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道”为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范畴,孔子的学说是道学。孔子道学并不仅仅是经验层面上的伦理知识之学,而是具有超验本体层面的、可以执一统多的人文整体精神的思想体系。孔子的道学形上学主要表现为价值的或境界的形上学。孔子主张个体生命以“道”(天、天道、天命)作为人的存在与发展的超越性根据,通过“礼”这一中介推展出伦理、规范和内在超越之路———践仁以知天,即使人在道德的自我修养过程中达到与无限的“天道”、“天命”合一的境界。因而,他的道学形上学体现出即超越即内在、本体与工夫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境界说是冯友兰提出的一种新的人学形上学,是他的哲学体系的灵魂和归宿。同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一样,境界说也是中西哲学融合的产物,既脱胎于中国传统哲学,又对中国传统哲学作了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先生认为程颢的形而上学立场是形上形下不分,并以此作为心学的标志。牟宗三先生则认为程颢哲学是严守形上学区分的哲学系统。本文认为,这两种解释方式对于程颢哲学来说都不恰当。程颢哲学的形而上学划分是以形/气之别作为基础出发点的,无论是形上形下,都是天道神气的一体运作。因此,气在程颢哲学中并不一定如同朱子哲学中决定地是形下者,而是形上形下区分的给出者。在此立场上,本文澄清了程颢对于张载哲学的批评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第九届全国冯友兰哲学研讨会"于2010年8月在河南唐河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冯友兰哲学与中国现代哲学"的主题,主要从冯友兰哲学与哲学史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价值、方法论思想、境界说、局限性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成果斐然。  相似文献   

5.
“推天道以明人道”是道家哲学展开的基本思路。就老庄道家哲学而言,基于“道常无为”这一“天道”原则,其“人道”思想主要表现为如何处理广义上的“人一物”关系,并聚焦于两个方面,即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人与功名利禄的关系,因而也就形成两种基本的“人道”主张:其一,“无为”而“利物”;其二,“无己”而“胜物”。在老子哲学中,“无为”而“利物”是其“人道”思想的立足点;在庄子哲学中,这一思想也得到多方体现,并进一步发展为“无己”而“胜物”的根本“人道”诉求。从当代视域来看,道家“人道”思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智慧启示。  相似文献   

6.
牟宗三通过对道家哲学的主要概念如"道德"、"有无"、"生"、"自然"等的梳理,建构了他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境界形态形上学",以与儒家的"道德无上学"区别开来。所谓"道德形上学",指的是主体通过主观境界的观照与玄览,达到对客观形态的形上学的认识。"道"之生化宇宙的过程,也是主体"玄德"通过"致虚守静"让开场域让万物自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这四组概念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先生是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一代宗师,在他看来,人生问题是哲学家们的课题,哲学家不能离开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去玄谈,而应关注时代,关注人类的灵魂。因此冯友兰先生在他的《新原人》这本书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的说法,他认为人生境界,就是人对生活的体悟和思辨。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说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终极价值与关怀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对冯先生天地境界的论说进行分析,阐明了其在推进儒家的形上学思想的同时,通过对佛家般若学思想、道家无为思想的融通,从而提供了一个新的终极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新原人>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从低到高分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人生境界说是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尤其是"天地境界"给中国现当代哲学界带来很大影响,而且哲学界对此境界的理解和褒贬也不相同.本文通过解读"觉解"来认识"天地境界",并探索"天地境界"对当代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乾陵是一座意蕴丰富的古老的文化符号,从审美角度解读这一文化符号,展现出的是中国人在其历史性生存中所追求的天地境界之美,这一境界表现为天道、王道和人道的和合。这一天地境界体现出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形而上追问与形而下关怀相和谐的自觉的生命意识和超迈的人道情怀。对乾陵的审美解读,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跳动的生命底蕴的触摸。  相似文献   

11.
庄子哲学及其内在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思想世界既涉及庄子其人,也涉及《庄子》其书。作为哲学家,庄子的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呈现内在的一致性。从《庄子》其书看,无论就内在的思想系统抑或外在的历史影响而言,《庄子》都首先呈现了整体、统一的历史品格。从哲学思想的衍化看,庄子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首先通过《庄子》一书而实现,尽管在具体篇数、篇目的划分等方面,它曾发生了某种变化,但《庄子》一书始终作为庄子的思想符号和哲学载体而内在于并影响着思想史过程。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与人之“在”。  相似文献   

