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的跨越式属于极宝贵的思维品质,以思维的进程来说,它表现为省略思维步骤,加大前进的“跨度”从思维条件的角度来讲,它表现出跨越事物“可见度”的限制,迅速完成“虚体”与“实体”之间的转化,加大思维“转换的跨度”。  相似文献   

2.
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从现象到物理问题的解决,必然要越过中问的“跨度”,要越过跨度,在二者之间寻求某种“关联”,因模型依存在现象之中,寻找关联的过程就是借助思维特别是理性思维构建模型的过程,构建模型是研究物理现象的基本观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周易》的诗性智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从原始诗性思维生发成为充满诗性智慧的“天人合一”精神。在理解世界的生成和变化方面,它表现为二项生成的诗性哲思;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它表现为让物性保持本真、充分自我呈现的诗性直观;在处理人间秩序方面,它表现为以天道提升人道,以人道顺应天道的诗性伦理。这种诗性智慧的本质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对“生”的深深眷顾,它让我们看到了克服现代文明弊病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速中学数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我们从93年下学期开始进行了“中学数学优化思维教学”课题实验,循着“启迪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一基本思路,从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入手,对数学思维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力求达到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通过四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初见成效,主要表现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开发了智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思维灵活,视野开阔,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大面积提高了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汇集了大量来自教学实践的第一手资料,探索出  相似文献   

5.
任守运 《生物学教学》2004,29(12):36-37
对于跨度比较大的知识点来说,“知识链”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效果。它不但能将新旧知进行链接,而且还能激发并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使学生具有更大的思维活动空间。笔者对高中《生物》选修本“生物固氮”一节“知识链”教与学的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两节“液体的表面张力”同课异构教学进行研究,以“液体表面张力”概念的构建为例,阐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进程。  相似文献   

7.
思维品质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有赖思维品质的培养。一、在“一题多问”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它表现为在智力活动中能深入思考问题,善于追本溯源,见微知著;善于概括归类,逻辑性强;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假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在应用题教学中,运用“一题多问”给学生创设适用知识的新情境,引起新的思考,帮助学生同中辨异,异中寻同,从而把握问题的本质。如“,分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8.
周禹 《云南教育》2001,(6):33-3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散思维 (又称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不能发散的思维是不可能创新的,因此,发散思维不仅是学生时代智力发展的“催化剂”,还是一个人事业成就和发明创造的“加速器”。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概念、一条规律、一种方法或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出发,产生另一种或多种想法 (或联想 )的思维方式。它既表现出人的思维“能动性”的本质,也表现了人的思维的发展性、变革性和创新性。它促使人们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引导人们进行各种探索和创新。   发散思维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 ,探讨了艺术语言产生时的心理过程 ,认为 :艺术语言的思维是心象性思维 ,心象思维明晰化 ,就成为意象思维。艺术语言思维的根本目的是在“意”而不在“言” ,即“言” ,只是表现“意”的形式材料和手段而已。艺术语言的思维过程 ,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形象思维 ,即心象思维 ,“心象”是一种“心灵化的表象” ,它是渗透了主体认知、情感、心绪、审美体验等的表象。潜意识中的心象思维明晰化、语词化 ,就成为意象思维。  相似文献   

10.
思维活动的外部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衡量数学思维质量的指标 ,它包括思维的深刻性、严谨性、广阔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 ,思维品质的差异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差异。下面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思维品质的培养。采用“变式”教学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深入事物的本质 ,洞察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正确预见事物发展的进程和结果 ,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正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对于概念教学 ,除选用恰当的方式引入感性材料外 ,关键要对各种具体材料进行抽象、概括 ,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建立概念后 ,要…  相似文献   

