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宁 《大众科技》2012,14(4):127-128
当水样浑浊时,水样消解不完全,有机物对总氮的测定造成了干扰;当水样中的氮以氨氮为主要存在形式时,在消解过程中部分氨氮转化成氨气逸散造成的损失,使得总氮的测定值偏低。文章通过实验表明,可以对浑浊水样进行过滤以及对氨氮含量高的水样进行稀释来解决总氮测定值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影响氨氮测定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从水样保存到实验环境再到反应条件都会影响到测定结果,本文从反应时间、温度、pH值、滤纸选用、试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对氨氮测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水质中的氨氮是国家环保部推荐使用的标准分析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常在污染源监测和地表水例行监测中广泛应用.在实际操作中,空白值,干扰的消除,样品保存等问题对氨氮测定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该方法测定氨氮做了一些经验小结,希望能与广大分析工作者分享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氨法脱硝烟气治理工艺在煤电等领域获得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用于评估脱硝后氨排放水平的"氨逃逸"值低,由此计算的氨排放量小,不能反映真实的脱硝过程中的氨排放水平,氨法脱硝产生的氨排放问题被忽视;若用未参与还原反应的氨气浓度,即"氨氮逃逸"值代替"氨逃逸"值,能够真实反映脱硝后的氨排放水平,并可用于脱硝喷氨控制。未参与还原反应的氨气在烟道中能够形成铵盐等氨氮物,氨氮物通过粉煤灰、脱硫废水、雾滴等被携带排出烟道,外排的氨氮物大部分最终形成氨气排至大气。在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和"氨氮逃逸"浓度间需要寻求平衡,合理控制"氨氮逃逸"值。  相似文献   

5.
农永光 《科技风》2012,(13):112
本论文论述了氨气敏电极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原理及氨气敏电极法在线监测仪的运行,以及目前该方法在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海水中测定氨氮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按照国家标准HJ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含量,试验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了各种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考虑到了各种输入量的影响,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经过计算给出测量不确定度,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测量重复性、测量线性及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同时测定了国家水质氨氮的质控样(BW0598)标准值及扩展不确定度为:9.92±0.50μg/m L,k=2。与本实验室测定结果为:μg/30.10m L,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分析方法进行描述,对方法的选择和测定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氨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测定地表水中氨氮浓度的水样预处理过程中,利用离心机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溶液中的絮凝沉淀物沉积于离心管下层,取上清液,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可以简便快速地测定地表水中氨氮的浓度,方法准确度较高,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正氨氮含量是评价水体污染和自净状况的重要指标。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_3)和铵离子(NH_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以游离氨或铵盐形式存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和水温。当水的pH值、温度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铵盐的比例高。氨氮对水体造成污染,使鱼类死亡,还可能形成亚硝酸盐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我们进行了不同水体中氨氮含量测量与氨氮去除方法的探究实验,希望为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skalar流动分析测试水中氨氮的技术原理,通过精密度、准确度以及和国标方法的比对实验,建立了间隔式流动分析测定氨氮含量的方法。经测试,方法检测限为0.03mg/L,用于黄河水样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郭艳玲  王佳  赵丽莉  孙亦静 《大众科技》2010,(10):140-140,137
通过实验比对,絮凝沉淀法适合较干净的清洁水氨氮的测定。而对于污染严重的污水,则用蒸馏法测定氨氮。氨氮测定中有许多干扰物质存在于水体中。比如:脂肪胺、芳香胺、醛类、丙酮、醇类和有机氯胺类等有机化合物,以及铁、锰、镁和硫等无机离子等,因产生异色和浑浊亦影响比色,需经过相应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1年环境状况公报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因此加强饮用水源中氨氮的监测已显得尤为重要。在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氨氮的限值也有了明确的规定,饮用水标准不超过0.5mg/L。目前,通常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氨氮。对水样的预处理一般采用絮凝沉淀法和蒸馏法,其两种预处理方法的最终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差别,蒸馏法预处理后的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值,相对来说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在进水氨氮浓度为914.2mg/L,水温18℃的条件下,分别考察了磷酸铵镁沉淀法(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 precipitation method,MAP)处理高浓氨氮污水时p H值、反应时间及镁盐投加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 H值为9.5,反应时间9min,n(Mg2+):n(NH4+):n(PO43-)=1.2:1:1时,出水氨氮浓度为16.19 mg/L,去除率可达到98.18%。  相似文献   

14.
采用离子色谱法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地表水中的氨氮,并对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测定,并做了样品加标回收试验,最后对样品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比经典的氨氮测定方法有一定的优点,同时也能满足实际样品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18)
在测定焦化污水氨氮含量时搭建一种高效、简捷和准确的方法,对焦化污水的治理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文中对焦化污水氨氮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与分析,并列举出实际测定的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以两种方法对同一种酱油样本进行检验测定,这两种标准分别是:ZBX66014—87、GB/T5009.39—1996。最终的结果显示,GB/T5009.39-1996标准测定标准测定氨基氮含量偏低,ZBX66014—87标准测定氨基氮含量偏高,但ZBX66014—87法扣除半稽懂凯氏定氮法所测铵盐氮含量后,结果与茚三酮比色法所测值相当。  相似文献   

17.
全球工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排放日益剧增,严重地影响到了水质营养,造成环境污染.废水处理问题将成为全球热点关注问题,其中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工艺的研究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化学沉淀,分析药剂进行配制的比例值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作用,应发挥化学沉淀法的优势,改善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8.
优化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对水样中氨氮的测定。水样前处理采用蒸馏法;针对硼酸吸收液在氨氮测定中的影响,对硼酸吸收液的浓度进行了优化;探讨了硼酸吸收液的吸收效率;对不同浓度水样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为96.7%~102%,相对标准偏差为0.9%~4.6%。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掩蔽剂酒石酸钾钠溶液的保存条件和存放时间,发现该溶液存放越久,氨氮标准曲线的截距变得越大;并对绘制曲线时截距常常偏大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掩蔽剂的保存方法以及有效期,使得氨氮测定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80~90年代典型的四次厄尔尼诺年那曲地区冬半年主要气象要素与气候同期值比较发现,厄尔尼诺年那曲地区冬季为冷冬,气温较常年气候值偏低;0厘米地温出现异常偏低;气压存在偏高、偏低两种类型;厄尔尼诺对降水的影响不是很显著;蒸发量和日照呈减少趋势,没有明显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