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刚  于华  李郦 《山东教育》2004,(31):44-44
在教学人教版实验教材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我们做了如下处理:为了解决课本上没有处理为什么从个位加起的问题。我们把三个例题压缩成两个例题,以便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讨论、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一、展示计算过程,建立清晰的表象 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是一位数乘多位数,因此先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法则,然后出示例1:12×34,分三步讲解计算过程: 第一步先求4个12是多少。先用乘数个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审定201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进行回顾与整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3.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计算的运用价值。教学重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2.能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毕年 《云南教育》2002,(13):39-40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是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笔算加减法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加、减法的基础。教学时,要以人的发展为本,积极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一、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提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计算的意义,可通过创设现实性活动,让学生主动感悟、发现、提出算式,激发他们参与计算教学的积极性。学习笔算加法时,出示玩具店的价格表,如布娃娃34元、小汽车28元,小房子5元,小手枪25元等,让学生自由选购两种不…  相似文献   

6.
巧求两位数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3倍,个位上的数字加6等于十位上的数字。这个两位数是多少?要求这个两位数是多少,就要先确定这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  相似文献   

7.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主要依据是乘法分配律。如例题:24×13=24×(10 3)=24×10 24×3=(20 4)×1 (20 4)×3=20×10 4×10 20×3 4×3,这一计算的过程实质上是乘法分配律的复合运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确立“以算理指导计算”的整体教学思路,努力做到四  相似文献   

8.
计算能力无疑是小学阶段的重头戏,乘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两位数乘两位数存在一定的难度,提高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10),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徐琴 《学周刊C版》2011,(8):148-148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下) 教学目的:1明确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2.了解竖式计算的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七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是笔算减法的开始 ,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减法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是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由此确定 ,教学重点是 :掌握笔算两位数减法退…  相似文献   

12.
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算理的探索和理解是难点。怎么借助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真正实现以理驭法?建议采用以下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段时间,我上了“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一课,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折射出一些教学的观念,引起我对“多样化算法”这一问题的思考,到底是不是算法越多越好?在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实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Flash软件图文并茂及编程技术的优势,设计开发了界面友好、便于操作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使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有更深一步的认识.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黄金爱 《广西教育》2013,(17):46-47
教材版本: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型方式:MS-EEPO模式(简称:EEPO)的要素组合课课时形态:标准课(40分钟)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万兆荣 《广西教育》2013,(9):70-70,82
数学建模是建立数学模型并用它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简称,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笔者以《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一、数形结合,展露"1"【片段一】师:你能猜出"34%+%16"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91-93页“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找出解决不同“乘船”的方案,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探索中,找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同方法,不同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能熟练地进行口算。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从而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笔算的算理、算法教学要依托直观模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聚焦本课重难点进行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可从改编教材例题出发,采用专题式分步骤推进方式进行教学重构,使学生能学在当堂、练在当堂,并拓展于课外。  相似文献   

19.
一、“首同末合十”的两位数乘积的速算 “首同末合十”是指两个两位数,它们的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之和为10. 设有两数分别为10a+b,10a+c,且b+c=10,则有: (10a+b)(10a+c)=100a^2+10a(b+c)+bc=100a(a+1)+bc.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1—9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