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通过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连续流动法对水中氨氮的精密度、准确度以及实际样品的测定发现,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精密度分别为0.70%和1.22%,两者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在0.32%~4.76%之间。但连续流动仪法前处理步骤较少,操作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还可以降低因为前处理操作过程带入的干扰,更适用于大批量的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研究了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水中氨氮的优越性。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污染少等优点。每小时能测80个样品,测量范围在0.10~5.00mg/L,最低检出限为0.001mg/L。对该方法的回收率作了试验,所得结果在96.9%~103.7%之间。  相似文献   

3.
农永光 《科技风》2012,(13):112
本论文论述了氨气敏电极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原理及氨气敏电极法在线监测仪的运行,以及目前该方法在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海水中测定氨氮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离子色谱法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地表水中的氨氮,并对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测定,并做了样品加标回收试验,最后对样品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比经典的氨氮测定方法有一定的优点,同时也能满足实际样品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分析方法进行描述,对方法的选择和测定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氨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水质中的氨氮是国家环保部推荐使用的标准分析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常在污染源监测和地表水例行监测中广泛应用.在实际操作中,空白值,干扰的消除,样品保存等问题对氨氮测定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该方法测定氨氮做了一些经验小结,希望能与广大分析工作者分享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测定地表水中氨氮浓度的水样预处理过程中,利用离心机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溶液中的絮凝沉淀物沉积于离心管下层,取上清液,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可以简便快速地测定地表水中氨氮的浓度,方法准确度较高,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1年环境状况公报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因此加强饮用水源中氨氮的监测已显得尤为重要。在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氨氮的限值也有了明确的规定,饮用水标准不超过0.5mg/L。目前,通常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氨氮。对水样的预处理一般采用絮凝沉淀法和蒸馏法,其两种预处理方法的最终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差别,蒸馏法预处理后的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值,相对来说更准确。  相似文献   

9.
文章按照国家标准HJ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含量,试验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了各种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考虑到了各种输入量的影响,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经过计算给出测量不确定度,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测量重复性、测量线性及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同时测定了国家水质氨氮的质控样(BW0598)标准值及扩展不确定度为:9.92±0.50μg/m L,k=2。与本实验室测定结果为:μg/30.10m L,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18)
在测定焦化污水氨氮含量时搭建一种高效、简捷和准确的方法,对焦化污水的治理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文中对焦化污水氨氮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与分析,并列举出实际测定的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再生水主要用于河湖补水,但再生水中污染物本底值较高,对周边水体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2015—2017年北京潮白河顺义段再生水、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监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水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再生水长期补给河道后周边水体的特征。结果表明:①受再生水水质影响,再生水补给河道的地表水总氮在所有监测点均出现超标;河道沿程氮、磷含量降低,pH值升高,夏季更为显著,与藻类光合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等因素有关。②周边浅层地下水水位稳定,仅存在季节变化;水化学类型以HCO3·Cl-Na·Ca型为主,与再生水相似;140个水样中120个符合地下水Ⅳ类及以上标准,沿地下水流向水质有变好趋势;19个水样氨氮超标,主要出现在河南村橡胶坝附近,氮素可能来源于周边农、林地土壤氮素和灌溉施肥输入。③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主要水化学组分存在差异,与入渗过程中发生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混合作用有关;河流渗漏影响到了距离河道中心约425 m的浅层地下水水质。本文可为进一步改善潮白河及其周边地下水水质和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是黄河水沙关系调节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框架,回顾了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完善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建议。黄河流域是中国现代水权制度建设的典范,通过自发和问题驱动机制,流域制定了水量分配方案、开展了水量调度、探索了水权转换和进行了水权明晰。但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没有完成,存在用水计划没有灵活性、用户没有选择性、交易没有市场以及调度取代取水许可管理等问题。同时,水权制度还面临40年来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水资源量、用水结构和水沙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最后,建议黄河流域进一步明晰水权、建立生态和环境水权、构建水权交易机制、转变机构职能和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监测、计量和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战略调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绍凤  梁媛 《资源科学》2020,42(1):29-36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流域水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为保护生态系统提供助力,也要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水沙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径流量显著减少,但近期有所回升,来沙量急剧减少。