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与语言密不可分,一首首活泼、欢快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就好像描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还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那么如何寓语言教育于音乐活动之中呢?一、有意。即有意识。就是指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如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为掩护战士和老乡而英勇牺牲的事迹。在教唱这首歌时,我首先从歌词入手,把歌曲内容编成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声情并茂地讲给孩子们听,以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 ,展开想象的翅膀 ,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发挥自己的特长 ,创造他们心目中的音乐?这就需要音乐教师设计出各种新颖的音乐活动 ,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我在高年级的歌曲教学实践中 ,大胆尝试 ,设计了融音乐、诗歌、律动、美术、舞蹈、场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课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 ,在乐中求学。仅以《念故乡》一课为例 ,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创设音乐情境 ,激发想象创设情境就是依据想象的条件 ,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 ,采用故事、音乐、歌词、提问、表演、录像、挂图以及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3.
声乐是一种通过表演的形式,把音乐作品转化为音响,从而实现音乐的审美价值的表演艺术。声乐表演是一门作者、作品、演唱者三位一体的表演艺术。在歌曲创作过程中,词作者和曲作者共同赋予了歌曲的词曲形象,而在表演过程中,演唱者用自己的身体在舞台上做为乐器进行形象展示,使音乐作品转化为现实音响,使听众通过感知器官形象生动的体会作品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4.
刘琳 《教师》2015,(8):50
在歌唱中,语言借音乐升华,音乐借语言深化,彼此紧密结合.准确地使用语言,做到字正腔圆和艺术性地表现音乐的内涵是极其重要的.通过朗诵训练实施声乐教学能使发声更直接、更自然、更舒服,同时能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声乐表演水平.  相似文献   

5.
兰希 《考试周刊》2011,(74):134-134
听歌曲学英语是时下非常流行、快捷、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改变了枯燥的传统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听、唱自己最喜欢的歌曲,记住有关的歌词,纠正自己的发音,并记住可以使用的新单词和短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给歌曲配上相应的动作,学生边学英文歌曲边表演,这样更能加强记忆。音乐给人以智慧,悦耳的音乐对神经系统起良好的刺激作用。用英语歌曲教学符合学生的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相对稳定的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想象力,在无意识状态下可以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本着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原则,灵活使用英文歌曲和表演,就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学简录】一、读一本绘本,激发兴趣当我与学生简单地聊聊勇气是什么这个话题之后,我和学生共读《勇气》绘本,边读边思,时而谈自己的感受,时而细致观察图画,时而大声朗读,时而情境表演。读完后,我告诉学生:如果去掉书中的图画,  相似文献   

7.
歌曲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中占很大的比重。通过这几年的音乐教学,我发现要想使学生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除处理、培养和训练基本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歌曲。学生充分掌握了歌曲的思想、风格及音乐要素,才能收放自如地去发挥、去创造表演,也才能使发声、吐字等基本技能有的放矢。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歌曲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分析创作背景,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8.
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红帽》一课是歌表演。歌曲《小红帽》教唱完毕,准备进行下一项歌表演。正在这时候,我发现许小权同学正趴在那儿画什么。我走过去夺过画纸,想训他一顿。可是,当看到他那充满灵气的画———把小红帽挎着篮子走路的形象画得惟妙惟肖时,我突然改变了想法: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长和兴趣,何不因势利导,让他在音乐课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将画融合到音乐中?于是,我拿起他的画向大家展示:“许小权同学画的小红帽好不好?”同学们说:“好。”我接着说:“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地表现歌曲。可以编…  相似文献   

9.
歌曲是用诗与音乐的语言来塑造形象的、反应现实生活的。在创作中善于准确而生动地运用音乐语言,是使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准确、生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演"这种形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中来。无论他们的舞姿是否优美,动作是否合拍,都是他们对音乐发自内心的感受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演"的机会,就会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一、让"歌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歌表演是在歌曲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表达歌词的内容,揭示音乐的形象,是最简单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唱表现形式。学生演唱的许多歌曲的歌词内容都有一定的可表  相似文献   

