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是聋人间及聋人与听人间交流的两种普遍方式。自从1960年美国语言学权威史多基博士得出了手语是一门语言学意义上的语言的结论后,手语便作为语言来研究。文章从两者的适用范围差异、特点上的差异、语法的差异这三方面进行论述,在语法的差异上,例举实例,便于直观地体会二者在语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手表达的语言--从语言学角度认识手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人对于手语还存在着不少偏见和误解,认为它是一种不健全的语言表达形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认为世界上所有聋人使用同一种通用的手势语等等。这些误解是因为我们对聋人群体及其赖以交际的语言形式缺乏认识与了解造成的。本文以美国手语为例,从语言学角度对手语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别从音位、形态、句法层面描述了手语的语言特征;指出并强调手语跟口语一样具有人类语言的所有特征,是聋人群体在长期相互交流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的视觉空间语言;从语言学角度看,它是一种完全、自然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3.
汉语手语语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为了解释和分析聋人书面语使用中词汇量少、句子成分省略和颠倒、不使用修饰成分等语言现象。本研究在理论语法、教学语法和中介语法的指导下,把10个聋人手语故事分解为1757幅静止的手语照片、对比聋人的书面语提出了手势词语、表情词语、聋式词语、身体词语、口型词语等概念,指出聋人手语中聋式词语、表情词语、身体词语和口型词语缺失是造成聋人书面语言中词汇量少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手语的句法特点对聋人书面语中的句子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聋人手语的语言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聋人双语双文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我国聋教育中的实验与尝试 ,为我国手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就对聋教育中手语认知 ,聋人手语语言学研究的背景、社会意义 ,手语语言学的结构分析 ,以及语言学家参与手语研究及其意义展开的论述 ,旨在通过对聋人手语语言学的研究 ,来促进中国聋人手语 (CSL)作为一种语言地位的认可及其在聋教育中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手语研究之父、手语语言学研究的奠基人威廉姆.斯多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使手语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认可。他开创性的研究不仅奠定了美国手语的语言地位,更改变了手语使用者———聋人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深远地影响了聋人群体的生活和聋人文化的发展。文章介绍了斯多基从英语语言研究转向手语语言学研究的过程和他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真理的学者风范;文章也比较客观地评介了他的手语研究和研究思想,力求给我国对这一研究领域感兴趣的教育专家,特别是语言学家以启示和借鉴,以促进国内的手语语言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重视发展聋人的母语——聋人手语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聋人手语是聋人的母语。有些国家已逐步采用“双语教学” ,从语言学的角度和从生存环境对聋儿语言能力的影响看 ,聋人手语对聋儿学习第二语言 (本国语言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值得借鉴并推广。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且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反映.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为视角,对美国手语的转喻类型和转喻与隐喻以及象似性的概念互动进行初步探讨,从文化语境上探究转喻手语表达的概念空间映射,旨在拓宽聋人手语研究的语言学视野.  相似文献   

8.
自然手语的理念及特点。自然手语就是一种未受过正常人群语言干预和影响的较为纯净的手语.一般是由使用自己创造的、以单个手势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聋人手语,主要运用于未受过正规教育的聋人中,我们平时称之为土手语。  相似文献   

9.
自然手语与规约手语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前中国大多数聋校是以手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本文从手语的基本特点入手 ,把手语分为自然手语和规约手语并具体分析了两者的特点 ,进而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自然手语和规约手语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聋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以建立聋人手语语料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手语语言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虽然近些年来聋人手语的语言地位在中国大陆逐渐得到认可,针对手语的研究也日渐丰富,但同美国及欧洲等国家相比,中国大陆的手语研究还相对落后,尤其是手语的语言学研究。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语音、形态、语义、语用、句法及其历史发展和演化这几个部分对现阶段中国大陆的手语语言学研究做个归纳总结。总的来说,中国大陆手语语音学、音位学和形态学的研究已初见规模,而手语语义学和句法学只有零散的研究,手语语用学的研究则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1.
手语语言地位的确立是手语翻译走上职业化道路的重要前提之一。中国语言学界对手语所进行的语言学研究虽历时不长,但进展较快,手语的语言地位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加之社会需求和行政力量的推动,对手语的研究(包括学术性研究及应用性研究)呈现了十分火热的场面。这无疑对加快手语翻译职业化的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以一个见证人的身份对这段开创史进行了回顾,同时揭示了其中的某些隐忧,以期使我国手语翻译的职业化之路走得更畅、更健。  相似文献   