为保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面对黄河水沙变化、区域水资源供需变化等新形势,本文估算预留生态(含输沙)水量(80亿~120亿m 3)、下游南水北调及海水利用可替代黄河供水量(25亿~45亿m 3)及上中游部分产业发展需水,研究向黄河上中游分配更多水量指标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方案,并提出完善水权转让与补偿制度、探索用水指标与土地指标调控的联动机制,以推动新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跨界河流分水问题关系着河流健康、人水关系,影响着区域协调发展甚至安全稳定。黄河水量分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需要攻克的主要难点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跨界河流分水的研究较多,但一直没有准确、合理的定论,黄河“八七”分水已经经历了30多年,急需要调整却难以进行。本文基于资料搜集及大量文献分析,总结跨界河流分水思想、原理及规则,提出一套系统的跨界河流分水计算方法,即“基于分水思想—分水原理—分水规则的多方法综合—动态—和谐分水方法”(简称SDH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该理论方法并充分考虑黄河流域实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计算得出黄河分水新方案,并进行结果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跨界河流分水是一道难题,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复杂关系,需要树立先进的分水思想,包括可承载分水思想、和谐分水思想、公平分水思想、共享用水思想和系统分析思想;②提出的分水方法综合考虑现状分水方案、现状用水和未来用水需求、人口、GDP、流域面积以及总体最优等因素,随可分配水量变化而同比变化,并符合最小需水和用水效率约束,是非常合适的;③黄河“八七”分水方案需要调整,考虑总可分配水量的变化,分别计算确定了假设分配水量370亿和300亿m 3两种情况下的黄河分水新方案(称为“19ZQT”分水方案),并分析论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提高用水效率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深入探究黄河流域用水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动态演进趋势,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基于非期望产出的全局至强有效前沿最近距离模型(MinDS模型),对2000—2017年黄河流域用水效率进行科学测度,从全国视角、区域比较视角及流域内部视角全面刻画黄河流域用水效率的空间格局,并借助扩展的分布动态学模型探究黄河流域用水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用水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下游地区用水效率始终高于中上游地区,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黄河流域用水效率在部分年份存在极化现象,空间因素能够明显影响黄河流域用水效率未来的空间分布,相邻地区用水效率的相互作用导致长期内黄河流域用水效率差距逐渐缩小,存在着收敛于中间水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陈琛  郭甲嘉  沈大军 《资源科学》2021,43(4):799-812
流域水资源配置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本文应用破产理论和规则,研究了4种情形下的黄河流域水量分配和再分配,包括1987年流域水量分配、流域水量与入河泥沙量变化下的再分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再分配以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下的再分配。得到以下发现:①1987年流域水量分配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发现,分配最接近SSRs-PRO规则,在考虑省区地理位置的基础上体现了上下游统筹。②在当前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水沙关系变化情景下的分析表明,流域再次面临破产分配。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综合农业用水效率的再分配显示,用水效率高的山东、河南和四川在所有破产规则下分配水量都增加,而效率低的山西、青海、甘肃和宁夏都下降。④比较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50.0亿、90.0亿和170.0亿m 3的规模发现,调水90.0亿m 3并继续沿用“87方案”的SSRs-PRO规则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将破产理论应用于黄河流域为黄河流域水量分配和再分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马军旗  乐章 《资源科学》2021,43(11):2277-2288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本文使用2007—2018年全国流域重点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对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水环境治理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了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效果,且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呈现出显著的长期治污效应,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机制分析表明,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发挥了显著的制度激励效应,通过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资,降低工业废水排放,改善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状况。③从空间角度而言,与黄河流域中上游城市相比,生态补偿政策对下游城市水环境治理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据此,从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重视中上游地区生态转移支付、建立多元主体联防联治水污染治理体系等角度提出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2013年5月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清河流域枯水期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清河枯水期的水体中溶解氧、氨氮均满足标准要求;仅清河干流上貂皮屯断面pH值超标,其它各断面均满足标准要求;个别断面的总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结果最差的是总氮,仅清河干流清河桥断面的总氮浓度满足要求,其它各断面均超标。水质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农村面源污染。应积极采取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哈纳COD快速测定仪在黄河水质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仪器使用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精密度、准确度以及和国标方法的比对实验,建立了适合高含沙量河流的COD快速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新一轮的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形成长江流域江苏段高强度高密度的产业集聚,对沿岸地区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本文采用内梅罗方法对该段10个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铅等,并进行主要污染物与工业生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长江流域江苏段饮用水水质处于清洁等级,水质安全状况为良好状态,但部分水质监测因子仍有超标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长江流域江苏段水源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