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2012年9月13日消息,由于持续受到经济问题困扰.欧洲的大学正竭尽所能吸引海外学生。在今年欧洲国际教育协会年会上.越来越多的欧洲学者关注高校应如何对待国际学生以及如何建立真正的国际化校园。  相似文献   

2.
作为有400多年历史的欧洲著名学府之一,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在传统和创新的融合交汇中不断发展,在校长Dr.John Hegarty看来,大学的目的不是追随传统,而是挑战传统,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如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校长Dr.John Hegarty所说:“圣三一大学拥有世界很著名的教授、一流的教师,多年来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培养最优秀的学生和提供最优秀的教师两大方面,我们所有的重点都放在了最优秀上面。”  相似文献   

4.
爱尔兰素有"翡翠之国"的美称,这里不仅风光秀丽,其卓越的高等教育水平也为世界公认.早在15世纪,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就有"大学城"之称.而坐落在都柏林市中心的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就是爱尔兰最著名、也是建校最早的大学,与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齐名.在2011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名中,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排在世界第43位和欧洲第13位.延续400多年的优秀学术传统,以及先进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使其成为爱尔兰高等教育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科学素养被认为是21世纪公民生活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的核心,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成了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如何测评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因此成了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通过介绍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对科学素养的界定和评估框架,为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科学素养被认为是21世纪公民生活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的核心,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成了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如何测评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因此成了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通过介绍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对科学素养的界定和评估框架,为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本科生海外科研训练与国际视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本文总结了如何设计和实施切实有效的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开发学生的领袖特质、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8.
国际资讯     
正欧盟借助ICT和开放教育搭建国际高等教育合作开放教育欧洲在线2014年4月28日报道,欧盟委员会提出支持eMundus项目,以探索开放教育如何有效支持国际合作模式。开放教育(包括MOOCs和虚拟移动)不仅是应对高等教育单位成本高昂挑战的解决方案,而且是帮助建立长期国际伙伴关系的途径,旨在创建一种开放的国际环境,让大学以自身的吸引力不仅能吸引国际学生而且能与伙伴大学进行有意义的合作分享。eMundus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发挥开放教育手段(如开放教育资源、MOOCs和虚拟制造)的潜力,加强区  相似文献   

9.
正项目介绍为了适应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需求,美国东西方国际教育基金会与四川外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共同推出的IFC(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Certificate)国际预科课程。目前已有英国、美国、澳洲、加拿大、荷兰、爱尔兰、新西兰7个国家近100所海外院校认可该课程。中国学生通过在国内一年IFC课程的学习,成绩台格可以直接出国就读海外名校大学课程。并有300多个热门专业供选择,是目前国内最便捷的海外名校留学直通车。  相似文献   

10.
周仕清 《教师》2012,(22):81-81
日前,第四届法国国际毽球公开赛在法国康特勒市举行。以深圳第二实验学校、西乡中学学生组成的深圳中学生毽球一、二队,一举击败欧洲成年毽球运动员,夺得团体冠、亚军,威震海外。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教学》2008,(9):75-75
据2008年2月26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伦敦2月26日电,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的认知神经系统科学家休·加拉万在伦敦皇家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提交的研究报告说,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显示技术对可卡因使用者进行的研究显示,可卡因使用者的神经活动减弱,因为参与解决问题、作出决定和控制行为等功能的脑区血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国际教育是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随着近十年来国际教育的不断发展,《2000年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法》已难以解决澳大利亚国际教育领域中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2012年7月1日,澳大利亚颁布了修订后的《2012年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法》。新法以更好地保护海外学生利益,促进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产业发展为主旨,其中海外学生学费保护服务体系的建构,更是集中体现了在共赢中谋求发展的教育领域的法治智慧。  相似文献   

13.
为打破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边界,欧洲各国于1999年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由此启动了博洛尼亚进程。目前,欧洲各国教育部长们在推动旨在促进学生流动的学习项目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方面,吸引欧洲以外的学生到欧洲国家修读学位项目,另一方面促进欧洲内部的短期学生流动。虽然该政策的效果评估面临各种问题,但有些大体趋势依然可见。首先,博洛尼亚进程有助于促使欧洲以外的学生到欧洲学习,但对促进欧洲内部的学生流动作用不大。其次,到毕业为止,学生频繁向外流动的情形超出了很多学者的预期,但也因国家而异。最后,由于学生流动的排他性式微,其价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教育中,如何促进教师创造性地理解教和学是热点和难点问题。教育全球化鼓励学生流动,导致许多国家的大量学生求学海外。由此,使用第二语言以及在不同学术文化环境下学习所带来的挑战,迫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对一个有丰富国际教学经验的英国大学教师团队的调查和访谈,展示他们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以适应中国的学生学习英国课程,找寻他们在创造具有包容性的教与学的环境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如何发展教师互动和专业认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对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汉语国际推广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其形式与内涵以及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价值,并对如何在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有效地进行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1月,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等国际组织,在罗马召开了首届终身学习会议。会议提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将难以在21世纪生存。在体育教学活动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做了一些的尝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等为主的国际工程教育学历互认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为专业建设提供了范式标准。国际工程教育学历互认背景下的专业建设应在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的基础上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认证已成为很多国家人才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国情选择性实施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认证体系,对于推进我国工程强国战略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研究对工程技术人才国际认证体系及英美德日四个工程强国认证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国际工程联盟IEA旗下的国际工程师认证IPEA、国际工程技师认证IETA、亚太工程师认证APEC、国际工程技术认证AIET四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认证体系及欧洲工程师认证体系EUR-ING的建立背景、认证程序及认证规范。同时,对美国、欧洲、英国、德国、日本及俄罗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国际认证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从比较的视角,对我国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国际化认证中面对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剖析,提出我国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国际认证分步实施的思路及发展蓝图:在执行高等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及都柏林协议的基础上,开展IEA旗下IPEA、IETA和AIET三个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认证。首先从世界一流目标高校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进行国际认证,其次,进一步开启我国地方特色院校及特色产业国际工程技术人才认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工》2014,(3):28-28
2014年,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回暖和各国鼓励留学政策相继实施,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仍将是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留学首选。其中美国将继续以“吸引全世界最好的人才”为目的,进一步选拔优秀的国际学生。相比较而言,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将继续强调“以质取胜”,用欧洲多元的文化、低廉的学费和优惠的政策获得更多中国优秀留学生的青睐。此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将在2014年推出一系列吸引国际学生的留学、就业和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的国际学生教育政策在美国例外论、多元文化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影响下,呈现出注重文化输出与国防安全、倡导技术移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后“9·11”时代,美国又确立了将国际学生教育作为保护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的重要屏障、吸纳海外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手段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途径的政策理念。美国经验表明,国际学生教育政策可以与国家安全、经济贸易、文化外交、全球竞争力等多方面利益相融合,有效支撑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学生流动受阻与大国博弈的背景下,美国的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也暴露出深受外部环境牵制、吸引高科技人才政策缺乏稳定性、难以抵御高等教育财政风险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