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角色认知与角色扮演--毕节师专实习生角色认知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总是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教师的角色认知和角色技能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他们能否扮演好教师角色的主要因素.师专实习生的角色认知和角色技能的状况如何?对他们在实习期间及今后扮演教师角色会产生什么影响?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研讨.发现师专实习生具有角色认知的不明确性、不完整性,角色认知与角色技能的不协调性,角色技能的薄弱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影响着他们成功地扮演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总是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教师的角色认知和角色技能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他们能否扮演好教师角色的主要因素。师专实习生的角色认知和角色遥状况如何?对他们在实习期间及今后扮演教师角色会产生什么影响?本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师专实习生具有角色认知的不明确性、不完整性,角色认知与角色技能的不协调性,角色技能的薄弱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影响着他们成功地扮演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3.
针对警官高职生角色不清的现状,以社会角色理论为视角,论述从角色期待、角色认知、角色实践、角色评价等维度构建警官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生在实现从大学生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容易陷入认知困境、素质困境、心理困境和人际困境。高校应当以角色理论为指导,从角色认知、职业素质、职业心理和人际交往等四个方面加强教育,帮助大学毕业生走出角色转换困境。  相似文献   

5.
教师角色由传统型向创业型转型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核心问题和软肋。强调教师内在主体性的角色认同则是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地方高校教师的创业型角色具有金字塔结构的多重内涵。基于A校的案例研究发现,教师的创业型角色认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创业型角色认知的基础上,面对角色冲突,教师结合自身情况采取策略,进行角色选择。创业型角色金字塔是一个理想的角色框架,然而实践难度较大。在外部激励不充分的条件下,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价值追求成为教师积极应对角色冲突的潜在强大力量。学校可从制度激励和文化渗透两方面促进教师实现创业型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角色指建立在高校辅导员职业基础上的职业角色。本文从角色愿景、角色认同两个维度,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角色愿景的构成要素、分类和现实体系;辅导员角色认同的要素、分类和影响因素,明确了两个概念的内涵,对正确理解辅导员角色愿景和角色认同的内涵,进一步分析高校辅导员制度现实困境的表现和成因,以及寻求转变辅导员角色困境、提升辅导员角色积极认同的对策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角色理论对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是热衷网络游戏的主要群体,网络游戏自身的逼真性、多元性、互动性和虚拟现实性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从而对青少年的角色社会化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有助于在角色扮演中克服角色紧张、进行角色定位、促进角色社会化,增强自我意识与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容易导致青少年角色认知不清,产生角色冲突,引发人格的自我同一性,影响正确角色观念的形成.社会角色理论是一种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强调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体角色行为的形成和完善,基于此理论对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进行有效的匡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社会角色的科学分类是社会学角色理论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会角色的分类,就没有社会学社会角色理论,而社会角色分类是逻辑划分之分类的合理运用,本文试从逻辑学、社会学角度探讨逻辑划分之分类在社会角色研究中的作用,以达到认识正确使用逻辑划分在社会角色理论研究中的地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主动适应社会角色期望的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型角色、工具型角色、说教型角色向现代专业型角色、表意型角色、沟通型角色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优化自身角色形象、调适角色冲突、提升角色扮演能力等方式加强角色自我建设,社会有关方面要通过引导社会成员的角色认知、完善相关规范体系、加大投入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角色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们对体育师资培训过程中师范生这一"准教师"的社会角色缺乏正确认知的现状,本文运用社会角色理论分析了体育师资培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期待,并指出体育师资的培训应重视学生的角色期待、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应从社会角色的培养入手促进学生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中作为“科研达人”的高层次人才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对政策的感知影响其对本科教学的投入。通过对一所地方大学进行案例研究,以社会角色理论为视角,采用半结构访谈方法,考察高层次人才教师角色建构过程,将建构过程归纳为积极融入、被动适应、合理规避三种类型。基于此,提出引导高层次人才投入本科教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目前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学生角色缺乏正确的认知而导致任务型教学失当的这一问题,提出应当重视学生在任务型课堂上角色定位。通过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中师生角色定位的分析,结合我国学生听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一现实,阐述了学生角色的正确定位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提出教师应该更快地促使学生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一、角色教育的内涵角色教育的内涵即通过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学习和角色内化,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提高自身的角色意识,学会感受、体验、认识和鉴别不同角色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采取的行为模式。角色认知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地位、作用、身份及行为规范进行认识和判断的过程;角色认同是引导学生对角色  相似文献   

14.
地市高校在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角色认知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地市高校的角色认知,是指地市高校在区域社会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功能定位。地市高校的角色认知应遵循恪尽职守、适时调整,服务地方、融入地市,效益优先、突出特色等原则。地市高校是农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导航员”,是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助力器,是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推进学校发展的主力,教师角色的履行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地方高校,对教师职责的要求更为多样与复杂,教师角色呈现多元化特征。根据角色理论对地方高校教师在多元角色扮演过程出现的角色间与角色内冲突表现进行分析,并从自我与学校两个角度提出冲突调适策略,以提高教师角色扮演实效,保障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角色认同主要包含自我认知、效能体认和角色行 为评价三个方面。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本文结合专业角色 认同理论,提出了课前掌握角色自我认知,完善教学设计:课间 利用角色效能体认,丰富教学内容:课后通过角色行为评价,巩 固教学成果的教学方法。最后提出了教师促进学生角色认同 的策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缩短了学生实际 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青年教师成为导师的过程中会遭遇角色适应的挑战,但在学术研究和实际管理中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研究基于三元交互决定理论构建导师角色适应分析框架,通过对22名“双一流”建设高校青年教师的深入访谈发现,导师角色适应存在先验主导型、任务取向型、主体关怀型三种类型,青年教师在适应导师角色时会受到个体认知、信念、指导行为、院校制度、社会规范和学生特征等因素的交互影响。针对初任导师角色适应的特点,高校应注重导师角色准备期的前置教育和实践锻炼,重视导师角色探索期的个性化指导与支持,加强导师角色发展期的政策激励与制度保障,以此来有效提升青年初任导师的角色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心环节,价值观引导是研究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实施价值观引导的关键力量,这客观要求导师扮演"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意识是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实现的前提条件。在理论层面,导师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意识包含认知、情感与意志三重维度;在实际工作中,导师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意识表现出"知不知"引导的认知差异、"应不应"引导的情感分歧与"愿不愿"引导的意志分层。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导师作为价值观引导者的角色认知、激发其角色认同、强化其角色意志。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角色认知偏差的哲学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教育界首次明确提出大学生角色认知偏差的哲学矫治问题。认为大学生角色认知偏差虽然由个体对大学生角色规范和角色评价同化不足或顺应无力而直接引起,但其中深刻原因却在于个体对其大学生这一角色本质的一知半解,对其矛盾运动的把握欠准,以及他进.行角色实践后对角色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文章对此特别指出,运用立足实际、把握矛盾、注重实践等哲学方法可以实现对角色认知偏差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困生角色行为偏差的类型包括网络成瘾型、意志薄弱型,学习认知偏差型,可以社会期望与角色认知、角色认知与角色行为、角色之间三个方面的冲突理解角色行为偏差的原因.可从树立正确角色意识、重塑角色信心、增强角色参与等三个方面纠正学困生行为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