轻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仍在部分高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足与缺失。本文从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角度入手,结合我院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对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作用、意义以及其开展形式做了充分的探索,希望能对丰富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着力建设以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建立高效的创新保障机制,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现行高校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的弊端,并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通过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建立学生个人学习电子档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的理念下,实践教学要与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相结合;在实践教学的方法上,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创建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6.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面临如何实现从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向实践教学体系转变的重大难题。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本文认为,在地方高校基本教学模式难以进行快速调整的情况下,紧紧抓住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这一平台和载体,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基地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下发以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被国家提升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各高校正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部署,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文章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其中涉及工作机制、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师资团队等方面的探讨,以期能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5):82-85,76
该课题运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实践反馈修正、对比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优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训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探索和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认为,改革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突出"五大创新",创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着力点带动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创新教学模式,以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评价机制,以评价的政策导向为助推器推动教与学的全面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以实践能力为重点引领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培养途径,以学科、产学研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工学结合下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管理机制目前还存在教师指导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科研创新的主动性缺乏,企业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因此,高校应从加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对工学结合下大学生科研创新管理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持续、高速、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大学生持续增加。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常态化质量监测平台、质量评价体系三个层面,提出了“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的常态化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建立信息化、便捷化、数据化的常态化质量监测平台和评价体系服务于政府宏观统筹、高校自我 监测评价和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1.
要有效地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不仅要改革和完善高校的考试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而且要使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基本能力。文章基于网络考核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对网络考核如何推动实验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实践创新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能力和素质得到协调发展的关键。文科生是我国高级文科人才的主力军,分析文科类学习的特点以及文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构成因素,建立基于能力本位的文科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其培养规律,既是践行高校实践育人的迫切要求又是高等教育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当前大学教育的迫切要求。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学手段方法单一、教育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较差。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师资,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构建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学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学风建设存在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厌学现象严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简单、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应采取以下对策: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是解决低年级问题的着眼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解决高年级问题的切入点;增强创新意识,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路径探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社会实践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形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和计划,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全面地深入分析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组织与管理制度.建立人才导师制,建立创新教学实践体系,构建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平台,建立创新素质、能力的评价体系等有效性措施,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勾建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生科技类社团通过开展学术科技类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高校第二课堂的建设,对高校学风建设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学生搭建各种科研平台,服务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此外,高校应加强科技类社团管理机制的建设,使社团活动适应当今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评价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既有反馈功能,又有导向功能。过程性学习评价将更全面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反馈、调控、激励等功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监管,适时对教学进行调整和动态推进。我们探索构建与现代汉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相匹配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全面推进“N+1+1”过程性综合评价改革,从而达到“教学评”的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