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 小学六年级的贝贝是个成绩优异、活泼开朗的孩子。他小时候比较听话,但自从上六年级以后,喜欢上了摇滚乐,并且非常渴望出去玩,但父母坚决不同意。周六,贝贝想和同学一起出去听摇滚乐,于是他与父母之间有了以下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于保东 《成才之路》2009,(31):I0020-I0020
进入二年级下学期,班中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最先开始的是一个自理能力非常强但自控能力差的男生。天天作业不完成。并且家里、学校两头撒谎欺骗父母和我。我先是质问,然后是谈话,观察,罚写小楷,忍无可忍找到其父母,结果收效甚微。接下来是一个父母离异的男生,上课不听课,在自习课上捣乱不学习.与前后桌同学闹得“鸡飞狗跳”。批评几回,稍有收敛。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又犯病。  相似文献   

3.
东方希望小学特点是“五无”:无父母、无教师、无课本、无年级、无作息时间。学生是一群无父母的孤儿,一律姓“东方希”,管校长叫“爸”;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部通过微机、互联网;不分年级、班级,只有机房、教室;没有作业,想写字、做题、想玩、想睡、想劳动都由自己做主。但这里的孩子会十八般武艺,日常生活都是自己料理,有了病自己去找药(学校有一药柜)。做饭所需物品,自己做预算打申请单,支款后自己去购买,不足或过剩均属过失,要被惩罚。听起来让人觉得神话一般,不可思议,但确实是事实。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叫“东方希晨”,当…  相似文献   

4.
早自习的铃声响了,我像往常一样查阅学生的家庭作业。当查到邓莎同学时,她告诉我没写。这个学生是开学初从外地转来的,刚到时我就发现她的学习水平达不到六年级,可能是原来的教材不同或者是经常随父母转学造成的。我曾多次告诉这个孩子,有不懂的问题及时问我或者问其他同学,我不想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我还多次与其家长联系,但总是联系不上。  相似文献   

5.
<正>小悠爸爸焦急地求助,说孩子在初中二年级时被医院确诊为轻度抑郁,高一上学期,老师让早点儿思考“六选三”选科选考,可是孩子的六科成绩都很平均,且在班里是中下等学业水平的学生,和同学人际关系不好,平时不爱说话,家长担心孩子又抑郁了。小悠爸爸是公务员,认为孩子爷爷奶奶是聋哑人和智力低于正常水平的农民,家庭基因不好,自己很努力才考上的公务员,娶了务农的妻子,生的孩子小悠也不聪明,学习也差劲,各方面都不行。  相似文献   

6.
我的两个小孙子都在小学读书,一个在三年级,一个在二年级。一天中午,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惟独不见上二年级的孙子出来。怎么回事呢?他爸爸到学校去找,原来他正在老师办公室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呢!经过了解,事情是这样的:他的一个同学不断地偷拿他的铅笔,他回家就跟他妈妈说了此事。他妈妈顺嘴就说了一句:“再拿,你就打他!”果然,这天这个学生又偷拿他的铅笔时,他就把那个同学给打了。老师批评他,他就说:“是我妈妈叫我打他的。”老师听完这话,非常生气:“你父母哪能这样教育孩子呀?。去把你妈妈叫来,我要好好跟她谈谈。…  相似文献   

7.
华奥学校是北京市石景山区规模较大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弟学校之一,学校里的700多名学生,全部都是来京打工的民工子女。初秋的一个上午,来自河南商丘农村的六年级一班冉苗苗同学正在上语文课。三年前,刚上四年级的她随外出打工的父母来到了北京。虽然在这里已经学习生活了三年,但苗苗至今还在企盼着有一天能跟城里的孩子一样,在正规的公办学校里读书。“我想去公办学校读书,可是那边太贵了,家里供不起。”  相似文献   

8.
花季少年为何想死据报载,福州某中学的一位初一学生,父母都是商人。由于商务繁忙,他们从小就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寄养,一直到小学六年级才将他接回家。长期与父母隔离,孩子自小就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对他而言,“父母”只是个陌生的概念。今年上初一的这位同学由于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再加上父母的生意近来不太顺,心情十分不好,所以打骂成了家常便饭。在各种压力无法释放时,他竟然选择了割腕自杀。幸好父母发  相似文献   

9.
问:我的儿子今年上初一,是数学课代表。他发现班里的同学有抄别人作业的现象,就记下这些同学的名字,交给老师。我想这是老师让他这样做的,但我不希望他做这种事。可他只听老师的,我不知道该怎样说服他。答:您的孩子大概是班里的好学生。老师让他这样做也是出于对他的信任。作为成人,我们认为这种方式不好,但孩子的心理或许有所不同。他可能把这种任务看成是老师对自己的特别重用呢。只有孩子的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才会意识到给同学告状的不妥。我们建议父母不要强迫孩子按父母的想法办事,但是可以引导孩子分析这种事情的利弊。具…  相似文献   

10.
2002年4月5日,北京和平里四小一、二年级的学生们在老师和父母的带领下,在北京八大处公园举行了一次“春天”主题实践课。这次活动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老师和父母对孩子有了新的看法。在实践课后,孩子们填写了一张自我评价表。这些七八岁的孩子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记录了他们对春天和大自然的观察。一年级一班的李陶同学写道:“我喜欢雨中爬山,真好玩。吃植物的芯很香甜。”“我发现蚯蚓一下雨就出来趴在地上。我看见七星瓢虫崽了。”二年级一班的孙逸同学写道:“我感觉我试水温做得最好。”“我发现了蚯蚓没有嘴。”其他孩子…  相似文献   