12.
《韩非子》不仅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还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法"思想。这种"道法"思想作为《韩非子》的重要哲学基础,构成了其法治体系重要的理论生长点,也体现了战国中后期以来道法结合的理论发展趋势。文章围绕《韩非子》"道法"思想的基本内容,尤其是"道"、"法"之间的本质关系展开论述,并对其"道法"思想与稷下黄老学派、《荀子》哲学的内在联系进行具体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超越精神在于开出道境的大视野和高境界,其思想层次属于悟性,居于语言逻辑概念思维之上,所以必须超越语言而诉诸“象以尽意”的“象思维”。“悬置”为超越之根本。而庄子倡导的“悬置”不同于现象学的局部“悬置”,乃是体道而对于传统和现存观念的根本放弃,需要生命意志力的完全投入。多彩的超越指引,根本在于“化”而“无己”的指引。“心斋”、“坐忘”、“吾丧我”都归结为“化”而“无己”,唯如此方可进入道境,方能有“原发创生”的智慧绽放。  相似文献   

14.
本主要探讨庄子的审美境界,庄子审美的最高境界也是他的“道”的最高境界。庄子的审美境界是以“无为”思想为核心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庄子审美境界的美在极处,美在天然以及美在自由的特点。庄子哲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他审美的最高境界,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达到这个审美境界的途径就是进行审美感受,即进行“心斋”、“坐忘”、“物化”,然后获得最大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5.
对本体的追问是“人”与生俱来的。从“人”对“天”、“上帝”、“诸神”的膜拜,到对“始基”、“逻各斯”、“理念”、“道”、“理”等的探求,再到对“存在(是)”的贞认,标志着“人”对本体的认识的进步。“人”对本体的认识是由对“是者”的探求而深入到对“是”的贞认的,这也是“人”自科学意识苏醒之后哲学意识的苏醒。“是”显现于“是者”,对“是”的把握是“总有一天会死”的“人”。在持守“思”与“是”同一的境域中,“人”能通过“思”实现对“是”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自先秦以来,儒、道两家均非常重视对“成人之道”这一实践方法、途径与过程的探讨。并分别都将“圣人”人格境界化、审美化了。但最终没有明确说明“凡人”成“圣”的现实可能性和必然性.更没有自觉地对审美人格“修为”过程进行“渐修”和“顿悟”的深入理论分析与区别。而自支遁首倡“小顿悟”之说。再发展到道生的“大顿悟”之后,便最终以宗教哲学的话语形式统一了中国哲学和美学自先秦以来儒道两家审美人格培养之实践中原有的“渐修”和“顿悟”两种倾向.并将其系统化和理论化,且“顿悟成圣(佛)”的理论对晋人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老、庄、禅学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至高的审美境界。要进入这种境界.第一要预设一种绝对理念;第二.要确立“自然至上”和“道体浑然”的观念;第三。思维必须合乎“自然无为”和“直觉体悟”的原则;第四.还必须遵循“相反相成,圆融流转”的思维逻辑。中国古代艺术的至高意境大多由体道之心或禅悟之心所滋生和创造。体道精神的自由超拔和了无牵挂.在古代艺术意境当中皆有显现.同时也成就了国人艺术化和审美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回回理学的道德思想是明清之际我国一些回回伊斯兰学者(所谓"回儒")在外来伊斯兰伦理思想的基础上,糅合相关宋明理学内容而形成的一种道德思想体系。它具有明显的伊儒合璧之特征,显示了其对民族社会道德生活与人的道德养成的极大关注。本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道德思想的天道人道、天理人欲、成己成物与君子小人诸说。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silence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 by not being merely treated as the absence of speech, but also as the transcendence of it. Silence in early Confucianism implies the timing, subjects and issues to which one should not teach and talk about, and in depth it also refers to the manifestation of utmost sincerity rooted in the nature of both human and Heaven. For early philosophical Daoism, silence nicely represents the ineffable nature and spontaneous status of the Dao, the mother of myriad things and the principle by which they were ordered. The Daoist enthusiastically proclaims teaching without the use of words and governance without unreasonable interference. The Daoist silence is also based on the clear realization of the inescapable deviation amongst words, thought and truth, and such stance was further stressed by Zen Buddhism which reveals in nature the sunyata (emptiness) of all existences and thus enlightens the way of direct perception beyond words. In result, silence comes as a significant pedagogical method and an ideal realm to be reached; it implies not only silence in speech but also stillness in action and limpidity in mind. It also suggests that in the pursuit of true meaning the preoccupied goals and methods should be finally rested on silence, only by which can genuine perception emerge naturally. Silenc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has inspired abundant negative–like yet positive–targeting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n them can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相似文献   

20.
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整个邓小平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邓小平民本思想哲学内涵丰富,其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对民本理论不懈探索。邓小平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是新中国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新世纪,持续加强邓小平民本思想的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民本理论的丰富发展,仍然是我们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