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虹 《科教文汇》2011,(2):129-129,136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理论的影响不仅存在于西方哲学和美学,而且波及历史学、语言学等各个领域。就语言学领域而言,一方面伽达默尔用哲学诠释学的观点讨论并阐明了翻译是译者与文本进行对话并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这不仅在理论上论证了译者劳动的创造价值,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翻译研究中译者的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相关理论,为我们在翻译研究中如何看待译本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翻译标准赋予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加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历史效果意识理论,效果历史原则肯定了不同时代的译者对同一文本重译的必要性,鼓励译者不懈地追求翻译的最高境界。探讨翻译中的历史效果意识即探计该理论对现阶段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原则,从视界融合与文化过滤,文本的空白,诠释的历史性与误读三方面,来看古诗翻译的多元化.认为译者视界和作者视界无法完全融合,因此古诗翻译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马铁威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6X):194-194,201
根据伽迭默尔的诠释学原则,从视界融合与文化过滤,文本的空白,诠释的历史性与误读三方面,来看古诗翻译的多元化。认为译者视界和作者视界无法完全融合,因此古诗翻译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杜雪琴 《科教文汇》2014,(11):110-111
英国翻译理论家Mona Baker从叙事角度审视翻译与政治文化冲突的互动关系,将翻译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基于Mona Baker的观点,本文审视了中医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政治文化冲突,并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叙事建构策略,以促进中医对外积极传播。  相似文献   

6.
法律解释中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论证一直处于分庭抗礼状态,化解这种矛盾的方法是找到法律解释的诠释学基础。主观解释论的哲学基础是作为方法论的诠释学,客观解释论的哲学基础是作为本体论的诠释学。方法论与本体论统一的解释学坚持文本中心,消解了立法者与阐释者的僵硬对立,实现了二者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7.
波普尔的"客观主义诠释学"在诠释学研究中独树一帜:既不同于传统的主观主义诠释学,也不同于实证主义对诠释学问题的理解。它将诠释和理解问题放在"三个世界"理论的背景下,紧紧抓住"第三世界"与"第二世界"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开创了"正统"诠释学之外的另一种诠释学。  相似文献   

8.
中医跨文化传播的蓬勃兴起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英语翻译的多元发展和深入研究。然而,中西方在文化和思维逻辑上存在差异,中医术语晦涩多意难解,译界对中医英语的修辞、篇章、文化、语言特点等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仍然是中医英语翻译不可忽视的障碍。文章试图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中医术语翻译过程的认知机制,探讨中医术语的翻译策略,以期提供一些排除中医英译障碍的理论研究思路和翻译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9.
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情报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梳理诠释学的发展历程和哲学诠释学与情报学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元概念、研究使命和研究范式三个视角对哲学诠释学作为情报学的元理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继而尝试性地构建了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广义SCU过程模型,对其内在运行机理进行整体性探索;最后提出哲学诠释学视域下今后情报学研究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姜晓瑜  于洋 《今日科苑》2010,(8):242-242
本文探讨了中医病名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应遵循忠实、准确和比照的原则,并适时采用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和象译法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医英语教学和中医翻译的现状,我校从2012年开始对人文学院英语教师实施了一系列中医药课程相关培训工作,并进行了中医药翻译基地建设,旨在借助中医药翻译基地建设,通过校本培训,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中医英语教师队伍。本文从师资现状、师资建设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涂宇明 《科教文汇》2014,(33):20-21
结合中医英语教学和中医翻译的现状,我校从2012年开始对人文学院英语教师实施了一系列中医药课程相关培训工作,并进行了中医药翻译基地建设,旨在借助中医药翻译基地建设,通过校本培训,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中医英语教师队伍。本文从师资现状、师资建设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诠释学、“新三论”、心理学等学科方法在情报学科中的应用,为情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分析哲学和诠释学的渊源及其特征 ,从方法论的维度阐明了分析哲学和诠释学之间相互沟通和对话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理解”与“解释”一直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术语出现的,理解与解释也成为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对立的因素之一,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方法论之争也多源于对理解与解释的辩驳。有着科学与诠释学双重理论基础的科学诠释学的提出与建立,基于理解的三个模式与解释的三个阶段及应用的诠释学分析,表明了整个科学无一不是处于诠释学的反思范围之中,科学诠释学关于理解、解释与应用三者的辩证统一,更大程度地弥合了传统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截然二分的裂隙。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3)
中医典籍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通过使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可以平衡好这两点性质。本文以《黄帝内经》的三个全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比三个译本的篇名翻译,分析了三个译本的总体特点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诠释学的起源与历史发展脉络,探索诠释学成为图书情报学一种研究方法的可能性.认为诠释的对象、循环和环境等具体方法在图书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将有助于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情报学元理论研究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情报科学》2007,25(10):1449-1457
介绍了元理论的概念及其在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用现代哲学思想作为元理论基础,对情报学中实证主义、建构主义、语言游戏论和诠释学等元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由新《公共英语教学大纲》引发对中医英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科技通报》2008,24(3):438-441
根据新《公共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就在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中医英语教学中引入翻译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增加翻译实践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的实施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语言是典型的模糊性语言,是中医模糊思维在语言上的体现. 通过对中医模糊语言的译例的分析,总结出三种翻译方法,即精确译模糊、模糊译精确和模糊译模糊.探讨中医模糊语吉的英译,旨在帮助国内外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内涵,进一步促进中医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