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田野调查和有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裕固族学校教育功能进行较为深入的、整体性的社会人类学分析后发现:裕固族学校教育应该有两个基本的功能,一是传授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知识,促进社区发展,使学习者适应主流社会生活,并通过筛选和分配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二是传承本民族文化,使学习者通过文化濡化适应所在社区生活,从而维系民族认同和所在社区的存在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东城区遂安伯小学所在社区曾被评为市级首都文明社区。它是"老北京"聚居的小区,有着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还有北京文博交流馆等单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亦居住在此。学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积极发挥主体性作用参与社区教育,把社区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学校、家庭、社区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明共建、共同发展",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社区居民身边。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就要注重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中小学要实现特色发展,核心是要培育良好的学校文化,或者说,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和基石。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途径很多,例如,把学校已有的"亮点"放大,挖掘"亮点"背后的先进教育理念,使"亮点"成为校长乃至每个教师自觉努力追寻的教育教学方向,今日的"亮  相似文献   

4.
地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提升人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促进社区文化繁荣,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并且满足社区教育发展的"本土化"需求。社区教育就需要通过确定符合地域社会文化发展的社区教育目标,积极开发地域文化社区教育课程,形成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来实现与地域文化的真正融合。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多元化、专业化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完善社区教育评价制度及学校、政府部门的合作联动,保障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感动教育"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是提高师生人文道德素养,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作者以所在学校为例,从文化理念系统、物质文化系统、行为文化系统和制度文化系统四个方面阐述学校文化建设内容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许昌良 《中小学校长》2011,(11):34-35,47
"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文化的印记,学校就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有文野之分,无论"文"或"野"的文化、精致抑或主流的文化,都是从学校流淌出来的。古往今来,人才主要是靠学校培养出来的,无论是古代的私塾、书院,还是现代学校,无不留下其特有的文化的烙印。正因为如此,人们说"办学校就是办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都有着强化学生及社会成员文化认同的教育意义,二者只有形成"共生共谐"的互补关系方能推动民族文化认同的辩证统一。学校教育与校外"文化心理场"共生共谐的内涵在于各自内部要有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行动,且在内容结构上形成整合互促之态,并借助政府、学校、社区力量的协调配合而采取多元灵活形式来展现。现实中要使这一理想得以实现,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发展导向;增强"文化心理场"对学校教育的基础意义;营建利于"文化心理场"生长的学校和社区联动环境。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学校文化涵义的阐述,分析了学校文化的六个形成因素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行政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文化、学校所在的社区文化,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学校文化的特点并提出学校文化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9.
大学处于城市和社区之中,与所在社区、城市之间有着同生共存的密切关系,创建和谐社区,营造和谐校园,离不开学校与社区的双向参与和沟通合作。通过大社区文化的营造,促进大学生群体文化、在职教职工群体文化、社区居民群体文化和离退休职工及居民养老群体文化的融合,实现文化校园、育人环境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0.
刘明建 《人民教育》2012,(12):14-16
随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对"文化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育人"的关键是从学校的土壤里生长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然后用这种文化潜移默化、浸润身心、化育英才。我所在的四川省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拥有近180年的历史,经历了"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城乡接合部城镇小学——城市化示范学校"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探索学校的文化特色,于2000年12月提出了"和美教育"的学校文  相似文献   

11.
一、对地域性美术文化的界定 “地域性美术”是指利用学校所在地域中隐藏的具有教育教学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美术文化资源,开展美术教育教学活动。此概念中的“美术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城市、社区、风景区、地方美术材料、民俗风情、古建筑、民间艺术、节日庆典活动、文化艺术主题活动、图书馆、展览馆等。  相似文献   

12.
从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观察,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民族文化宗教性的残存;民族文化丰富性的缺失;民族文化完整性的缺失。为此,加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应采取"统整"的课程模式,构建"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课程体系,加强民族地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作指导,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要求;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路;要成为加强城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要依靠社会力量办社区文化,注重对城市社区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培育;要找准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4.
黄小云 《成人教育》2013,33(1):53-56
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区域"文化自觉"的程度和社区教育"时间度、空间度、效用度"三维影响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文化自觉"包含"文化认同、文化需求、文化追寻"三个层次。"文化自觉"如何与社区教育的"三维"有效衔接,满足社区居民"职业技能、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不仅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元素,更要紧的是,它是"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这里的"能力"和"习惯",我的理解就是"行为方式"。一所学校的哲学与文化乃至品牌特色,绝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更不是靠策划出来的,它总是在其特定的社会生态与办学历程中积淀起来的,专家与公司的策划也好,包装也罢,总不能撇开一所学校具体的历史与现状凭空"提炼"。至少必须考虑学校所在社区的社区文化,学校自身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区域文化自觉的程度和社区教育"时间度、空间度、效用度"影响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文化自觉包含"文化认同、文化需求、文化追寻"三个层次。文化自觉如何与社区教育的"三维"有效地衔接,满足社区居民"职业技能、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也成为了当前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七宝明强小学所在的闵行区七宝镇城市化发展迅速。我们在享受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不断感受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学校文化与家庭文化的矛盾。德育就是文化冲突的睛雨表。以前教师经常感叹"小气候敌不过大气候""5 2<5,'(五天的学校教育与两天的家庭、社会教育相互抵消)。如何使德育达到"5 2>7"的效果,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德育联动制度,是我校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  相似文献   

18.
周娟  鲜耀 《职教论坛》2012,(27):49-52
校内、校外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我们在强调学校教育重要性的同时,社区教育在普及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中的功能不可忽视。社区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使民族文化以一种"活"的方式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19.
胡兰 《广西教育》2013,(40):50-51
今年2、3月,承蒙中美教育联合会邀请,我们一行4人赴美考察交流,参观了3所美国学校。我们首先参观了洛杉矶的California小学,该校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学,是3所学校中生源条件最好的,所在社区拉丁裔占主流,还有白人、亚裔、墨西哥裔。接着我们参观了圣地亚哥的Benchely-Weinberger小学,该校位于墨西哥裔聚居的贫困区域,但是校领导们的言谈举止却显得有些"财大气粗"。最后我们参观了洛杉矶的圣特莫尼卡社区学校,该校同样位于墨西哥裔聚居的贫困区域,但是该校实行公立学校自主化办  相似文献   

20.
2017年5月,伴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提速,潞苑小学成立。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一所学校?秉承着"以科学管理做基础、坚持走文化立校之路、努力办一所有灵魂的学校"的办学价值追求,潞苑人积极探索与实践创生"办有根基的教育,育有品质的学生"文化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