11.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兴趣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音乐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兴趣和“冲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把单调的音乐知识、技能,通过“趣味游戏”和“趣味竞赛”,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在音乐故事、音乐童话、歌曲表演、舞蹈及律动曲中,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学生带到歌曲的意境中;用形象多彩的插图、幻灯,表达歌曲的内容、情景;用舞蹈、表演、游戏等方法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走、跑、跳、玩、追、捕、躲、藏,使他们在唱唱玩玩中,用身体的各部器官  相似文献   

12.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音乐教学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情感的语言”、“诉诸情感的表演”是音乐艺术的特点。教学中应充分发挥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以“了解歌曲的艺术构思和表达歌曲的艺术形  相似文献   

13.
每当下午的音乐铃声响起,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童年时代,想起我的难忘的小学、中学时光。无数个下午,预备铃声响起,我(我是领歌员)都会站在教室前面,领着我的同学们一遍又一遍一首接一首的唱着音乐老师教给我们的歌曲。我们大声的歌唱,唱着自己喜爱的歌曲,唱着自己的欢乐,唱出自己的悲伤,尽情的宣泄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陈立芳 《天中学刊》2005,20(4):139-140
声乐是一门语言和音乐高度结合的情感艺术。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唱歌时把握住了情感也就抓住歌曲的灵魂。歌曲演唱的情感可以从行腔、咬字、表演和前奏、间奏、尾声等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15.
鱼的眼泪     
前言不知道该怎么样总结我过得平淡的小学,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记录我过了一年多的中学,只知道生活仍在继续,我还要也必须努力寻找下一个停靠的码头……关于现在的我虽然说初一重要,初二更重要,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仍固执地喜欢和陶醉于我小学毕业才开始迷恋的音乐;仍然擅长和热衷于绘图;仍然在心血来潮时买大批的海报和贴纸;仍然在小考前一天的晚上啃小说,写文字;仍然时而勤奋地学习,时而随心所欲……仍然做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事。U其实我不怎么叛逆,至少在每个认识我的人的心目中。我只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每课一星”即每节音乐课的最后五分钟由上一节课指定的一名学生表演一个节目 ,然后师生共同评议。此方法施行以后 ,学生有的唱歌 ,有的拉琴 ,有的表演口技、小品 ,真是一星更比一星好。在歌曲的选材方面 ,我挑选了一些适合初中生演唱的歌曲供学生选择 ,有的学生还将我的有关书籍借去抄阅。慢慢的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表演能力大大提高了 ,许多人成为班里、校里的文艺骨干。更重要的是 ,音乐课的地位在学生的心中发生了很大变化 ,已由原来的“不愿上”变为“盼着上”。每当我走进教室时 ,迎来的是热烈的掌声而不是叹息声。“每课一星”教…  相似文献   

17.
刘静萍 《教育革新》2009,(11):61-61
《小袋鼠》是小学二年级的歌曲,是一首具有诙谐情趣的儿童歌曲。歌词简洁、生动,抓住了“大袋子”这一特征,表现出袋鼠特有的形象。在学会歌曲后,我和往常一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根据乐曲中的小袋鼠的形象一起进行表演。随着轻轻的乐曲声响起。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表演了起来,喜欢跳舞的同学,纷纷展现出了或优美,或活泼的舞姿;  相似文献   

18.
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有助于孩子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上,我选择以幼儿熟悉的歌曲作为途径。因为音乐是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通过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可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控制力等。而选择幼儿熟悉的歌曲,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所熟悉的歌曲,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思想,进而借助于音乐的基本表达手段,在教师模仿与创造相结合的教学引导下,用自己的声音、神态及形体去更好地创造表现。用歌曲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时,选材是关键。在选材的过程中,要以他们…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主题活动我喜爱的成语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区域活动中有一个两两结伴玩的游戏,一个幼儿将一张成语故事图片翻开,另一个幼儿在看懂图意后做相应的动作。这个游戏启发了我,于是,我创作了歌曲《狐假虎威》,设计、组织了这个根据成语故事内容创编的音乐表演游戏,旨在让幼儿通过唱、说、做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含义,提升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评论》2007,(1):146-147
幼儿期是幼儿音乐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充分发挥幼儿园音乐表演区域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启蒙和启智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音乐表演区域创设的探索。幼儿喜欢进行敲打,制造声音,创造出各种类型的节奏。他们经常是在有意或无意中把听过的歌曲完整准确地进行演唱,他们更乐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