11.
罗振玉是某校小学三年级学生,是个小班长。最近,有件事可把他爸爸妈妈急坏了:罗振玉在学校肚子疼得厉害,老师没办法,只好通知罗振玉的父母带孩子去看病。可是,罗振玉的父母带罗振玉到很多医院进行检查,都找不到孩子肚子疼的原因,只好让罗振玉在家休息。奇怪的是,在家的时候,罗振玉肚子疼的毛病基本上不发作。于是,罗振玉的父母便说:“既然你的病好了,那么明天就去上学吧。”哪知半个小时后,罗振玉就开始叫嚷肚子疼。罗振玉的父母怀疑孩子是想偷懒,不想去上学才假装肚子疼。可是看到孩子脸色惨白,头上直冒汗,父母又觉得小振…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突然问我:“爸爸,同学要抄我的作业怎么办?”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一时感到很难回答。于是,我反问女儿:“老师知道同学抄作业的事吗?”“不知道”。“那他们父母知道吗?”“我哪儿知道?”孩子还告诉我,如果不让同学抄作业,有些同学就会不和自己玩儿;如果让他们抄作业又怕老师发现挨批评。看到孩子进退两难,本着“两弊相比取其轻”的态度,我教给女儿这样一个办法:别人抄作业你可以不管(不是这样的问题不该管,而是小孩子还不具备处理这个问题的能力),你自己绝对不能抄同学的作业,因为抄作业就像…  相似文献   

13.
暑假刚开学,我发现班里一个学生一反常态,过去,衣服整洁,性格活泼,但最近衣服很长时间不换洗,经常旷课,不与同学接触,不爱说话,通过了解才知道,他的父母离婚了……离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同时,又是众说不一的敏感问题。但是,不论离婚现象是“文明进步的标志”,还是“世风日下的体现”,我们都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家庭破裂后,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孩子,特别是上中、小学的孩子。就拿这个同学来说,父母在“离婚大战”中对财产分割、孩子的抚养权等问题上长期未能达成协议,双方均利用孩子做筹码来争夺财产…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东宝近半年来电话开始多起来了。父母细心地观察后发现:虽说同学打进电话大多是谈论学习问题,可一旦遇上女同学来电话,东宝的神情便显得有些激动,他总是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单独接听。父母不放心,曾经偷偷地拿起分机听了几次,结果也没发现什么“特殊情况”。可东宝父母的心总是悬着放不下来,因为他们害怕孩子早恋。那么,东宝父母的担心有没有道理呢?的确,“早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但究竟何谓“早恋”,却恐怕是不少父母尚不十分清楚的问题。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从而使情绪易于波…  相似文献   

15.
中山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学生一周五天在学校度过,只在周末和父母相聚。对于父母而言,“孩子的校园生活愉快吗”“孩子与老师、同学关系如何”“孩子是否认真学习”等问题是他们特别关心的。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叛逆期,不乐于与家人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6.
案例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我接到一位父亲的电话,说是由孩子学校的校长推荐,为孩子的问题向我求助。从电话里听得出,这位父亲的心情也像春寒一样,冰冷了。小雷是一个六年级的男孩,从小由自己的父母带大。他自幼聪明,但好动,早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坐不住,难管教。父母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多动症”,父母没有让其服药治疗。但现在的小雷不好动,喜独处,闷闷不乐,从不与同学来往,像小老头。做手工很快、很好。他早在二年级开始就不喜欢跟父母出去。每天晚饭后,爱看科幻书,有时一晚上可看完大半本。常看《钱江晚报》,跟着父母看电视“股市行情…  相似文献   

17.
进入五、六年级,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噤若寒蝉”。于是,课堂上几乎只有教师的“独白”。造成学生沉默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是主要的原因。“沉默者”课堂沉默有四种类型:有的学生会回答问题,甚至理解较深刻,但羞于回答;有的同学没有求知欲望,懒得回答;有的同学信心不足,担心答错了别人笑话,不敢回答;有的因为某种原因与老师存在敌对的心理,故意不答。  相似文献   

18.
“我越来越不愿意回家了,因为我看不惯父母的言行举止,看不起他们的肤浅与无知。看到别的同学的父母衣冠楚楚,有修养,有知识,我真为我的父母感到害羞,也为我自己感到可悲,因为他们从不看书读报,不关心国家大事,不了解科学知识,平时谈话尽是家长里短,语言粗俗。我和他们根本谈不到一块去……”这是一位重点中学的学生写给心理老师的一封咨询信。从信中可以看出,这已经不仅仅是代沟问题了,而是一种情感障碍。这个案例固然有孩子心理不成熟的原因,但同样值得我们做父母的思考。随着当今知识来源渠道的拓宽各种新的习俗、观念、文…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学承担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任务。作为起始年级的七年级,育人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既不像小学生,也不像中学生,叛逆性格初露端倪,俨然一副不服管的“小大人”形象。这个阶段的孩子处处想独立,但又方方面面表现为不成熟。比如,这些孩子在家里开始不听父母的管教。与父母逐渐产生代沟;在学校里,生活上马马虎虎,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学习上很多人又一时难以适应多学科、快节奏的初中生活。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  相似文献   

20.
正在念六年级的孩子的父母,看着孩子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12本数学书摞起来那么高,该怎么帮孩子进行复习呢?我想,很多家长心里都很着急,但又不知道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