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启发式教学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教学包括两种形式,一个是中国式的“启发式”,另一个是西方式的启发式--“产婆术”。它们产生于古代的两位思想巨人,一个是中国的孔子,一个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二者虽然叫法不同,但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启发诱导,开启智慧。但是启发式教学还能适应现代的教学吗?笔者曾就此问题对中小学进行了调研,发现教学完全还是以教师“讲”为主,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只是“满堂灌”中加了一些提问罢了,它与古代的“启发式”教学具有天壤之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启发式”教学进行深刻的考证。  相似文献   

2.
《论语·述而》记录了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的语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孔子对于启法式教学的表述。其中的教学思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文化教育传统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个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我们必须很好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以振兴我们的教育事业。本文仅就孔子教学思想中的几个原则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略陈管见。一、启发式原则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式教学,而我国启发式教学的历史更为悠久。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有据可考的首创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教育氛《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的话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式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地掌握…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记录了被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在教育实践中的点点滴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然而,随着儒学的发展和价值中心地位的确立,《论语》里那种师生交谈式的教育方式,逐渐向学徒式的教育方式进行转化。也就是从“启发式”教育向“引导式”教育转化。这种转化,既是儒家学说发展中自身的结果,也受到了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两类教育形态在历史上互相交织,直到今天仍旧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启发式”教育比“引导式”教育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其著作《论语》更是一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圣水,其中很多教学理念,对于当今教学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笔者以我校刘华校长的一堂作文课为切入点,结合《论语》中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理念来阐述关注学生经验原点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的经典著迷《论语》,不仅是传统教育的典范,而且也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意蕴,与现代教育有着共通之处。孔子以“仁”为旨要的和谐道德教育、“多样化”启发式道德教育、“践行式”道德教育、“尚真式”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时代超越性,对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教育家,也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具有四十余年教学经历的教育大师。他在一生的教学中,所以能“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①,教学成果累累,与其“谈话法即问答法”②的具体贯彻不无关系。“孔子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这个途径进行的(指谈话法,引者注)”。③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孔子师生之间质疑问难的记录。“论,凡言语循其理,得其谊谓之论。”“语,与人相答问,辨难谓之语。”④更是精辟地概括了《论语》的实质,也说明了谈话法在孔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启发式教学之我见张乐群启发式教学是学校教学中议论最多的话题,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话题,它源于《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下引《论语》,只记篇名)朱熹在《四...  相似文献   

9.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首先为孔子所提倡。毛泽东同志在论教学法时,肯定了这一方法;并提出要废止同启发式相对立的“注入式”。本文试从古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寻找根据,对“启发式”和“注入式”方法加以区别。一、启发式总是应欲而施注入式不顾求知欲望在《论语·子罕》中,孔子指出:“不恨不高,不徘不发。”根据古人的注释,“愤”,是心求道而未得,“排”是口欲言而不能。即只有在学生有了求知欲时,教学才能有明显效果;一个好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绝不无欲而施。所以,有欲而施,才是“启发式”的特点。孔子为什么要强调…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教育家,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40余年教学经历的教育大师。他在一生的教学中,所以能“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教学成果累累,与其“谈话法即问答法”的具体贯彻不无关系.“孔子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这个途径进行的(指谈话法,引者注)”。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孔子师生之间质疑问难的记录。“论,凡言语循其理,得其谊谓之论”;“语,与人相答问,辨难谓之语附.更是精辟地概括了《论语》的实质,也说明了谈话法在孔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囹根据孔子谈话法这一重要的敦学形式和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说明《论语》所记载的孔子思想政率不具古代西方哲人那种依赖逻辑推理做抽象玄思的特点,而是常常将其思想理论引入到日常现实生活人的情感感受中去诠释。此文通过对《论语》孔子思想理论核心“仁”的引述和说明,通过对《论语》中孔子有关“君子”诸多论述的分析,通过对《论语》所记载孔子发言为论时喜怒衰乐情感表达的剖析,了“情感”在《论语》中,在孔子思想理论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启发式教学法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伟大创举,他在《论语·述而》中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有许多哲学家,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永远运动变化着,永远流动不居。《论语》记载着,孔子在一条大川上,含着深意,赞叹地说:“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据说这就是他老人家把宇宙万物的变化,比作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易经》中的《易传》部分,古代有许多人认为是孔子的著作(当然也有人反对这种看法),我以为,如果不是孔子的著述,也会和《论语》同样,有一部分属于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的记载。在《易传》里,有着比《论语》远为丰富的关于变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孔子的教学方法孔子实在是中国古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以为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首创。这对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在中国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界),这就未免“数典忘祖”。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格拉底才出生。[1]所以孔子才是“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廖洁 《班主任》2000,(8):14-15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班主任,抽空学习学习《论语》,对人格的升华及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我抓时间学习了《论语》,我很受启发。我认为,要成为优秀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兴教办学的老师兼校长,因此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奉为教育之神,古代的学生初进学堂,都要祭拜孔子。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关孔子的生平事迹留下的并不多,主要集中于《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中。而《论语》作为一部由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的有关孔子言行的专著,更是成为永久的经典,历代传诵。在《论语》一书中,有大量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和格言,如“温故知新”、“过犹不及”、“不耻下问”、“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当然也有许  相似文献   

17.
“四书”“五经”简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事。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  相似文献   

18.
一、启发式教学理论的含义和价值启发式教学理论,源于我国春秋旧中国时期,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于启发式,有人认为是一种教学方法,称为启发法;也有人认为是一个教学原则,称为启发式原则。但从它的教育价值和作用范围来看,已经远远超过一种方法或原则的范畴,应该是一种教学理论或学习理论。在我国“,启发”一词源于《论语》。孔子论述启发式这各种教学理论时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对待问题,教师应先让学生思考,思考之后,仍然领会不了时再去指点他;当学生经过思考,有所领悟,想说又…  相似文献   

19.
一、执教《孔子游春》的缘由孔子的思想,不光对中国,对整个人类都具有永恒的意义。因为要寻“根”,因为对民族文化怀有深深的敬重,我读起了《论语》。在研读《论语》的基础上,我切合实际地把《论语》中跟实际生活结合紧密的有用的语录整理出来,进行分类,并于2006年2月17日向全校教师做了《聆听孔子》的专题汇报。该专题汇报得到了江苏省教科院中文系专门从事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研究二十余年的姚曼波教授的充分肯定。于是,我想通过这个支点,引导身边的人去读《论语》,尤其是想引导小学生去诵读《论语》中关于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关于学习等浅显…  相似文献   

20.
读儒两题     
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亚圣”,正如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所尊奉的正是关于“仁”的学说.在孔子那里,“仁”是一个伦理道德的范畴,其涵义可从三个层次加以认识.一是“爱人”.据《论语·颜渊》一章记载,樊迟问仁,孔子所回答的就是这么两个字.“爱人”意味着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两个方面的意思归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