11.
曾杰 《成才之路》2013,(10):I0005-I0005
第10讲 社会思维的基本类型(中) 二、社会情意思维社会思维是知、情、意的统一。情意思维是社会思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情意思维又称社会情志思维,它以人们的社会动机为基础,主要表现为情感、情绪、兴趣、意愿、意志、信念等形式:它是人们社会思维的基础和动力。从宏观上看,社会情意思维还应包括社会习俗、社会传统、社会风尚等“历世相沿,群居相染”而形成的社会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相异所致人们思维差异之维入手,本文就东西方人们的思维模式语言符号物质化异性表现进行了的分析和探讨:认为思维模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思维模式的相异导致了语言符号逻辑组合的异性和审美意趣的异性。但认知共识奠定了跨文化跨语际人类交际活动的基础,故“和而不同”的翻译原则是跨越由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和跨文化跨语际成功交际中思维认知转换的“一般原则”,它有助于译者在具体的译文活动能从“形而下”的思维过程升华至“形而上”的思维转换过程,再从“形而上”的一般认知回到“形而下”的微观操作。  相似文献   

13.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一种固定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表现为人们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和专注性。它是一种思维的惯性,其积极的一面是有利于学生的连续学习,特别对知识迁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习惯性思维上,容易产生负迁移作用,也会造成方法定型化、“先入为主”的情况,有时还会以“功能僵化”的形式反映出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行为系统,从立体思维来看,这个系统由目的性思维和行为性思维组成了它的共时结构。随着写作活动的不断深入、展开、进行,这个共时性结构的思维又表现为若干层次之中,“主题”就是其中的目的性范畴(详另文《知行递变;写作行为的思维模式与基本原理》)。因此,在写作行为系统中,“主题”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但主题是什么呢?这却还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辩证思维推理与普遍思维推理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推理。辩证思维推理具有矛盾性、具体性、系统性、全面性与整体性等基本特征。根据分析客观矛盾的思维进程方向的不同,可将辩证思维推理分为“辩证演绎推理”、“辩证归纳推理”与“辩证类比推理”三种类型。辩证思维推理在认识中具有推出新知识的作用,它有助于科学预见、科学发现与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6.
曾杰 《成才之路》2013,(2):I0005-I0005
第二讲社会思维学的理论饰系 任何一门科学,都不是光靠知识的堆积,而必须形成一种理论体系。建立社会思维学的理论体系。要贯彻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历史和逻辑统一的原则,“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二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即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叙述方法。社会思维学根据上述原则,应该以个人思维与集体思维的辩证关系为轴线,以人的活动为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及其在教育中的发展和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以来,人们开始把“直觉”概念从哲学、艺术中抽取出来,放在人的一般认识思维活动乃至各种创造过程中加以讨论,把直觉思维看做是从事实到理论,从旧理论到新理论的“跃迁”或“突变”的一种思维方式,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1.直觉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不仅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可见,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延伸于创造活动的所有领域,它为任何一个正常的个体所具有,而非少数天才人物所独占。直觉思维所具有的这一普遍性特点,不但为直觉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传统中国文学和现代西方文学为两大参照系,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为切入点和主要论域,着重讨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体精神、主体品格,以及主体思维和运思方式这三个问题。作者认为:就传统中国文学和现代西方文学而言,其主体精神可以分别概括为“它律性的自律”和“互约中的自由”。20世纪中国文学虽然在主体精神方面开始了“从自律到自由”的世纪性转折,但其发展路径和本质,则可表述为“自由与它由间一种摇摆不定和奇怪的混合”。与之有关的,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在基本品格方面所表现出几个较普遍明显的特点,即“忧患情结”、“否定意识”、“悲剧色彩”。此外,在思维类型尤其是方式方面,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一方面承续着中国民族思维和文化的“象本位”传统,同时又受染于西方“符本位”的科学和理性精神,在审美“观照-读解-判断-表述”诸环节表现出以“符象互补、符象合一”为特征的思维和运思方式的转型趋势  相似文献   

19.
“拇指教育”比“食指教育”更有助于推动我们的教育进程,符合教育规律,促进我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它可以给孩子一个激励、快乐、积极进取的成长环境,为孩子提供挖掘潜力、开拓思维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政策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其哲学思维折射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的时代精神,不仅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政策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在21世纪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邓小平政策思想之哲学思维,主要表现为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论原理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运用辩证法原理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永恒主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共同富裕”的价值标准;运用认识论原理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