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部分中学生对学习语文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不但无心学习语文,上课不带书,而且不屑于去评价语文课,觉得语文教师教好教坏都无所谓,上课听不听也无所谓。学生宁可花更多精力去啃数理化,也不肯花一点时间去看语文,  相似文献   

2.
中学校园基本上是数理化的天下,是试题的天下;学生用于读书、用于学语文的时间少之又少且下降趋势明显。执教十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学生对待语文从热爱到淡漠到拒绝的变化过程:对语文课由盼望变成应付,对阅读课由节日般愉快变成可有可无的猎奇,对写作课从跃跃欲试到敷衍了事,对听讲座从渴望求知变成趁机休闲……据我所知,从小学到初中,许多学生(尤其乡镇)的语文基本上是空白。在广大乡镇,有些名望的教师大都是从事数理化教学的,少有认真教语文的教师,所谓认真教也不过是照本宣科、大做试题、为升学率而战。在城市,语文往往淹没在电脑与时尚…  相似文献   

3.
高三阶段,迫于高考压力,学生们整天埋头于数理化作业而不能自拔,根本没有闲暇去顾及语文。面对这种情况,语文老师要使学生不冷落语文课的学习,关键是要让语文课成为一块磁石去吸引学生,使他们从心底里喜欢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4.
正一、培养学科综合性意识许久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大都是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卖着应试教育的药。为了对付考试,我们是考什么教什么。从此,一篇篇完整、典范的课文被肢解得面目全非,原本应是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加上重理轻文的传统偏见,语文课始终是夹着尾巴,萎缩于一隅。曾几何时,我们语文在与数理化的"争时战"中接连败下阵来。教师费力、学生厌倦、成绩提高慢,成了语文教师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5.
刘巧亚 《成才之路》2012,(16):10-10
正有人说,语文课没什么用,一周不上,两周不上,对成绩没什么影响,语文在中考科目中就处在"小三""小四"的尴尬位置。而语文教师呢,也觉得语文高分难得,学生不喜欢,感觉有力没处使、使了也白使,所以语文教师在学校的处境也是很尴尬。成绩不好了,说你教得不好,成绩好了,说你挤占了数理化的时间。教好语文,做好语文教师怎一个难字了得!其实,语文  相似文献   

6.
如何克服“重理轻文”?需要开具全方,进行综合医疗。如领导者的重视,文科教师的努力,社会各界的支持,文科学生出路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正确对待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这里,想着重谈一下语文教师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语文教师要克服“重理轻文”的思想。语文教师轻文,说来奇怪,实则有之。例如,有的老师自己教语文,偏偏不愿儿子学文科。他们说:“老子吃亏,还要儿子倒霉吗?”有的老师主张:“语文要主动向数理化让路。”他们说,三个月不上语文课,学生照样听得懂,写得出,三天不上数理化,学生就跟不上了。有的说,学习语文靠社会实践,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活动的增加,语文水平会自然提高,而数理化则要靠课堂讲、课后练,要善于在“题海”中  相似文献   

7.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初中阶段学生"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或认为语文不重要,或疲于应付数理化,没时间去深入学习语文。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语文"乐学"就成为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我教语文十几年,从最初的浑沌、懵懂,到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到后来有幸聆听各地名师的讲座、授课;再认真反省自身及周围同行的教法做法,对于怎样让语文课活起来,学生怎样才能"乐学"有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在现在的形势下,几乎所有语文老师都在反映一个问题,就是语文课是最难上的课,学生最不爱学的就是语文课,学生总是认为语文学不学都是一个样,考试都是那么多分数。于是,语文课上,有做数理化的,有背单词的,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如何让学生重视语文,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成为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现在的矛盾是,学生不学语文,不重视语文,老师又要学生去学,老师费了很大的力气,但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所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去教,因为教语文课本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而是语文教学的手段;语文课是用课文文本去教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大体上包括用课文教语文知识,用课文教阅读方法,用课文教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口头说为语,书面写为文,是为语文。当前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浪潮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上教师少说,让学生多说,就是在实施课堂改革,就是在教语文。但是怎样教好小学语文课,叶圣陶先生这样阐述:"语文课就是语文教师借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教会学生写话。"全国知名教师贾志敏先生提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另一知名教师薛法根先生则主张三个不教:学生已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2.
如今,我们的语文课程包罗万象,像发馒头一样,愈发愈泡,似乎得了肥胖病,虚脱浮肿,使语文教学笼罩着层层迷雾,教师觉得语文学科已经“气体”化了了(数理化是固体,体音美是液体,语文是气体),复杂化了(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  相似文献   

13.
职业中学的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较差,对语文课的学习没有兴趣。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就是来学技术的,根本没必要学语文。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教师教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因此,培养职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成为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语文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主要是靠学得、习得,而不是教得。围绕“听说读写”,教师反复的教,学生学会得很少;一道题目,知道了答案,但从真正掌握的意义上说,还是不会。数理化追求的是标准,而语文追求的却是妙趣。妙趣从何而来?自然就是在和文本的的对话中,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对语言文字有了灵敏的感觉及准确全面的了解,深人体会到语言文字负载的深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范恒 《语文天地》2013,(2):37-38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熏陶,智慧得到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重"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淡化陶冶学生情操的情感过程,将语文课上成了像数理化学科一样的练习课、操作课,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语文课需要"语文味"。  相似文献   

16.
语言训练及思维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说语文教学应该高度重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呢?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又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的点滴之见。 在语文教学的领域里,我时常听到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的不同的反映。语文教师认为语文课不好教,既费时间,又费口舌,但仍不见成效,不如数理化教学见效快。而学生们也普遍认为语文不好学,听起课来枯燥无味。考起试来成绩也没有明显的提高。对语文教学来自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反映有没有道理呢?我认为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更重要的一点,就语文教师来讲,普遍忽视了该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一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银川举行观摩研讨活动,崔峦理事长在大会上疾呼:"语文课要和内容分析说再见。"课文只是教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材料,即语文只是一种"载体"。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课文只是"例子"。我们所说的语文课实际上就是依靠课文这一"载体"或者说是"例子",来教学生学习语文。那么,"教什么"便成为让广大语文教师困惑的一大难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指出:"语文课就是用课文教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和技能,即教语文本体的知识、技能与策略。"因此精心选取语言训练点,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中学浯文教学大纲》中说:“普通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是基砒学科,语文则是学习各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既然是基础学科,自然就包罗了文史地哲、数理化生等科的知识。这就决定了要教学好这门“百科全书”,任重而道远了。 多少年来,语文课的教学,多是教者精疲力竭,学者收效甚微。因此,语文教师增强语文的教学艺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迫切任务之一。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如何做好这一点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把语文课教“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爱语文学语文,对语文着迷,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一种期盼和向往。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全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的文学性、趣味性不可忽视。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意味着真情与个性的消逝,文学与文化的流失,想象与创造的衰退,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滑坡。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就将语文教师推入尴尬的境地。我以为与其说学生不喜欢语文,还不如说不喜欢语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