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武 《早期教育》2006,(2):28-28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家园相结合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儿园力图通过“开放日”活动。为家长提供真实了解孩子在园学习生活的情况,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那么,家长如何利用“开放日”活动,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和孩子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2.
和许多幼儿园一样,我园每学期都有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来园观看幼儿在园的半日活动。这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家园联系方法,但是每学期只“开放”一次,而且每次都是家长看老师“表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数量上看,我们都感到这种联系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保教工作,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更有效地进行家园之间的沟通呢?我们从国外幼儿园的“义工”活动中得到启示,有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海芹 《教育科学》2003,19(6):56-57
小班幼儿刚开始入园时哭闹,是家长送孩子入园的一大烦恼。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须紧密配合。家长可轮流送孩子去幼儿园,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良性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规律。幼儿教师要爱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用他们喜欢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使之尽快克服分离焦虑,融入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组织方案教学活动时,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如在组织“水”的方案教学活动前,我们心中没有底:幼儿对水了解多少?他们的兴趣与需要是什么?他们会怎样研究水?后来,我们在家长会上说出这些顾虑,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支持。有的家长说:“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查资料,或从网上下载资料。”有的家长说:“我们会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研究,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还有的说:“我可以帮助你们联系参观自来水厂,让孩子了解自来水是怎样来的。”更有家长表示可以到幼儿园来做“妈妈老师”或“爸爸老师”,做孩子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参加方案活动。家长们的支持着实让我们感动。以下就是家长参与活动的一些片段。  相似文献   

5.
广大幼儿家长纷纷把孩子送进各种英语学习班,许多幼儿园也开展了幼儿英语教学活动,出现了“幼儿英语热”。幼儿学英语要取得成效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抓住关键期,有专业的师资,明确幼儿英语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同时还需要家长积极配合营造英语环境。  相似文献   

6.
梁荣芹 《山东教育》2004,(17):17-18
案例一:下午离园时间,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的家长来接孩子忘了带“接送卡”,老师说:“没有接送卡,是不能接孩子的,这是幼儿园的规定。”可家长解释说:“幼儿同离家很远,回去拿需要半个小时。”幼儿教师执意不放孩子。无奈.这位老师早就认识了的幼儿家长只好骑车返回,等他拿来接送卡  相似文献   

7.
在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80后”与“90后”家长担当家庭教育主力军的时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持以更高的关注度。“幼小衔接”是幼儿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折点,家长在面对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诸多差异以及孩子入学准备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时,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育儿焦虑。调查发现,在入学准备阶段,大班幼儿家长的育儿焦虑程度中等偏上;焦虑内容呈现多样化;学习焦虑显著突出;育儿焦虑在幼儿胎次、幼儿园性质、家长学历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为纾解育儿焦虑,大班幼儿家长要加强学习反思,树立科学的衔接理念;学校要构建合作机制,优化评估指导实践;政府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为家长减负降压。  相似文献   

8.
王彦力 《山东教育》2004,(36):32-33
目前,在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中,幼儿园内部的管理受到空前的重视:“园本课程”的开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孩子在园中的生活、学习状况的改善等等。而家长作为幼儿教师的最好合作者之一,有效地参与到幼儿园管理中却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家长的合作成为目前幼儿园管理中的一项“未充分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9.
孙琴  顾彦 《山东教育》2005,(5):80-80
“家长助教”是我们在家园共育方面推出的又一新举措,它是让家长根据自己的特点、专长,自愿报名,走进幼儿园,和教师一起组织教育活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张赤华 《早期教育》2001,(23):14-15
家长根据自己的特点、专长,自愿报名,走进幼儿园,和教师一起组织保教活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这就是目前很多幼儿园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家长志愿者”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避免活动流于形式,提高活动效益,笔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吃饭进餐,无疑是幼儿生活中的大事。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以及入园后,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吃”。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因此,常常会听到离园时家长问孩子:“今天吃什么?你吃饱了吗?”在幼儿园每学期所做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吃”的问题,也是家长们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学前教育》2006,(10):51-51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为吸引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有效落实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本学期我们根据活动主题,请家长、幼儿共同制作《亲子主题报》,即根据某个活动主题,由幼儿口述相关内容,家长进行记录;或通过绘画、报纸摘抄、剪报、摄影、网上下载等形式反映该主题,由孩子、家长共同完成。《亲子主题报》的制作,一改过去家长被幼儿园牵着鼻子走的情况,家长成为园本课程构建和实施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亲子教育,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从2010年开始,幼儿园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开展了“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近孩子,共度亲子时光”的亲子实践活动,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孙瑛 《今日教育》2006,(5):24-24
我们班近期开展了“我们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为了让孩子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去找一找家乡的特产,完成“家乡特产”的调查表,并将特产带到幼儿园办“家乡特产展览会”。为了让幼儿理解家乡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家长是基本的教育者,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参与者。本文讨论了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层次,认为家长是幼儿信息的提供者、幼儿活动的督促者、幼儿园课程材料的提供者、幼儿园活动的参与者、幼儿经验的提供者、幼儿园课程的审议者、幼儿园课程的评价者,并提出了家长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可能性和途径。同时,对家长参与课程的现状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亲子活动是在家庭内,以亲子情感为基础、以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和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帮助孩子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家长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  相似文献   

17.
《早期教育》2003,(1):26-26
某幼儿园于“六一”期间组织文艺演出,并邀请了部分教育局领导及全体幼儿家长前来观看。由于条件简陋,演出就在教室前的水泥地上举行。某小班幼儿王某在表演舞蹈时不小心摔倒了。家长看到后便跑过去将王某抱了回来。老师认为此举破坏了演出效果,遂与家长说:“今天是正式演出,局领导和家长都在,孩子摔倒了并没有大碍。我们要培养他一种在集体活动中的坚持能力,你跑到演出区把孩子拖回来,这样既破坏了演出效果,也不利于锻炼孩子呀。”家长一听很愤怒,认为自己的孩子大热天在太阳下跳舞受罪不说,老师还说这样的话,于是当着众领导和家长的面对教师破口大骂,导致演出中断了5分钟。幼儿园老师被骂得泪流满面,认为受了极大的侮辱,遂向法院起诉,认为家长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  相似文献   

18.
就听力问题对幼儿家长所做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幼儿家长对孩子听力情况的了解程度,本文作者自编了一份包括14个问题的问卷,在西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对幼儿家长做了一次调查。结果警示:家长对孩子的听力健康关心不够,不少家长对诸多问题作出“不知道”的回答。结果同时表明,在普通幼儿园的正常孩子中也有一些孩子存在着听力方面的异常情况,应该引起广大家长、幼教工作者和特教工作者的关注。此外,本次调查还反映出一个情况,为幼儿听力检查提供服务的机构太少。最后,调查证实,噪声污染对孩子的听力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离开亲人,从熟悉的家里来到陌生的幼儿园,环境变了,周围的人、物都不熟悉了,自然会产生恐惧、焦虑和诸多不适应,比如,每天刚入园那会儿,要疯狂地哭闹,幼儿园里的饭菜总觉得吃不习惯等等。面对孩子的种种“不适应”表现,家长应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相似文献   

20.
刘素娟 《学苑教育》2012,(20):15-15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社区密切联系,综合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的条件。”当前,家长资源已作为教育资源被引入幼儿教育,家长与幼儿的活动,是幼儿因活动的动力;家长自身的教育优势、教育能力,能为幼儿活动增添活力;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教育经验,可成为幼儿园和幼儿的物质、信息来源;家长鲜明的个性特征,也能成为吸引幼儿园、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