12.
中国聋人手语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本研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 (fMRI)技术 ,首次以中国手语作为实验材料 ,通过外显手语和内隐手语刺激的比较 ,探查中国手语在聋人左、右半球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情况。研究的结果表明 :( 1 )手语与有声语言的绝大多数功能区是叠合的 ,与正常人和美国手语的研究结果相似 ,聋人的视觉性语言优势半球也是在左半球。语言的半球单侧化现象以及语言大脑功能定位区很少受语言模式特征的影响。 ( 2 )聋人手语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语言加工和视觉空间认知 ,语言加工模块与空间认知加工模块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共享成分 ,这为跨模块可塑性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 ( 3 )研究进一步表明 ,手语是一种有助于促进聋人大脑语言区活动的刺激 ,倡导在聋教中采用“双语教育”和强调中国手语的语言地位  相似文献   

13.
聋校课堂和媒体中出现的手语翻译多是对汉语的翻译,即使用的是文法手语,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大多数的聋人对手语翻译的信息接收不畅。文章旨在论述手语翻译与聋人文化的关系,认为手语翻译是手语和汉语之间的信息转换,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扩展版对手语能力的描述,提出我国通用手语等级标准的总体框架。该框架将手语能力分为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3个部分,设置5个手语能力量表,分别为词汇能力量表、语法能力量表、表达内容量表、表达效果量表和社会语言能力量表。量表的级别在初步确定的"三级六等"的基础上,每个等级增加半级,以满足不同手语使用者的需求。对手语能力的考查,建议灵活使用多种方式,从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2个方面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15.
为使修改后的《中国手语》推广更有实效性 ,需了解推广工作开展多年的状况 ,及对进一步推广的意见 ,特进行此次调查。内容包括对推广的主要对象和机构、推广的有效载体、推广效果及原因、手语新闻、聋校开设手语课等的看法。调查结果表明 :在今后的推广工作中应 :1.提高对推广工作的认识 ;2 .大力利用媒体的优势进行宣传、推广 ;3.成立专门组织 ;4 .手语新闻增加字幕 ;5 .在聋校开设手语课。  相似文献   

16.
离群聋儿自创手势与中国手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名农村离群聋儿自创手势的调查分析,得出聋儿自创手势的表达特点:(1)模仿事物的基本外形特征;(2)模仿事物的典型动作和神态;(3)表达事物的用途或功能;(4)直观模拟动作行为;(5)指代现场的事物。本文通过比较离群聋儿自创手势与中国手语后得出:聋儿具有发展手语的先天的生物学基础,具有获得手语的潜能,离群聋儿的自创手势是对生活经验的符号化,但他们的自创手势有局限性,抽象程度不高,是一种前手语(Pre-Sign language),中国手语的构成不完全是任意性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手语是一门视觉语言,是中国聋人使用的语言。手语工具书系统汇辑手语方面的资料,并按特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需要时查阅。本研究意在描述中国手语工具书编纂概况,梳理编纂的特征,并提出中国手语工具书编纂的建议,进而推动中国手语的基础研究,完善中国手语工具书的编纂,最终促进中国聋人参与社会生活,提高文化素质,满足聋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聋人手语是聋人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在聋人手语中明显存在着大量的字词兼代现象。本文从字音、字形、字义、词语类别等方面对聋生手语中字词兼代现象进行分析,发现有同音兼代、形近字兼代、近义词兼代、名词和动词兼代、名词和形容词兼代、数词兼代数量词等现象。本文对聋生书面语中错别字多、词语运用不当、成分残缺,语序颠倒等语法错误成因进行探讨,并作出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9.
对听人的手语教学之教材与教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听人进行的手语教学属于应用语言学学科。当前我国手语教学文本教材与网络视频教材日益增多,出现了手势汉语教学和聋人手语教学两种类型,也出现了句子核心教学法和交际核心教学法。但整体而言,我国手语教学还正在发展之中。该研究对手语教学的性质、原则、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