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在礼貌用语的使用方面需要情境引导,让他们在游戏中学说礼貌用语,表演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为了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我选择《小鸭去游泳》这一内容简单、情节单一的故事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小鸭与朋友间的对话是简单的重复,适合小班幼儿的语言特点。通过学说邀请语和拒绝别人的礼貌用语来理解故事,使幼儿不但学会在故事中发展语言,而且可以在活动中享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 1.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结对活动三天,引导小班幼儿愉快地上幼儿园,初步培养小班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小班幼儿在大班幼儿的示范下,学说"老师早""再见"等礼貌用语,学习正确地洗手、吃饭、午睡、如厕,并乐意参加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 幼儿阶段是个体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对"娃娃家"游戏的观察后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喜欢模仿成人敲门、做饭、收拾碗筷,但是相互之间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容易发生冲突,不会用简单的礼貌用语进行交往.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活动"做客",通过仿真的童话情境和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班上幼儿在体验中了解一些基本的做客、待客礼仪,学说简单的礼貌用语,丰富原有经验,增进同伴间的情感,增强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班幼儿处于“泛灵论”阶段,不仅对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还喜欢关注小动物、和小动物对话。《早上好,动物们!》就是一本以儿童的思维和视角切入的绘本,通过小女孩去动物园看各种动物的经历,呈现了小女孩与小动物的对话和思考。内容简单平叙,画面干净清爽,采用幼儿的语言和动物们打招呼,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因此,我充分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以绘本为依托,运用趣味的方式引导幼儿猜测动物,把握各种动物的关键特征,大胆想象、表达小女孩与动物之间的对话。同时也鼓励幼儿学说礼貌用语并延伸到生活中,养成说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我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幼教工作中我们始终将文明礼貌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小班的孩子正处于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这也为礼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俗话说得好:"要想孩子成人就先教会他如何做人。"通过与同伴交往,让幼儿感受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并能主动地使用礼貌用语。给孩子创造一个文明礼貌的环境,教师、父母等与幼儿经常接触的人应起到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在小班幼儿平时的一日生活中要一点一滴地渗透,从而实现对幼儿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6.
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在情景中学习、喜欢模仿等特点,结合本园“家园合作促进幼儿感恩教育”的课题生成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利用故事、木偶剧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使活动回归自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相似文献   

7.
小班幼儿正处于由自我中心、独自游戏向社会性参与、人际交往与同伴合作转型的过渡阶段,他们进入幼儿园之后,与同伴互动的频率逐步增加,言语交往成为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然而由于幼儿年龄尚小,又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言语互动的质量不甚理想,不礼貌的言语行为和同伴冲突时常出现。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使幼儿能有  相似文献   

8.
采用访谈法对80名5-6岁的大班幼儿进行交往概念认知研究,确定幼儿对10个交往相关概念的理解有4个水平,8种类型。研究结果显示,50%以上的幼儿对“礼貌、耐心、礼貌用语、倾听、友好、尊重、自信、换位思考”8个概念的认知处于水平一(对概念缺乏理解);城市和农村幼儿对“礼貌、耐心、礼貌用语、尊重”4个概念的认知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对“合作”概念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对“礼貌、礼貌用语、尊重”3个概念的认知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男女幼儿对交往相关概念的认知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幼儿进餐能力是指3~6岁幼儿能独立进餐的能力,包括卫生进餐、健康进餐和礼貌进餐。幼儿的进餐能力与幼儿的能力、个性、品质都密切相关。小班是幼儿进餐能力养成的关键期,小班幼儿接受能力强,行为可塑性大,所以小班幼儿教师应该抓住这一重要时期,提升幼儿的独立进餐能力。  相似文献   

10.
谢谢小猴子     
谢谢小猴子小班文\朱洁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掌握故事内容,学会元元的对话;2教育幼儿乐于帮助别人,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谢谢”。活动准备1哑剧小品:《谢谢小猴子》;2《谢谢小猴子》的故事录音;3树、猴子、大象、长颈鹿的头饰各一个,帽子一顶。活动过...  相似文献   

11.
小班幼儿入园后,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原因造成幼儿文明礼貌素养总体比较缺乏。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爱游戏等心理、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采取积极的措施将文明礼貌言行传承给孩子,使孩子们获得礼貌言行的积极体验和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幼儿的礼仪行为初期主要表现在基本动作、礼貌用语等一些基本礼仪和尊敬长辈、待人接客等一些家庭礼仪上,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学习后,要从幼儿园礼仪学起,逐渐养成公共场所礼仪行为。幼儿的礼仪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是很重要的。本文根据幼儿礼仪行为的表现现状和礼仪的教育现状,对幼儿礼仪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理发员     
[提示与教学建议]这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反映了理发员工作的过程。整首歌曲轻松、欢快,易于幼儿表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模仿成人的劳动渐成他们的喜好。因此本曲较适合中班幼儿学唱。教学前,教师可带幼儿参观理发店,让幼儿认识理发员的工作。并在游戏中学说一些待客的礼貌用语,如:“下一位,请你坐下。”参观和游戏可以增强幼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期,小班孩子在哭闹声中拉开了序幕。一个月过去了,孩子们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上学不再哭闹了。但每当我笑脸相迎地说:“早上好!”孩子们却茫然地看着我。这时我弯下腰告诉他们:“老师向你问早,你也应该向老师问早。”但效果甚微。小班是幼儿学习人际交往与人友好相处的初期,怎样让孩子用礼貌用语进行人际交往,与人友好相处呢?  相似文献   

15.
<正>幼儿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家长和老师都要好好把握这一关键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纲要》中健康领域的目标明确要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良好的饮食习惯就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幼儿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一、小班幼儿饮食习惯的基本情况刚刚进入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基本上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相依相存。礼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基本语言表现形式——礼貌用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差异性。本文拟从称呼语、招呼语、告别用语等日常对话用语论述礼貌用语在德汉两种语言中的语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浅谈德汉礼貌用语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7.
沈琴 《考试周刊》2009,(15):231-231
根据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通过游戏、主题活动的形式等,培养其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3—4岁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根据这一特点,针对刚入园的幼儿不懂礼貌,不会使用礼貌用语,  相似文献   

18.
幼儿期的孩子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低级水平上,家长必须据此采取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礼貌用语,增强礼貌意识,形成礼貌习惯。  相似文献   

19.
章莹 《考试周刊》2014,(75):196-196
小班幼儿从各个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最棘手的是生活常规较差。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礼貌,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生活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文章就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王容花 《海外英语》2012,(1):100-101
礼貌用语的使用对促进人们思想感情的交流和沟通至关重,并能起到良好的交流效果。该文以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正面面子""负面面子"为理论依据,探讨了礼貌用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试图通过分析教师和学生之间礼貌用语的使用情况,为创造动态、和谐的新时期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