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评述太极拳对大脑结构重塑与功能改善等方面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探索推进太极拳促进脑健康研究与普及的具体方案:从构建“太极拳+脑健康”理论体系引领相关实践、构建“太极拳+脑健康”阐释体系塑造社会认同、构建“太极拳+脑健康”知识体系凝聚公众共识等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相关实践提供依据和指南;从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太极拳+脑健康”研究高地、开展百万例真实世界研究、开展太极拳防治脑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等方面建设太极拳促进脑健康的研究网络,追踪、提炼、诠释实践中的新变化、新走向;从形成太极拳防治脑疾病的专家共识与实施指南、太极拳防治脑疾病的社区方案、打造“文化普及+体育锻炼+智力促进”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太极拳练习体系等方面形成太极拳“保护脑、开发脑”的中国方案,提升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田径运动员和大学生肢体血流图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流图(Rheography)又叫电阻图(Impedance)方法,是近年来引进的一种医学测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人体无害的高频电流以测定各器官血液搏动性流动所引起的电阻抗综合性变化,经过仪器放大,可以客观记录被测量部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血流图对于脑、肺、肝脏、肢体等器官的血液供应量、血管床弹性及血流通畅程度等机能状态均能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进行测量.它是一种操作比较简单、快捷而无损伤的生物物理学检查方法。目前国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测量脑、肺、肝等器官的血流动力状况,以诊断这些部位的疾病。用血流图法测量肢体血流,以检查外周血管疾病,国内已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神经功能障碍是导致脑认知能力衰退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但其内在的诱导机制尚不清楚。随着学界对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深入,发现肠道微生物在许多机体疾病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神经功能障碍亦不例外。肠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通路使得肠道微生物与神经功能建立了肠-脑轴间的联络,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可通过肠-脑轴间的联络而影响神经功能。研究发现,规律的运动可通过影响肠道微生态进而改善神经功能,抑制神经系统疾病,但其内在调节机制亦不明确,这可能与运动介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肠道免疫、肠道内分泌、肠道代谢以及运动改善肠-脑间神经联系和神经发生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一、适时补充体液。夏季气温高,体液过多地消耗,是导致老人多种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常见的是血液流速缓慢,易造成血压升高,致使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性脑中风、心肌梗塞等。甚至因失水过多,引起体内酸碱度不平衡造成的中毒反应,这些疾病都易危及生命。为此,莫等口渴才饮  相似文献   

5.
脑是人体系统的主帅。它通过血流提供氧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而发展人的生命力。1.脑运动是完全必要的,因其可通过增力。用脑部分的血流量,增强脑体;脑运动须结合进行体育运动,以增大周流全身的血流量.从而相应地增多脑血流量。2.就脑与体内各系统各器官的相关分析:脑运动可通过大脑里的许多功能区,分别控制、协调着人体的各种活动。脑运动能促进人体发育,延缓老化过程,因为,人的机体发育,脑部领先,从而有效地促进身体发育;衰老,也始于脑。大脑健康,才能发育正常,衰老延缓。脑运动可使人的记忆力不随年老而减退。记忆力衰退已不被科学界认为是衰老的自然化过程。脑运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御疾病。脑部和免疫系统存在着神经联系,两者是相互沟通的。脑运动能增强大脑对周围环境的抗温耐寒能力。全面地进行脑运动,可扩大脑功能,促进人体更全面地发育,增强人的体力。结论:脑运动可促进脑部健康,从而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老人切忌“全体”,更忌“过劳”;脑健才能身康;脑健才能智增。健康长寿的前提,在于脑健;而脑健的关键,在于结合体育,适当地进行脑运动。生命在于脑运动!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危险,随之而来的困惑就是脑疾病的增多。在我国,脑疾病患者已超过5000万人,因脑疾病死亡的人口数已跃居我国人口死亡教的第二位。因此,对运动与脑健康的现代研究技术与方法进行了统计,这对于更深入的研究运动与脑健康的关系和影响,及为此领域新的探索和发现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技术支持,为运动与脑健康的正确理论研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乳酸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综述了乳酸的最新研究进展.乳酸是糖酵解产物,从前被广泛认为是引起肌肉疲劳和酸中毒诱导组织损伤的关键因素.但近年来乳酸的作用得到重新评价.乳酸为有氧代谢的移动燃料,损伤和修复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也是细胞内外氧化还原态的介质.因此认为乳酸利于机体的肌肉疲劳、损伤修复和氧化还原以及脑功能,但是它能通过恶化肿瘤、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而对身体不利.  相似文献   

8.
林娲 《健身科学》2009,(5):41-41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陛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发生在心脏动脉血管的病谓心血管病,主要有:心肌梗塞、冠心病等。发生在脑动脉血管的病变称为脑血管病,主要有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等。  相似文献   

9.
认知功能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特征表现,受诸多因素影响。肠道微生物在维持机体健康和多种疾病的发展中发挥作用,肠道微生物失衡与躯体运动能力和脑认知功能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关系密切。研究发现,运动干预可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建立肠-脑之间的联系,调控认知功能,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但不同方式的运动干预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认知功能的调节之间存在差异性。通过分析肠道微生物的生物学功能以及运动介导肠道微生物相关的改变与脑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肠道微生物在肠-脑神经联络以及运动调控肠道微生物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我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等各种慢性疾病陆续缠身,就医服药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药服多了,原来健康  相似文献   

11.
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仿佛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却处于不断上升趋势。据中国心脑血管防治网公布:世界有1/3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有1500万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占死亡人数的3/5以上。中国是世界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有心脑血管患者3000多万,其中瘫痪在床者达1200万人,每年死亡400多万人,计算下来,我国每小时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竟有300人!病因:由于心脏和动脉血管发生硬化而引起心脏和脑的缺血或出血,或由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  相似文献   

12.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Fs)缺失是导致脑功能衰退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患者常表现出静息性肌肉震颤、运动性肌力缺失、运动迟缓、姿势僵硬不稳、步态异常等病症,其病理基础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基底神经节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丢失和DA减少。研究认为,运动可通过促进NFs的表达,促进DA能神经元的存活和DA的增多,改善PD的病理和病症。其机制可能与运动诱导NFs增多,进而调节PD病理相关分子酪氨酸羟化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突触素、α-突触核蛋白表达以及改善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反应等有关,但其中的确切调节机制尚未得以完全揭示。同时,运动模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等因素,也在运动调节NFs表达中影响干预的差异。运动产生的机械刺激,引发血液循环通过血脑屏障与脑内信号分子的变化,激活脑内NFs相关信号通路,从而促进NFs调节PD脑内的相关信号分子,改善或缓解PD。通过分析运动干预调控NFs的表达,进而作用于脑内PD病理相关分子,探讨NFs在运动调控PD病理中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人体百科     
为什么打呵欠是疾病预警?
  对于年龄大的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患的中老年人来说,出现不由自主地频繁打呵欠,最好不要忽视,那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14.
胡献国 《武当》2005,(11):50-51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2003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表明,高血压病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长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疾病是指在体育锻炼、训练或比赛时出现的体内紊乱现象或功能异常。它广泛存在于体育运动中,多发生在体育锻炼基础差,身体素质状况不良,运动比赛经验不足等情况下,由方法不当的运动和过量运动引起,如过度紧张类的胃肠功能紊乱、腹痛、昏厥、脑血管痉挛;过度训练引起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体内不同器官的微血管呈不同的调节类型,它与神经分布、体液调节及肌源性调整的差异有关。一般皮肤、骨骼肌微血管收缩带来微循环障碍发生较早,病人出现皮肤苍白、发凉等症状;而心、脑的微循环障碍发生较晚,但它一旦出现紊乱,常引起严重的后果。微循环正常与否决定着人体细胞正常代谢和功能,微循环的紊乱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一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例如,当今国际上的竞技比赛,除了运动员的技巧以外,还需要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直到取得胜利。而一个运动员进行激烈的体育比赛以后,肌肉中产生了大量的乳酸等代谢产物,使运…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冬泳爱好者,我怀着极大的兴趣探讨一下冬泳对心血管影响的问题。 一、经常冬泳,可使血压趋于正常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坚持冬泳的人血压趋于正常,这一点很有意义。因为长时间的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等器官。引起冠状动脉病变高血压性心脏病、苗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溢血、肾小动脉硬化和肾功能减退等疾病。  相似文献   

18.
"基因兴奋剂"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30,000多个人体基因已经被识别,这些基因及其知识,能帮助理解和预防一些人类疾病,也有助于改进治疗方法.将来,根据人类基因图设计的治疗方法,能提高肢体、内分泌和新陈代谢的功能.它们对具有遗传性疾病的个体帮助甚大.这些疾病包括:肌营养不良、糖尿病、内分泌缺陷、心血管问题和血液疾病(血友病、库利氏贫血和镰状细胞变异)等.  相似文献   

19.
脑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多发的疾病,直接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大约有2/3的人存在着慢性脑供血不足。老年人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且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下降,只要供血系统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的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对脑细胞的供氧能力也会立即降低。慢性脑供血不足可引发脑缺血缺氧,使脑实质发  相似文献   

20.
时光 《游泳》2004,(3):35-37
抽搐或惊厥是脑内不自主和不协调的放电作用的结果。头部外伤、缺氧、感染或幼儿高烧都会导致抽搐和惊厥。以抽搐为症状的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癫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